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差異性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8-27 03:34
2015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為藥用黃芪基原,但并未對兩者進行區(qū)分,導致二者在市場流通中較為混亂。中藥新藥申報資料中要求明確藥材來源以及鑒定依據(jù),但目前缺少通過藥材直接鑒別蒙古黃芪和膜莢黃芪的方法。該文通過查閱文獻,從兩種基原黃芪的種屬關(guān)系、植物形態(tài)、性狀特征、化學成分、遺傳方面,總結(jié)兩者的差異性研究進展,為兩種基原黃芪藥材的鑒別提供思路。
【文章來源】:中藥材. 2020,43(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種屬關(guān)系
2 植物形態(tài)
2.1 個體形態(tài)
2.2 花
2.3 葉
2.4 莢果
2.5 種子
2.6 花期果期
2.7 根
3 道地產(chǎn)區(qū)
4 藥材形態(tài)特征
5 化學成分
5.1 皂苷類
5.2 黃酮類
5.3 氨基酸
5.4 多糖
5.5 生物堿
6 遺傳學差異
7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芪多糖對前列腺癌PC3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 卜威振,劉鵬,鄶海洋,龐建軍,馬志方.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16)
[2]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特異性分子標記鑒別研究[J]. 鄭司浩,尚興樸,曾燕,王繼永.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9(03)
[3]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的SSR鑒定[J]. 張利民,賀潤麗,韓毅麗,王芳,李慧峰. 中藥材. 2018(06)
[4]不同產(chǎn)地黃芪中的黃芪總皂苷含量對比分析[J]. 邵杰敏,連玉菲,閻樂浩,王蘭輝. 陜西中醫(yī). 2018(02)
[5]10種藥用黃芪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劉洋,杜婧,沈顏紅.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7(18)
[6]不同品種、產(chǎn)地和種植方式黃芪藥材中黃酮類成分的質(zhì)量分析[J]. 周鵬,胡明勛,李浩飛,王秋冬. 中國藥房. 2016(18)
[7]不同產(chǎn)地黃芪黃酮含量比較[J]. 任偉超,閆嵩,劉秀波,馬玲,馬偉. 中醫(yī)藥信息. 2015(05)
[8]不同來源、不同等級黃芪飲片中黃芪甲苷的含量分析[J]. 趙月然,李軍,劉曉慶,門啟鳴,肖永慶,李麗. 藥物分析雜志. 2014(07)
[9]黃芪藥材質(zhì)量評價研究現(xiàn)狀[J]. 楊慧潔,付娟,張海弢,楊世海. 藥物分析雜志. 2014(04)
[10]黃芪種植基地考察研究報告[J]. 李軍,門啟鳴,劉曉慶,朱殿龍,李嵐,康廷國,肖永慶,李麗.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4(01)
博士論文
[1]黃芪甲苷基于AMPK/DDiT4/mTOR信號通路調(diào)控自噬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D]. 張怡.河北中醫(yī)學院 2019
[2]蒙古黃芪的化學成分研究[D]. 馬曉豐.沈陽藥科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黃芪甲苷對抗星形膠質(zhì)細胞老化損傷的機制研究[D]. 夏美玲.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9
[2]基于多糖糖譜及結(jié)構(gòu)解析技術(shù)的黃芪種質(zhì)資源評價[D]. 王桂臻.山西大學 2017
[3]蜜炙黃芪有效部位的分離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 廖婧竹.廣東藥科大學 2017
[4]基于化學成分的黃芪藥材質(zhì)量評價研究[D]. 萬燕晴.山西大學 2015
[5]藥用黃芪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D]. 張茹.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6]恒山黃芪道地藥材質(zhì)量標準研究[D]. 杜國軍.山西大學 2013
[7]黃芪SSR位點的研究[D]. 王文.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8]黃芪藥材質(zhì)量的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D]. 劉鳳波.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9]黃芪原植物的鑒別研究[D]. 錢丹.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09
[10]內(nèi)蒙古黃芪屬(Astragalus L.)植物的分類學研究[D]. 馬建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5564
【文章來源】:中藥材. 2020,43(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種屬關(guān)系
2 植物形態(tài)
2.1 個體形態(tài)
2.2 花
2.3 葉
2.4 莢果
2.5 種子
2.6 花期果期
2.7 根
3 道地產(chǎn)區(qū)
4 藥材形態(tài)特征
5 化學成分
5.1 皂苷類
5.2 黃酮類
5.3 氨基酸
5.4 多糖
5.5 生物堿
6 遺傳學差異
7 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黃芪多糖對前列腺癌PC3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J]. 卜威振,劉鵬,鄶海洋,龐建軍,馬志方. 中國藥物與臨床. 2019(16)
[2]蒙古黃芪與膜莢黃芪特異性分子標記鑒別研究[J]. 鄭司浩,尚興樸,曾燕,王繼永.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9(03)
[3]膜莢黃芪和蒙古黃芪的SSR鑒定[J]. 張利民,賀潤麗,韓毅麗,王芳,李慧峰. 中藥材. 2018(06)
[4]不同產(chǎn)地黃芪中的黃芪總皂苷含量對比分析[J]. 邵杰敏,連玉菲,閻樂浩,王蘭輝. 陜西中醫(yī). 2018(02)
[5]10種藥用黃芪屬植物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進展[J]. 劉洋,杜婧,沈顏紅.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7(18)
[6]不同品種、產(chǎn)地和種植方式黃芪藥材中黃酮類成分的質(zhì)量分析[J]. 周鵬,胡明勛,李浩飛,王秋冬. 中國藥房. 2016(18)
[7]不同產(chǎn)地黃芪黃酮含量比較[J]. 任偉超,閆嵩,劉秀波,馬玲,馬偉. 中醫(yī)藥信息. 2015(05)
[8]不同來源、不同等級黃芪飲片中黃芪甲苷的含量分析[J]. 趙月然,李軍,劉曉慶,門啟鳴,肖永慶,李麗. 藥物分析雜志. 2014(07)
[9]黃芪藥材質(zhì)量評價研究現(xiàn)狀[J]. 楊慧潔,付娟,張海弢,楊世海. 藥物分析雜志. 2014(04)
[10]黃芪種植基地考察研究報告[J]. 李軍,門啟鳴,劉曉慶,朱殿龍,李嵐,康廷國,肖永慶,李麗. 中華中醫(yī)藥學刊. 2014(01)
博士論文
[1]黃芪甲苷基于AMPK/DDiT4/mTOR信號通路調(diào)控自噬抗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研究[D]. 張怡.河北中醫(yī)學院 2019
[2]蒙古黃芪的化學成分研究[D]. 馬曉豐.沈陽藥科大學 2003
碩士論文
[1]黃芪甲苷對抗星形膠質(zhì)細胞老化損傷的機制研究[D]. 夏美玲.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9
[2]基于多糖糖譜及結(jié)構(gòu)解析技術(shù)的黃芪種質(zhì)資源評價[D]. 王桂臻.山西大學 2017
[3]蜜炙黃芪有效部位的分離及其抗炎活性研究[D]. 廖婧竹.廣東藥科大學 2017
[4]基于化學成分的黃芪藥材質(zhì)量評價研究[D]. 萬燕晴.山西大學 2015
[5]藥用黃芪ISSR遺傳多樣性分析[D]. 張茹.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6]恒山黃芪道地藥材質(zhì)量標準研究[D]. 杜國軍.山西大學 2013
[7]黃芪SSR位點的研究[D]. 王文.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 2013
[8]黃芪藥材質(zhì)量的差異及影響因素研究[D]. 劉鳳波.北京中醫(yī)藥大學 2013
[9]黃芪原植物的鑒別研究[D]. 錢丹.中國中醫(yī)科學院 2009
[10]內(nèi)蒙古黃芪屬(Astragalus L.)植物的分類學研究[D]. 馬建軍.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3655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6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