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型形成及牧草株型相關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9-09 08:27
牧草育種工作是草牧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基礎,目前除了應用傳統(tǒng)育種的方法外,應用分子育種方法也取得一些突破性進展,特別是在抗逆性分子育種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性成果。株型是綜合的農藝性狀,是影響植物群體結構及產量形成的重要性狀,F在株型在一年生作物株型分子機理及調控網絡等方面已進行了深入系統(tǒng)的研究,而對于牧草株型調控機理研究頗少,大多研究是在與產量相關性狀及其基礎性分子育種等方面。針對影響植物株型形成因素及其機理進行了歸納總結,并對牧草株型性狀相關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最后簡要評述了當前在牧草株型育種研究上所存在的關鍵問題,提出了相關建議,并指出可借鑒作物株型育種前沿研究方向制定牧草株型育種的研究策略。
【文章來源】:草業(yè)學報. 2020,2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向重力性生長示意圖
圖1 向重力性生長示意圖向光性分為正向光性、負向光性和橫向光性(植物器官生長方向與射來的光垂直),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莖尖、根尖、胚芽鞘尖端、葉片或生長中的莖。一個典型的關于趨光性的例子(圖2),其芽表現為正向趨光性,導致向光生長;而根表現出負的趨光性,引發(fā)遠離光的生長[24-26]。在弱光環(huán)境下,芽的趨光性優(yōu)化了葉片的光捕獲能力,從而提高了光合生產力。趨光性蛋白是一種與等離子體膜相關的UV-A/藍光激活激酶,可觸發(fā)趨光性生長。光感覺使它們的蛋白激酶結構域從光受體氨基末端感光部分的抑制作用中釋放出來。光促生長素的激活導致生長素在光刺激下在莖上形成梯度[2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山北坡野生無芒雀麥的表型性狀[J]. 宮珂,靳瑰麗,李陳建,岳永寰,王惠寧,韓萬強. 生態(tài)學雜志. 2019(09)
[2]狼尾草主要表型性狀的主成分和聚類分析[J]. 王麗宏,李會彬,孫鑫博,張繼宗,邊秀舉.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3]高丹草主要株型性狀遺傳分析[J]. 白曉倩,于澎湃,盧華雨,高建明,裴忠有,羅峰,孫守鈞.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9)
[4]蒺藜苜蓿株高控制基因COSTIN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 李輝,殷鵬程,祝步拓,林浩,劉志強,裴雁曦,牛麗芳. 生物技術進展. 2018(02)
[5]植物的向重力性反應及其機理概述[J]. 崔大勇,吳姝鴿,徐麗娜. 生物學教學. 2018(02)
[6]細胞分裂素對水稻分蘗芽生長及分蘗相關基因表達的調控[J]. 劉楊,顧丹丹,許俊旭,丁艷鋒,王強盛,李剛華,劉正輝,王紹華.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2(01)
[7]多葉型和三葉型紫花苜蓿產量與相關性狀的回歸分析[J]. 王雯玥,韓清芳,宗毓錚,賈志寬,聶俊峰,閔安成,馬曉麗.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0(14)
[8]不同葉型紫花苜蓿不同茬次光合效率的差異[J]. 王雯玥,韓清芳,宗毓崢,賈志寬,丁瑞霞,王俊鵬,聶俊峰,閔安成. 草業(yè)科學. 2010(05)
[9]生長素調控植物重力反應的分子機理研究[J]. 李真,熊國勝,王永紅. 生命科學. 2010(01)
[10]水楊酸處理對水仙株型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王偉英,林江波,鄒暉,吳良茄,黃文全,鞠玉棟. 中國農學通報. 2009(14)
博士論文
[1]草地早熟禾矮化突變體的遺傳差異分析及DXS1基因功能研究[D]. 甘露.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9
[2]航天誘變多葉紫花苜蓿新品種選育研究[D]. 楊紅善.蘭州大學 2018
[3]四倍體雜交冰草高密度分子遺傳圖譜構建及重要農藝性狀QTL定位[D]. 姜志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5
[4]幾種披堿草種間雜種F1遺傳特性及冰草分子圖譜構建研究[D]. 李小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紫花苜;ㄆ诤腿~型性狀遺傳圖譜的構建以及QTL定位[D]. 何飛.石河子大學 2019
[2]雜種三葉草多葉型與標準型的轉錄組比較分析[D]. 郭月.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9
[3]多葉苜蓿回交群體生長特性與轉錄組學研究[D]. 周克友.揚州大學 2019
[4]禾本科牧草分蘗形態(tài)及產量關聯基因克隆與表達特性研究[D]. 馬麗.濟南大學 2014
[5]紅三葉株型結構與生產性能相關性分析及其抗逆性研究[D]. 孔令慧.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3
[6]播期和施氮量對季節(jié)性栽培紫花苜蓿生產性能的影響[D]. 梅小燕.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1
[7]蒺藜苜蓿SSR標記遺傳圖譜的構建及部分農藝性狀的QTL定位[D]. 屠德鵬.揚州大學 2011
[8]多葉型紫花苜蓿生產性能與光合特性及品質的研究[D]. 王雯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9]小冠花直立品系農藝性狀及抗旱性研究[D]. 馬樂元.甘肅農業(yè)大學 2009
[10]三種不同株型桃樹生長動態(tài)和物質分配差異的研究[D]. 康鸞.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91764
【文章來源】:草業(yè)學報. 2020,29(09)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向重力性生長示意圖
圖1 向重力性生長示意圖向光性分為正向光性、負向光性和橫向光性(植物器官生長方向與射來的光垂直),植物感受光的位置主要有莖尖、根尖、胚芽鞘尖端、葉片或生長中的莖。一個典型的關于趨光性的例子(圖2),其芽表現為正向趨光性,導致向光生長;而根表現出負的趨光性,引發(fā)遠離光的生長[24-26]。在弱光環(huán)境下,芽的趨光性優(yōu)化了葉片的光捕獲能力,從而提高了光合生產力。趨光性蛋白是一種與等離子體膜相關的UV-A/藍光激活激酶,可觸發(fā)趨光性生長。光感覺使它們的蛋白激酶結構域從光受體氨基末端感光部分的抑制作用中釋放出來。光促生長素的激活導致生長素在光刺激下在莖上形成梯度[27]。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天山北坡野生無芒雀麥的表型性狀[J]. 宮珂,靳瑰麗,李陳建,岳永寰,王惠寧,韓萬強. 生態(tài)學雜志. 2019(09)
[2]狼尾草主要表型性狀的主成分和聚類分析[J]. 王麗宏,李會彬,孫鑫博,張繼宗,邊秀舉. 河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3]高丹草主要株型性狀遺傳分析[J]. 白曉倩,于澎湃,盧華雨,高建明,裴忠有,羅峰,孫守鈞.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9)
[4]蒺藜苜蓿株高控制基因COSTIN的克隆及功能研究[J]. 李輝,殷鵬程,祝步拓,林浩,劉志強,裴雁曦,牛麗芳. 生物技術進展. 2018(02)
[5]植物的向重力性反應及其機理概述[J]. 崔大勇,吳姝鴿,徐麗娜. 生物學教學. 2018(02)
[6]細胞分裂素對水稻分蘗芽生長及分蘗相關基因表達的調控[J]. 劉楊,顧丹丹,許俊旭,丁艷鋒,王強盛,李剛華,劉正輝,王紹華.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2(01)
[7]多葉型和三葉型紫花苜蓿產量與相關性狀的回歸分析[J]. 王雯玥,韓清芳,宗毓錚,賈志寬,聶俊峰,閔安成,馬曉麗.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0(14)
[8]不同葉型紫花苜蓿不同茬次光合效率的差異[J]. 王雯玥,韓清芳,宗毓崢,賈志寬,丁瑞霞,王俊鵬,聶俊峰,閔安成. 草業(yè)科學. 2010(05)
[9]生長素調控植物重力反應的分子機理研究[J]. 李真,熊國勝,王永紅. 生命科學. 2010(01)
[10]水楊酸處理對水仙株型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響[J]. 王偉英,林江波,鄒暉,吳良茄,黃文全,鞠玉棟. 中國農學通報. 2009(14)
博士論文
[1]草地早熟禾矮化突變體的遺傳差異分析及DXS1基因功能研究[D]. 甘露.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9
[2]航天誘變多葉紫花苜蓿新品種選育研究[D]. 楊紅善.蘭州大學 2018
[3]四倍體雜交冰草高密度分子遺傳圖譜構建及重要農藝性狀QTL定位[D]. 姜志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5
[4]幾種披堿草種間雜種F1遺傳特性及冰草分子圖譜構建研究[D]. 李小雷.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08
碩士論文
[1]紫花苜;ㄆ诤腿~型性狀遺傳圖譜的構建以及QTL定位[D]. 何飛.石河子大學 2019
[2]雜種三葉草多葉型與標準型的轉錄組比較分析[D]. 郭月.內蒙古農業(yè)大學 2019
[3]多葉苜蓿回交群體生長特性與轉錄組學研究[D]. 周克友.揚州大學 2019
[4]禾本科牧草分蘗形態(tài)及產量關聯基因克隆與表達特性研究[D]. 馬麗.濟南大學 2014
[5]紅三葉株型結構與生產性能相關性分析及其抗逆性研究[D]. 孔令慧.甘肅農業(yè)大學 2013
[6]播期和施氮量對季節(jié)性栽培紫花苜蓿生產性能的影響[D]. 梅小燕.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1
[7]蒺藜苜蓿SSR標記遺傳圖譜的構建及部分農藝性狀的QTL定位[D]. 屠德鵬.揚州大學 2011
[8]多葉型紫花苜蓿生產性能與光合特性及品質的研究[D]. 王雯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10
[9]小冠花直立品系農藝性狀及抗旱性研究[D]. 馬樂元.甘肅農業(yè)大學 2009
[10]三種不同株型桃樹生長動態(tài)和物質分配差異的研究[D]. 康鸞.山東農業(yè)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3917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9176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