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社會尋找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的生機——高校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思考
本文選題:高校學報 切入點:尋找生機 出處:《出版廣角》2012年04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高校學報求生存求發(fā)展,必須走改革之路。本文基于地方高校學報編輯的視角,認為社會是一個大課堂,有學不完的東西,而學報編輯要善于向社會學習,向社會尋找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的生機。學報編輯要破除不合時宜的辦刊觀念,提高面向社會的實踐能力,增強服務地方的特色意識,把學報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從而提高知名度和社會效益,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Abstract]:In order to survive and develop, college journals must take the road of reform. Based on the angle of view of editors of journals of lo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holds that society is a big classroom and there is something to be learned, while journal editors should be good at learning from society. Looking for the vitality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the journal from the society, the editors of the journal should break the outdated idea of running the journal,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to face the society, enhance their consciousness of serving the local characteristics, and run the journal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level.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opularity and social benefits, maintain vigorous vitality.
【作者單位】: 玉林師范學院學報;
【分類號】:G237.5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宋冬林;湯吉軍;;科學發(fā)展觀的政治經(jīng)濟學解釋:基于馬克思再生產(chǎn)理論視角[J];北方論叢;2006年04期
2 韓慶祥;張艷濤;;時代變遷與哲學范式轉(zhuǎn)換——從革命的哲學到建設的哲學[J];北方論叢;2007年01期
3 馮溪屏;;從人的類本質(zhì)到人類生產(chǎn)力──兼談馬克思存在論的緣起[J];北方論叢;2007年03期
4 王愛萍;;在哲學與政治之間:高等教育哲學的走向——解讀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5 張艷濤;;以人為本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價值[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6 張皓;王純;;“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的歷史考察[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7 趙靜;韓華;;批判與建構(gòu):馬克思恩格斯的社會保障思想探析[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8 臧金峰;襲鳳臣;;對高校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幾點思考——從基督教團契組織在大學生中擴張的原因分析[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10年02期
9 張聰卿;;析馬克思“現(xiàn)實的個人”概念[J];武陵學刊;2012年01期
10 柳思維;徐志耀;唐紅濤;;基于空間計量方法的城鎮(zhèn)化動力實證研究——以環(huán)洞庭湖區(qū)域為例[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12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韓慶祥;張艷濤;;馬克思哲學的大眾形態(tài)、學術形態(tài)、政治形態(tài)及其歷史命運[A];科學發(fā)展:文化軟實力與民族復興——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論文集(上卷)[C];2009年
2 劉晨曄;;社會主義價值目標的時代轉(zhuǎn)換——“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歷史維度思考[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前沿和熱點問題”學術研討會暨2007年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3 廖和平;;馬克思主義自由觀淺析——兼論社會主義自由建設[A];“當代世界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民族、民生、民主”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2012年會及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代俊蘭;馬克思人類解放理論及當代價值[D];南開大學;2010年
2 徐奉臻;從“隱性自在”到“顯性自為”[D];吉林大學;2011年
3 藍波濤;新時期大學生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教育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4 王新剛;思想政治教育物質(zhì)環(huán)境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5 潘祥超;李大釗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6 于池;中國國有企業(yè)權(quán)利委托代理關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7 鐘義凡;恩格斯曼徹斯特時期政黨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8 劉彥虎;政治精英再生產(chǎn)與政黨發(fā)展[D];復旦大學;2011年
9 姜海波;青年馬克思的生產(chǎn)力概念[D];黑龍江大學;2011年
10 劉德定;當代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D];河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雷;抗戰(zhàn)時期《大公報》(桂林版)言論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羅田;城市交通理念綠色轉(zhuǎn)向研究初探[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3 陳媛;遼寧省黑社會性質(zhì)組織犯罪實證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熊穎濤;青年馬克思共產(chǎn)主義思想的內(nèi)在邏輯[D];中共中央黨校;2011年
5 文軍;后現(xiàn)代消費文化語境下廣告的困境與出路[D];蘭州大學;2011年
6 聶利娜;論社會正義在構(gòu)建和諧社會中的基礎性作用[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年
7 李丹萍;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的當代價值研究[D];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2011年
8 李金偉;經(jīng)濟危機理論與治理經(jīng)驗的比較及對我國宏觀調(diào)控政策的啟示[D];天津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9 潘郁;馬克思主義批判精神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董軍;應用文寫作中的公關意識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永剛 ,韓廣維;高校學報改革初探[J];山西財經(jīng)大學學報;1989年04期
2 劉雪立;;要加強對新形勢下高校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的研究——答薛世平同志[J];中國科技期刊研究;2003年05期
3 高起元;關于高校學報改革的幾個問題[J];編輯學報;1995年01期
4 ;新疆高校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隆重召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5 ;辦出高層次的廣播電視節(jié)目[J];新聞與寫作;1992年11期
6 張雁影;;關于高校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的思考[J];新聞知識;2006年05期
7 ;名刊名欄專題研討暨新疆高校學報學會理事會隆重召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1期
8 ;新疆高校學報改革與發(fā)展研討會隆重召開[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9 邊兆祥;王正新;;高等院校陳列館應面向社會[J];中國博物館;1984年01期
10 安莉;圖書館是面向社會的無圍墻大學[J];圖書館學研究;1989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曾秀華;;面向社會提供信息服務[A];高校信息文獻開發(fā)與利用——全國高校信息資料第6次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2 郭曉峰;;對高校橫向聯(lián)合辦專業(yè)學報的思考[A];學報編輯論叢(第四集)[C];1993年
3 李天仁;;面向社會和市場是高校學報發(fā)展的出路[A];編輯工作論叢[C];1997年
4 ;立足社區(qū) 面向社會 走出老科協(xié)工作新路子[A];企業(yè)老科協(xié)組織建設及企業(yè)離退休專業(yè)技術人員發(fā)揮作用情況調(diào)研座談會材料匯編[C];2008年
5 王維祥;;面向臨床、面向社會、面向全球——談高等院校推拿專業(yè)的教學改革[A];第四屆全國推拿學術交流論文匯編[C];1995年
6 劉霞;;面向社會 爭創(chuàng)一流 開創(chuàng)社會化福利事業(yè)新局面[A];江蘇民政醫(yī)學2000論文資料匯編[C];2000年
7 陳玲;;淺談門診護士的自我保護[A];全國腫瘤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7年
8 李曉東;;序言[A];2005年經(jīng)濟體制課題研究和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9 陳曉瑤;;如何做好門診導醫(yī)臺的主動服務意識[A];全國門、急診護理學術交流暨專題講座會議論文匯編[C];2005年
10 劉藝林;;減災教育與普及地震知識相結(jié)合[A];中國地震學會第11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龔達;湖北省委組織部面向社會聽意見[N];人民日報;2003年
2 記者 廖文根;我繞月探測工程著力闖“三關”[N];人民日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程滿清 實習生 藍之馨 通訊員 馮慶堅 徐越;廣州百年海關鐘樓將變博物館[N];南方日報;2007年
4 ;一次公開的“內(nèi)部會議”[N];中國工商報;2004年
5 實習生 張子律 記者 伏怡;大學畢業(yè)想就業(yè)就有崗位[N];鞍山日報 ;2009年
6 記者 孫博;“西洽會”面向社會征集招商項目[N];各界導報;2007年
7 記者 李新龍邋通訊員 胡安慰 李翠華;省科技廳常年受理[N];湖北日報;2007年
8 ;我省鄉(xiāng)鎮(zhèn)事業(yè)單位面向社會納賢才[N];青海日報;2007年
9 吳錕;醫(yī)德醫(yī)風 年底面向社會測評[N];眉山日報;2008年
10 記者 鄭勇;兵工集團面向社會聘高管[N];工人日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麗民;面向社會的中等職業(yè)教育管理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04年
2 張艷芬;詩意的升騰和湮沒[D];鄭州大學;2004年
3 段冬玲;呼應與嬗變:論現(xiàn)代雕塑藝術創(chuàng)作中陶瓷與多種媒材的異質(zhì)同構(gòu)[D];中央美術學院;2007年
4 朱萌;長春市事業(yè)單位公開招聘制度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5 郝茂茂;論公開選拔制度中的測評方法應用[D];吉林大學;2008年
6 岳中方;專業(yè)化背景下教師資格認定中的問題與對策[D];南京師范大學;2005年
7 廉穎華;基于校園,,面向社會[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8 付瑞紅;基于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現(xiàn)代大學制度建設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毛曉倩;中國企業(yè)銀行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馬明歡;對新疆實施公務員職位聘任制的探索[D];新疆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5768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1576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