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參考文獻清單_外文期刊參考文獻格式_外文參考文獻格式
本文關(guān)鍵詞:外文參考文獻格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外文參考文獻格式(一)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
蔡俊生:《論群婚》,《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
童恩正:《摩爾根模式與中國的原始社會史研究》,《中國社會科學》1988年第3期
李根蟠、盧勛:《馬來式親屬制與血緣家族》,《中國社會科學》1983第3期。
陳啟能:《血緣家庭之我見》,《云南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
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高等教育出版杜,1997年。
陳唯聲:《關(guān)于奴隸經(jīng)濟的幾個問題》,《世界歷史》1994年第2期。
蘇聯(lián)科學院主編:《世界通史》第3卷,三聯(lián)書店,1961年。
文史哲編輯委員會:《中國古代分期問題論文集》,中華書局,1962年。
張廣志:《論奴隸制的歷史地位》,,《四川大學學報》1980年第2期。
胡鐘達:《再評五種生產(chǎn)方式說》,《歷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劉文鵬:《古代埃及的早期國家及其統(tǒng)一 兼評埃及國家誕生問題》,《世界歷史》1985年第2期。
張忠民:《再論埃及國家的產(chǎn)生》,《徐州師院學報》1988年第3期。
劉文鵬:《古埃及的早期城市》,《歷史研究》1988年第3期。
周啟迪:《試論早期埃及城市的發(fā)生和作用》,《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3年第3期。
劉文鵬:《論埃及文明的起源;紀念恩格斯逝世一百周年》,《史學理論研究》1995年第4期。
李曉東:《早期埃及文明的演進:問題與論證》,《內(nèi)蒙古師院學報》1995年第3期。
涂厚善:《淺談古代史分期問題 試論封建社會的開端》,《南亞研究》1983年第2期。
劉欣如:《印度孔雀王朝時期奴隸制的特殊性》,《世界歷史》1987年第3期。
鄭祖鋌:《馬克思關(guān)于印俄農(nóng)業(yè)村社及其前途比較研究》,《史學月刊》1996年第6期。
涂厚善:《地理因素在印度歷史發(fā)展中的作用》,《華中師院學報》1983年第6期。
吳世榮:《論古代雅典經(jīng)濟、政治和文化全面繁榮的原因》,《貴州民族學院學報》1988年第2期。
葉秀山:《古代雅典民主制與希臘戲劇的繁榮》,《美學》第2期,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
朱旭:《試論古代希臘雕刻藝術(shù)繁榮的原因》,《華東師大學報》1982年第3期。
劉毓華:《古希臘文化高度發(fā)展的原因》,《佛山師專學報》1985年第2期
胡長林:《簡論古希臘文化繁榮的原因》,《西南師院學報》1985年第3期
羅靜蘭:《略論古希臘古代文化的發(fā)展》,《華中師院學報》1984年第6期
張尚仁:《希臘文明盛衰論》,《外國哲學》第6期,商務印書館,1985年
蘭奇光:《論希臘民族的特性對古希臘文化發(fā)展的影響》,《湖南師大學報》1987年第3期
辛牧:《論古希臘科學技術(shù)繁榮的政治原因》,《街陽師專學報》1985年4 期。
吳于廑:《中國大百科全書、外國歷史》卷 世界史 條。
吳于廑:《世界歷史上游牧世界與農(nóng)耕世界》,《云南社會科學》1983年第1期。
吳于廑:《游牧世界對農(nóng)耕世界三大沖擊對歷史成為世界史的作用及其歷史限度》,《中國社會科學》1983年第3期。
吳于廑:《世界歷史上的重農(nóng)與重商》,《歷史研究》1984年第1期。
丁偉志:《歷史多樣性的統(tǒng)一》,《歷史研究》1983年第2期。
李開元:《史學理論的層次模式和史學多樣化》,《歷史研究》1986年第1期
孟廣林:《近百年來西方的西歐封建王權(quán)理論》,《歷史研究》1995年第2期。
龐卓恒:《封建社會史比較研究的幾個問題》,《歷史研究》1985年第
本文關(guān)鍵詞:外文參考文獻格式,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53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55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