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學報的信息傳遞
本文關鍵詞:高校學報的信息傳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知識經濟時代 ,高校學報應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利用現代化的出版手段 ,加快傳遞信息 ,重視強勢知識 ,強化服務意識 ,提高服務水平 ,充分發(fā)揮高校學報的傳播信息的功能。
【作者單位】: 沈陽醫(yī)學院 沈陽醫(yī)學院
【關鍵詞】: 學報 傳遞 信息 服務
【分類號】:G237.5
【正文快照】: 進入2 1世紀,我們面對的是知識經濟的挑戰(zhàn)、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及計算機、網絡、數據庫等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高校學報作為我國科技期刊的重要組成部分,應以實現傳遞信息更新、更快、更準為目標,促進科技的發(fā)展和文明的進步。1 減少時滯、縮短出版周期,加快學報的信息傳遞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李若溪;網絡科技期刊的市場競爭[J];編輯學報;2000年01期
2 司春玲,韓永吉;也談“高校圖書館員如何迎接信息時代”[J];現代情報;2003年05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鄧廣,楊振寅;科學共同體在科技體制變遷中的作用與重建[J];科學學研究;2000年02期
2 孫群;新世紀《中國科學》如何進一步走向世界——從D輯議起[J];編輯學報;2000年02期
3 孫群;我國科技論文國內外投向的深層思考[J];編輯學報;2000年03期
4 李英武;互聯網絡與社科期刊的發(fā)展方向[J];編輯學刊;2000年06期
5 畢開鳳;學術期刊編輯網絡生存法[J];編輯學刊;2002年03期
6 薛峰;淺談21世紀科技期刊的特點及發(fā)展趨勢[J];臨沂醫(yī)學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3期
7 夏秋萍;;學校圖書館在創(chuàng)新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強化對策[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8 趙愛群,趙立華,鞠善宏;網絡傳播對科技期刊的影響[J];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張瑋,蘭金補;網絡出版環(huán)境下的編輯工作[J];天水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06期
10 孫曉雯,楊晉紅;談社科期刊的市場定位[J];新聞出版交流;2002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李繼平;李冠民;牛國棟;;體制制約是科技期刊面臨的首要問題[A];首屆科技出版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4年
2 竇延玲;范升;;現代學術期刊創(chuàng)新之我見[A];第4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張瑛;李萬良;李時群;姜志力;;網絡環(huán)境下的期刊編輯出版工作[A];第四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利鵬;;知識經濟時代對科技期刊青年編輯的要求[A];第6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實踐經驗與發(fā)展戰(zhàn)略論壇文集[C];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3條
1 陳雯;我國畜牧獸醫(yī)類科技期刊的現狀分析與發(fā)展策略探討[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2 唐曙南;科技期刊數字化網絡化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1年
3 張品純;科普期刊出版產業(yè)化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張鵬飛;科技期刊與知識經濟[J];編輯學報;1998年04期
2 肖宏,李穎,楊如華;網絡與現時編輯[J];編輯學報;1999年01期
3 林長飛;面向21世紀青年館員的信息素質[J];情報科學;2000年07期
4 廖明光;論知識經濟時代圖書館的創(chuàng)新與情報信息傳播[J];圖書館建設;2001年03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銳聰;;科技情報的不變因素與可變因素[J];情報科學;1980年04期
2 廖;;電子報紙在美問世[J];高校圖書館工作;1981年02期
3 郭俊;;情報與情報工作[J];情報科學;1981年01期
4 孟廣均;;情報概念管見[J];情報科學;1981年01期
5 秦鐵輝;;情報概念初探[J];情報科學;1981年01期
6 賀克毅;;“情報觀”對論[J];情報科學;1981年05期
7 黎難秋;;我國國外科技情報工作的先驅徐光啟[J];情報科學;1981年06期
8 呂繼紅;;信鴿傳遞消息[J];新聞大學;1982年04期
9 汪家祿;;我們是如何辦好《一醫(yī)科技簡訊》的[J];醫(yī)學信息學雜志;1982年01期
10 謝輯;;什么是情報[J];情報科學;198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何文晉;何力;張宇;李健;;微間隙密封應用于旋轉機構中幾個關鍵問題的探討[A];第二屆全國流體傳動及控制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一卷)[C];2002年
2 彭華;張鴻儒;;軌道結構垂向力傳遞的確定方法[A];可持續(xù)發(fā)展的中國交通——2005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交通運輸工程學科)論文集(下冊)[C];2005年
3 高可佳;趙志紅;;淺議調度室信息傳遞方式[A];礦山建設工程新進展——2006全國礦山建設學術會議文集(下冊)[C];2006年
4 李洪鐘;;化學工程前沿:結構、界面與多尺度問題[A];第三屆全國化學工程與生物化工年會邀請報告[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叢杭青;陳詞、證據與認知[D];浙江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武鵬;城市廣場營造中的地域文化載體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5年
2 丁輝;文化翻譯中的動態(tài)交際語境順應[D];湖南師范大學;2005年
3 徐軼肖;麻痹性貝類毒素在海洋食物鏈內的傳遞與代謝[D];暨南大學;2005年
4 鐘ng波;多重委托代理關系下企業(yè)財務信息的傳遞、甄別與質量控制研究[D];四川大學;2005年
5 陳惠明;翻譯與美意識[D];廈門大學;2006年
6 王東艷;翻譯中文化意象的傳遞[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本文關鍵詞:高校學報的信息傳遞,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331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33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