四川省中藥材育種現(xiàn)狀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26 13:10
對四川省3個五年計劃"中藥材育種攻關(guān)"項目成果進行梳理,從發(fā)展歷程與主要成績、育種目標和方法、育種基礎以及市場化推廣等方面分析了四川省中藥材育種取得的成效及存在問題,進一步提出系統(tǒng)選育結(jié)合其他選育方法培育品質(zhì)好、抗性強的品種;強化基礎研究,探索分子標記輔助育種;規(guī)范種子種苗生產(chǎn),加大新品種的推廣力度,推動四川省中藥材新品種選育工作的健康快速發(fā)展。
【文章來源】: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20,22(09)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發(fā)展歷程與主要成績
2 育種目標和方法
3 育種基礎
4 市場化推廣
5 展望
5.1 系統(tǒng)選育為主,輔助應用其他選育方法
5.2 重視藥材品質(zhì)育種和抗性育種研究
5.3 加強基礎研究,探索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5.4 加強中藥材新品種的種子種苗繁育推廣示范工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的北柴胡內(nèi)參基因的篩選及驗證[J]. 余馬,劉丹,舒曉燕,張洪,黃晶,侯大斌. 中草藥. 2017(18)
[2]川芎轉(zhuǎn)錄組SSR分析與EST-SSR標記的開發(fā)[J]. 袁燦,彭芳,楊澤茂,鐘文娟,牟方生,龔一耘,戢沛城,蒲德強,黃海燕,楊曉,張超.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7)
[3]“十二五”川產(chǎn)道地藥材種質(zhì)資源和優(yōu)良品種選育研究[J]. 李敏,趙文吉,敬勇,張德林.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7(06)
[4]藥用植物DNA標記輔助育種(Ⅱ)豐產(chǎn)紫蘇新品種SNP輔助鑒定及育種研究[J]. 沈奇,張棟,孫偉,張玉軍,商志偉,陳士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9)
[5]浙江省中藥材新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沈曉霞,王志安.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7(03)
[6]藥用植物DNA標記輔助育種(一):三七抗病品種選育研究[J]. 董林林,陳中堅,王勇,魏富剛,張連娟,徐江,尉廣飛,王瑞,楊娟,劉偉林,李西文,余育啟,陳士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1)
[7]作物育種學領域新的革命:高通量的表型組學時代[J]. 穆金虎,陳玉澤,馮慧,李文建,周利斌. 植物科學學報. 2016(06)
[8]我國中藥材新品種選育進展與建議[J]. 楊成民,魏建和,隋春,盧善發(fā),趙立子,褚慶龍.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3(09)
[9]中藥材新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特點及策略探討[J]. 魏建和,楊成民,隋春,程惠珍,陳士林,黃璐琦,張爭,褚慶龍.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1(09)
[10]利用ISSR和SSR分子標記構(gòu)建北柴胡遺傳圖譜[J]. 戰(zhàn)晴晴,隋春,魏建和,范圣此,張杰. 藥學學報. 2010(04)
碩士論文
[1]石斛高密度遺傳圖譜構(gòu)建及莖總多糖含量QTL定位[D]. 劉玉洋.杭州師范大學 2018
[2]基于SSR、SRAP和ISSR丹參遺傳連鎖圖譜構(gòu)建及其農(nóng)藝性狀的QTL定位[D]. 潘玉玲.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20214
【文章來源】: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20,22(09)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發(fā)展歷程與主要成績
2 育種目標和方法
3 育種基礎
4 市場化推廣
5 展望
5.1 系統(tǒng)選育為主,輔助應用其他選育方法
5.2 重視藥材品質(zhì)育種和抗性育種研究
5.3 加強基礎研究,探索分子標記輔助育種
5.4 加強中藥材新品種的種子種苗繁育推廣示范工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實時熒光定量PCR分析的北柴胡內(nèi)參基因的篩選及驗證[J]. 余馬,劉丹,舒曉燕,張洪,黃晶,侯大斌. 中草藥. 2017(18)
[2]川芎轉(zhuǎn)錄組SSR分析與EST-SSR標記的開發(fā)[J]. 袁燦,彭芳,楊澤茂,鐘文娟,牟方生,龔一耘,戢沛城,蒲德強,黃海燕,楊曉,張超. 中國中藥雜志. 2017(17)
[3]“十二五”川產(chǎn)道地藥材種質(zhì)資源和優(yōu)良品種選育研究[J]. 李敏,趙文吉,敬勇,張德林.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7(06)
[4]藥用植物DNA標記輔助育種(Ⅱ)豐產(chǎn)紫蘇新品種SNP輔助鑒定及育種研究[J]. 沈奇,張棟,孫偉,張玉軍,商志偉,陳士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9)
[5]浙江省中藥材新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 沈曉霞,王志安.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7(03)
[6]藥用植物DNA標記輔助育種(一):三七抗病品種選育研究[J]. 董林林,陳中堅,王勇,魏富剛,張連娟,徐江,尉廣飛,王瑞,楊娟,劉偉林,李西文,余育啟,陳士林. 中國中藥雜志. 2017(01)
[7]作物育種學領域新的革命:高通量的表型組學時代[J]. 穆金虎,陳玉澤,馮慧,李文建,周利斌. 植物科學學報. 2016(06)
[8]我國中藥材新品種選育進展與建議[J]. 楊成民,魏建和,隋春,盧善發(fā),趙立子,褚慶龍.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3(09)
[9]中藥材新品種選育研究現(xiàn)狀、特點及策略探討[J]. 魏建和,楊成民,隋春,程惠珍,陳士林,黃璐琦,張爭,褚慶龍.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1(09)
[10]利用ISSR和SSR分子標記構(gòu)建北柴胡遺傳圖譜[J]. 戰(zhàn)晴晴,隋春,魏建和,范圣此,張杰. 藥學學報. 2010(04)
碩士論文
[1]石斛高密度遺傳圖譜構(gòu)建及莖總多糖含量QTL定位[D]. 劉玉洋.杭州師范大學 2018
[2]基于SSR、SRAP和ISSR丹參遺傳連鎖圖譜構(gòu)建及其農(nóng)藝性狀的QTL定位[D]. 潘玉玲.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5202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5202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