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綠道景觀視覺質量評價差異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4 21:36
本研究選取福州2條不同類型的城市綠道(福道-鋼結構冠頂式綠道、飛鳳山奧體公園-環(huán)山落地式綠道)為研究對象,對不同類型城市綠道景觀視覺評價體系的差異性進行分析。首先,利用文獻法梳理國內外景觀視覺評價相關的文獻,總結評定出景觀美景度評價、景觀視覺敏感度評價和景觀視覺吸收力作為準則層評價指標,并根據實際研究內容以及指標數據獲得的難易程度,確立一級指標層、二級指標層對準則層進行細化與補充。其次,利用AHP法建立福州市城市綠道景觀視覺質量評價體系,通過邀請專家對評價指標體系進行打分,確立評價指標權重。最后,通過對兩個評價模型權重分布和評價結構圖進行差異性分析,以期為福州市城市綠道景觀空間的規(guī)劃設計提供依據和參考。
【文章來源】:山東林業(yè)科技. 2020,50(05)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福州市城市綠道景觀視覺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基本程序(自繪)
在景觀美景度評價的一級評價指標下,根據福州城市綠道對空間尺度與多種景觀要素的相關性進行綜合分類,在景觀美景度評價的一級指標下包含近、中、遠3種景觀尺度;在景觀視覺敏感度的一級評價指標下包含了相對高度、相對坡度、相對坡向、相對距離、觀賞視距、視覺幾率和醒目程度6項一級評價層指標。將出現(xiàn)頻率次數少等于3次的相對坡度與相對坡向排除,并結合文章實際研究情況,故最終保留相對坡度、視覺幾率、觀賞視距和醒目程度4項一級評價層指標。景觀視覺吸收力的一級評價指標包含了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植被豐富度、植被格局和土壤穩(wěn)定性6項評價指標,由于最后的視覺質量評價結果是將3部分內容進行合并的,所以包含在景觀視覺吸收力中的坡度坡向刪除,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重復。通過結合福州地區(qū)所處維度和城市綠道空間特征,排除坡度、坡向和土壤穩(wěn)定性,最終保留地形起伏度、植被豐富度、植被格局3項一級評價層指標,如圖2所示。3.2.3 二級指標層確立
研究中景觀視覺敏感度評價作為定性評價的其中一個部分,通過對福州市2條不同類型的城市綠道景觀視覺敏感度的評價;主要利用Arc GIS10.5軟件中的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對研究地的相對坡度、相對距離、出現(xiàn)幾率和醒目程度進行分析,最終通過數據的疊加,進而獲得景觀視覺敏感度評價指標得分。(3)景觀視覺吸收力評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京市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林景觀的視覺質量評價及因子分析[J]. 楊陽,唐曉嵐. 中國園林. 2020(06)
[2]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園視覺景觀評價技術及實證[J]. 蔡曉晶. 現(xiàn)代園藝. 2020(08)
[3]城市森林步道設計新理念——以福州福道為例[J]. 潘瑞春.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20(01)
[4]色彩對城市山地型公園春冬季植物景觀視覺質量的影響[J]. 陳小燕,鄭宇,魏昱君,雷倩萍,潘輝.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20(01)
[5]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視覺景觀質量評價[J]. 鄒詠忱,林宗賢,劉漫,倪海奔,丁錚.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20(01)
[6]基于GIS技術的景觀視覺吸收力評價研究——以九寨溝自然保護區(qū)為例[J]. 裘亦書,高峻. 中國園林. 2017(09)
[7]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視覺評價[J]. 吳榛,王浩,范榕.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7(03)
[8]景觀空間視覺吸引機制實驗與解析[J]. 劉濱誼,范榕. 中國園林. 2014(09)
[9]景觀空間視覺吸引要素量化分析[J]. 劉濱誼,范榕.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10]基于生態(tài)保護理念的福州飛鳳山奧體公園規(guī)劃[J]. 林以彬. 海峽科學. 2014(07)
博士論文
[1]ASG綜合法景觀視覺質量評價研究[D]. 李羽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GIS和遙感的景觀視覺資源評價[D]. 賈翠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95387
【文章來源】:山東林業(yè)科技. 2020,50(05)
【文章頁數】:9 頁
【部分圖文】:
福州市城市綠道景觀視覺質量評價體系構建基本程序(自繪)
在景觀美景度評價的一級評價指標下,根據福州城市綠道對空間尺度與多種景觀要素的相關性進行綜合分類,在景觀美景度評價的一級指標下包含近、中、遠3種景觀尺度;在景觀視覺敏感度的一級評價指標下包含了相對高度、相對坡度、相對坡向、相對距離、觀賞視距、視覺幾率和醒目程度6項一級評價層指標。將出現(xiàn)頻率次數少等于3次的相對坡度與相對坡向排除,并結合文章實際研究情況,故最終保留相對坡度、視覺幾率、觀賞視距和醒目程度4項一級評價層指標。景觀視覺吸收力的一級評價指標包含了坡度、坡向、地形起伏度、植被豐富度、植被格局和土壤穩(wěn)定性6項評價指標,由于最后的視覺質量評價結果是將3部分內容進行合并的,所以包含在景觀視覺吸收力中的坡度坡向刪除,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重復。通過結合福州地區(qū)所處維度和城市綠道空間特征,排除坡度、坡向和土壤穩(wěn)定性,最終保留地形起伏度、植被豐富度、植被格局3項一級評價層指標,如圖2所示。3.2.3 二級指標層確立
研究中景觀視覺敏感度評價作為定性評價的其中一個部分,通過對福州市2條不同類型的城市綠道景觀視覺敏感度的評價;主要利用Arc GIS10.5軟件中的高程分析和坡度分析對研究地的相對坡度、相對距離、出現(xiàn)幾率和醒目程度進行分析,最終通過數據的疊加,進而獲得景觀視覺敏感度評價指標得分。(3)景觀視覺吸收力評價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京市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風景林景觀的視覺質量評價及因子分析[J]. 楊陽,唐曉嵐. 中國園林. 2020(06)
[2]基于GIS的城市山地公園視覺景觀評價技術及實證[J]. 蔡曉晶. 現(xiàn)代園藝. 2020(08)
[3]城市森林步道設計新理念——以福州福道為例[J]. 潘瑞春. 福建林業(yè)科技. 2020(01)
[4]色彩對城市山地型公園春冬季植物景觀視覺質量的影響[J]. 陳小燕,鄭宇,魏昱君,雷倩萍,潘輝.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20(01)
[5]福州國家森林公園視覺景觀質量評價[J]. 鄒詠忱,林宗賢,劉漫,倪海奔,丁錚. 中國城市林業(yè). 2020(01)
[6]基于GIS技術的景觀視覺吸收力評價研究——以九寨溝自然保護區(qū)為例[J]. 裘亦書,高峻. 中國園林. 2017(09)
[7]紫金山國家森林公園景觀視覺評價[J]. 吳榛,王浩,范榕. 西北林學院學報. 2017(03)
[8]景觀空間視覺吸引機制實驗與解析[J]. 劉濱誼,范榕. 中國園林. 2014(09)
[9]景觀空間視覺吸引要素量化分析[J]. 劉濱誼,范榕. 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4)
[10]基于生態(tài)保護理念的福州飛鳳山奧體公園規(guī)劃[J]. 林以彬. 海峽科學. 2014(07)
博士論文
[1]ASG綜合法景觀視覺質量評價研究[D]. 李羽佳.東北林業(yè)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基于GIS和遙感的景觀視覺資源評價[D]. 賈翠霞.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495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mfmb/3495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