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用苧麻對硒元素吸收積累、分配及轉運特征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22:47
為了揭示飼用苧麻對硒元素的吸收積累和轉運特征,以中飼苧1號為試材,研究亞硒酸鈉(Se(Ⅳ))和硒酸鈉(Se(Ⅵ))及其不同濃度(水培:0,5,10,50,100μmol/L;土培:0,0.9,1.5,2.7 mg/kg)和施用方式(葉面噴施和根施)對苧麻各器官生物量、硒含量、硒累積量以及利用率的影響。結果表明,苧麻硒含量為21.5~1 452.1 mg/kg,但當植株器官中硒含量超過457.8 mg/kg時,硒元素顯著抑制植株的生長發(fā)育,最終造成死亡。水培試驗中,當施用量為50,100μmol/L時,Se(Ⅳ)和Se(Ⅵ)均造成植株毒害,顯著降低苧麻幼苗葉片、根系和地上部總生物量;土壤栽培試驗中,2.7 mg/kg Se(Ⅳ)及不同濃度Se(Ⅵ)處理均造成植株毒害。Se(Ⅳ)處理中苧麻葉片的硒含量最低,根系硒含量最高,Se(Ⅵ)處理中苧麻葉片硒含量最高,莖稈硒含量最低,其中Se(Ⅵ)處理中葉片硒含量是Se(Ⅳ)處理的10~15倍,Se(Ⅵ)處理中苧麻根系硒含量僅是Se(Ⅳ)處理的0.38~0.53倍,且Se(Ⅵ)處理中苧麻葉片硒積累量顯著高于相同濃度條件下Se(Ⅳ)處理。與葉面噴施相比...
【文章來源】:華北農學報.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水培條件下不同施硒方式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含量的影響
Se(IV)和Se(VI)及其不同濃度在水培條件下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元素分配比例(%)如圖9所示。Se(VI)處理中苧麻地上部硒含量大于地下部,而Se(IV)處理則相反,其地下部硒含量大于地上部,表明苧麻根莖對Se(IV)的富集力大于對Se(VI)的富集力,而葉片對Se(VI)的富集力大于對Se(IV)的富集力,說明高濃度條件下,Se(IV)對苧麻植株的毒害主要表現為對根系的毒害,最終造成植株的死亡,而Se(VI)對苧麻植株的毒害主要表現為對地上部分的毒害。圖8 盆栽條件下不同價態(tài)硒元素和濃度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積累量的影響
盆栽條件下不同價態(tài)硒元素和濃度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積累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硒蛋白的功能及其對動物免疫的作用[J]. 王建強,崔璐瑩,李建基,王亨.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9(09)
[2]江漢平原富硒冷浸田的利用模式[J]. 萬能,孫科,范偉國,田歡,嚴森,謝淑云,向武,鮑征宇. 地球科學. 2020(03)
[3]硒、鋅元素配施對紫花苜蓿產量、植株體內硒鋅積累和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 田春麗,李斌,劉芳,趙穎,劉世亮,介曉磊,胡華鋒. 草業(yè)學報. 2019(03)
[4]不同施硒方式對水稻硒利用效率的影響[J]. 張城銘,周鑫斌. 土壤學報. 2019(01)
[5]硒的價態(tài)與濃度對香橙幼苗生長和AsA-GSH循環(huán)的影響[J]. 孫協平,羅友進,周廣文,伊洪偉,陳元平,武崢,謝永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11)
[6]外源施硒措施對水稻產量品質及植株硒分布的影響[J]. 陳雪,沈方科,梁歡婷,陽繼輝,張宏旺,顧明華,韋燕燕.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7(01)
[7]不同硒源對小麥生長、硒吸收利用以及玉米后效的影響[J]. 李鳴鳳,鄧小芳,付小麗,段碧輝,張海清,趙竹青,劉新偉.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7(01)
[8]植物硒吸收轉化機制及生理作用研究進展[J]. 姜英,曾昭海,楊麒生,趙杰,楊亞東,胡躍高.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2)
[9]磷酸鹽與硒酸鹽相互作用對小白菜磷和硒吸收的影響[J]. 趙文龍,梁東麗,石美,胡斌,肖然,王嘉薇.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3(12)
[10]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飼用苧麻的資源篩選與評價[J]. 曾日秋,洪建基,姚運法.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13(11)
碩士論文
[1]硒在烤煙煙葉中的富集及其生理效應研究[D]. 賈宏昉.河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30821
【文章來源】:華北農學報. 2020,35(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12 頁
【部分圖文】:
水培條件下不同施硒方式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含量的影響
Se(IV)和Se(VI)及其不同濃度在水培條件下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元素分配比例(%)如圖9所示。Se(VI)處理中苧麻地上部硒含量大于地下部,而Se(IV)處理則相反,其地下部硒含量大于地上部,表明苧麻根莖對Se(IV)的富集力大于對Se(VI)的富集力,而葉片對Se(VI)的富集力大于對Se(IV)的富集力,說明高濃度條件下,Se(IV)對苧麻植株的毒害主要表現為對根系的毒害,最終造成植株的死亡,而Se(VI)對苧麻植株的毒害主要表現為對地上部分的毒害。圖8 盆栽條件下不同價態(tài)硒元素和濃度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積累量的影響
盆栽條件下不同價態(tài)硒元素和濃度對苧麻植株各器官硒積累量的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硒蛋白的功能及其對動物免疫的作用[J]. 王建強,崔璐瑩,李建基,王亨.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9(09)
[2]江漢平原富硒冷浸田的利用模式[J]. 萬能,孫科,范偉國,田歡,嚴森,謝淑云,向武,鮑征宇. 地球科學. 2020(03)
[3]硒、鋅元素配施對紫花苜蓿產量、植株體內硒鋅積累和氨基酸含量的影響[J]. 田春麗,李斌,劉芳,趙穎,劉世亮,介曉磊,胡華鋒. 草業(yè)學報. 2019(03)
[4]不同施硒方式對水稻硒利用效率的影響[J]. 張城銘,周鑫斌. 土壤學報. 2019(01)
[5]硒的價態(tài)與濃度對香橙幼苗生長和AsA-GSH循環(huán)的影響[J]. 孫協平,羅友進,周廣文,伊洪偉,陳元平,武崢,謝永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7(11)
[6]外源施硒措施對水稻產量品質及植株硒分布的影響[J]. 陳雪,沈方科,梁歡婷,陽繼輝,張宏旺,顧明華,韋燕燕. 南方農業(yè)學報. 2017(01)
[7]不同硒源對小麥生長、硒吸收利用以及玉米后效的影響[J]. 李鳴鳳,鄧小芳,付小麗,段碧輝,張海清,趙竹青,劉新偉.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7(01)
[8]植物硒吸收轉化機制及生理作用研究進展[J]. 姜英,曾昭海,楊麒生,趙杰,楊亞東,胡躍高.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12)
[9]磷酸鹽與硒酸鹽相互作用對小白菜磷和硒吸收的影響[J]. 趙文龍,梁東麗,石美,胡斌,肖然,王嘉薇.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3(12)
[10]南方水土保持植物飼用苧麻的資源篩選與評價[J]. 曾日秋,洪建基,姚運法. 福建農業(yè)學報. 2013(11)
碩士論文
[1]硒在烤煙煙葉中的富集及其生理效應研究[D]. 賈宏昉.河南農業(yè)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30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shenghuobaike/3330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