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種子性狀及浸種后內源激素含量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6:54
【目的】研究油茶種子性狀,分析油茶種子浸種期間吸水率及吸水速率,探討種子浸水機制下內源激素動態(tài)變化規(guī)律,為標準化砧木培育提供技術支撐!痉椒ā恳浴L林3號’(3號)、‘長林4號’(4號)、‘長林40號’(40號)、‘長林18號’(18號)、‘長林53號’(53號)種子為試驗材料,測定種子形狀參數、體積,并在人工氣候控制條件下計算不同浸種時間的吸水率和吸水速率;利用液質聯用(LC-MS)方法對‘長林18號’(18號)種子浸種不同時間和溫度條件下赤霉素(GA3)、脫落酸(ABA)、水楊酸(SA)和茉莉酸(JA)、生長素(IAA)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進行檢驗,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不同條件下各激素含量差異!窘Y果】品種間種子體積由大到小依次為長林53號、40號、18號、3號、4號,且53號與其他品種存在顯著差異;種子三維系數顯示長林3號、4號和40號多呈扁平狀,18號和53號多近球形,且種子三維系數與種子橫徑長度顯著相關;3號和4號種子體積與縱徑存在顯著或極顯著正相關,40號和53號橫徑與側徑存在顯著負相關,18號種子體積與形狀參數無相關性。各品種浸種48 h后吸水...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種子性狀測定
1.3 種皮透水性測定
1.4 種子萌發(fā)試驗
1.5 內源激素測定
1.6 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油茶種子的形狀參數
2.2 油茶種子性狀相關性分析
2.3 油茶種子的吸水率及吸水速率
2.4 油茶種子的發(fā)芽率
2.5 油茶種子浸種期間的激素變化分析
2.5.1 赤霉素(GA3)含量變化
2.5.2 水楊酸(SA)含量變化
2.5.3 茉莉酸(JA)含量變化
2.5.4 脫落酸(ABA)含量變化
2.6 油茶種子浸種期間內源激素含量比值分析
2.7 浸種溫度對油茶種子內源激素含量的影響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4643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2 種子性狀測定
1.3 種皮透水性測定
1.4 種子萌發(fā)試驗
1.5 內源激素測定
1.6 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油茶種子的形狀參數
2.2 油茶種子性狀相關性分析
2.3 油茶種子的吸水率及吸水速率
2.4 油茶種子的發(fā)芽率
2.5 油茶種子浸種期間的激素變化分析
2.5.1 赤霉素(GA3)含量變化
2.5.2 水楊酸(SA)含量變化
2.5.3 茉莉酸(JA)含量變化
2.5.4 脫落酸(ABA)含量變化
2.6 油茶種子浸種期間內源激素含量比值分析
2.7 浸種溫度對油茶種子內源激素含量的影響
3 討論
本文編號:37546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mfmb/3754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