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紀新階段高校社科學報的形勢和任務———在全國高校社科學報工作研討會上的講話
本文選題:高校社科學報 切入點:哲學社會科學 出處:《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06期
[Abstract]:......
【分類號】:G237.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軍;鄭宏煒;;建設高校社科學報“特色欄目”應確立的幾點意識[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2 王梅;;公安院校學報特色欄目建設之思考[J];新疆警官高等?茖W校學報;2011年02期
3 尹玉吉;;論中國大學學報現狀與改革切入點[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4 王寶林;;學報“古代兵法與孫子兵法研究”獲陜西省特色欄目獎[J];武警工程學院學報;2010年06期
5 陳穎;;體制之弊與糾偏之路——也談高校學報的專業(yè)化轉型[J];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6 唐子惠;;一路坎坷前行[J];教育;2011年20期
7 于默穎;楊開宇;;本刊“蒙古學研究”名欄目建設若干質量信息綜述[J];內蒙古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8 辛世俊;;學術期刊在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南都學壇》創(chuàng)刊三十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J];南都學壇;2011年04期
9 馬海群;;論社科信息管理創(chuàng)新[J];情報資料工作;2011年01期
10 于玉蓮;;玉時階著《瀕臨消失的廣西少數民族服飾文化》出版[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羅紅艷;;談高校社科學報參考文獻中存在的問題及規(guī)范措施[A];學術期刊編輯學理論與實踐[C];2010年
2 劉志新;;堅守和提升學術品味:高校社會科學學報發(fā)展之路[A];科學評價促發(fā)展 品質服務謀共贏——第九屆(2011)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3 唐光星;;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評獎工作匯報[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4 鮑振東;;談新時期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必須處理好的幾個關系[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5 孫金鐸;;組織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應該重視對本市各項事業(yè)歷史經驗的總結[A];北京歷史與現實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6 ;認真學習貫徹《意見》 努力做好學會工作[A];全國社科聯第八次學會工作會議材料匯編[C];2004年
7 閔維方;;創(chuàng)建一流大學的靈魂[A];第三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沈健;;序[A];畢節(jié)地區(qū)第五屆社科評獎獲獎成果選[C];2006年
9 衛(wèi)興華;;繁榮發(fā)展哲學社會科學的新形勢和新機遇[A];當代中國經濟問題探索(下冊)[C];2004年
10 ;準確定位 把握機遇 進一步發(fā)揮省級社科類社團的作用——楊路平在省級社會科學類社團負責人培訓班上的發(fā)言[A];中國社會科學類社團科學發(fā)展的戰(zhàn)略選擇[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計亞男;“名刊大刊”考驗高校社科學報[N];光明日報;2003年
2 通訊員 馬光 記者 計亞男;北京高校社科學報研究會成立20周年[N];光明日報;2009年
3 曾新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編輯部;高校社科學報功能異化值得關注[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4 ;銳意改革 提倡創(chuàng)新 尋求突破[N];光明日報;2011年
5 記者 為民;啟動“名校名刊”工程 打造學報優(yōu)質品牌[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2年
6 哲學所 李鵬程;努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創(chuàng)新[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王勝昔;讓哲學社會科學始終保持旺盛而鮮活的生命力[N];河南日報;2005年
8 鮑振東;建設高素質哲學社會科學隊伍[N];遼寧日報;2005年
9 王保純;我國將組織出版《哲學社會科學經典總匯》[N];光明日報;2007年
10 省社科聯機關黨委書記 唐永進;解放思想是繁榮哲學社會科學的法寶[N];四川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袁曦臨;人文社會科學學科分類體系研究[D];南京大學;2011年
2 肖澤群;新階段中國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調整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5年
3 張建德;中國共產黨執(zhí)政方略研究[D];山東大學;2003年
4 鄒學榮;民事錯案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5 覃巍;農民收入論[D];西南財經大學;2002年
6 楊敏麗;中國農業(yè)機械化與提高農業(yè)國際競爭力研究[D];中國農業(yè)大學;2003年
7 何青;集員估計理論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02年
8 駱方金;增長與人本:現代桂林城市發(fā)展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王順華;從抑制通貨膨脹到治理通貨緊縮[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10 黃欣榮;復雜性科學的方法論研究[D];清華大學;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智慧;關于大力繁榮發(fā)展我國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的對策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1年
2 陳志強;哲學社會科學科研評價研究[D];青島大學;2008年
3 羅朝明;新世紀新階段高校黨校建設研究[D];西南師范大學;2004年
4 陳澗泉;論灌輸[D];華中師范大學;2003年
5 顏學勤;新階段農業(yè)結構調整問題的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6 周靜文;新課程理念下的高中哲學教學改革初探[D];華中師范大學;2004年
7 王強;對外開放的新階段與對外開放的新戰(zhàn)略——“入世”后我國對外開放戰(zhàn)略的調整和轉換[D];天津師范大學;2001年
8 唐勇智;新階段攀西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結構調整研究[D];四川農業(yè)大學;2003年
9 范子龍;新階段天津市農業(yè)結構戰(zhàn)略性調整的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10 劉飛翔;新階段福建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策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16987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16987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