鉻污染修復植物李氏禾收獲物的熱處理調控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3-05 20:40
成本低廉、環(huán)境友好的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在如今已經被應用在污染范圍較廣、重金屬污染程度輕的農田土壤修復活動中。隨著該項技術在重金屬污染農田土壤和重金屬污染水體修復中逐步施用,隨即產生的大量富集重金屬的植物收獲物,若處置不當,將會造成二次污染。本論文以管式電爐對鉻超富集植物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收獲物加以在空氣氣氛下焚燒、氮氣氣氛下熱解的方式處置,以溫度和時間為研究變量,計算不同背景下李氏禾收獲物所表現出的減重率和處理后的灰渣中重金屬鉻的回收率,研究了添加不同配比的固體添加劑CaO和SiO2,對固定飛灰以及提升底灰鉻回收率的效果,比較了在不同添加配比條件下CaO和SiO2的處理效果,確定了最佳固體添加劑配比。論文還進一步對鉻的灰渣浸出情況做出了評價,由此研究出了李氏禾收獲物的熱解、焚燒處置可行性,并對其進行了理論和實踐上的展望。先后獲得如下幾方面的結論:(1)不同氣氛下李氏禾收獲物熱處理實驗:以500℃為基礎,100℃為增量,設五個加熱溫度梯度:500℃、600℃、700℃、800℃和900℃,三個加熱時間...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20014
【文章頁數】:6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鉻的價態(tài)轉化
桂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圖1.1鉻的價態(tài)轉化Figure1.1TransformationsofdifferentCrphases1.1.2鉻的危害攝入過量的鉻對植物和動物都具有極大的損害,Cr(VI)被認為是致畸和致癌物質[4]。急性暴露于Cr(VI)會造成諸如腹瀉、皮炎等輕....
圖1.2金屬納米顆粒的生物合成Fig.1.2Biosynthesisofgoldnanoparticles
類在超臨界水形成沉淀,容易發(fā)生降低催化劑效率的交互作用或堵塞設備[86]。1.5.3合成納米材料納米技術在不同的技術和科學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是一個發(fā)展迅速的領域。由于納米粒子的廣泛應用,合成方法有多種。納米顆粒的生物合成是一種簡單、簡單、環(huán)保和綠色的方法。生物藥劑的生化過程將溶....
圖1.3技術路線圖
桂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31.7.2技術路線圖1.3技術路線圖Fig.1.3Technicalroute
圖2.1管式電爐與其余熱處理配套裝置
桂林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5離子水分別對植株分別予以一次和三次的清洗,此后則置于恒溫烘箱中進行為時30min的105℃殺青,此后轉入70℃下環(huán)境下加以烘干24h至恒重,將烘干的植株磨碎并過10目篩(2mm)后,混勻并保存分裝。含鉻李氏禾收獲物干樣經消解處理后,以ICP-OES對其....
本文編號:39200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qiuzhijiqiao/39200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