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報鉤沉:《學報》小編
本文關鍵詞:學報鉤沉:《學報》小編
更多相關文章: 大學圖書館學報 大圖書館 圖工委 編輯部 國家教委 高級職稱 老師 副館長 副秘書長 自力
【摘要】:正首先解題。"小編"之謂,指的是編輯們首進《大學圖書館學報》時,大多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30年過去,早年的小編,有的已經(jīng)或即將退休;最后進門的王老師、范老師,也都是高級職稱的專家了。也有例外,是為五老。其中老肖(肖自力,時為圖工委副秘書長、秘書長)、老高(高炳章,時為國家教委條件裝備司副司長)、老戴(戴龍基,時為北大圖書館常務副館長),均主而不編,不在本文"鉤"的范圍之內(nèi),老王、老楊則是《學報》大大的功臣,是小的們的榜樣。
【關鍵詞】: 大學圖書館學報 大圖書館 圖工委 編輯部 國家教委 高級職稱 老師 副館長 副秘書長 自力
【分類號】:G239.2
【正文快照】: 首先解題!靶【帯敝^,指的是編輯們首進《大學圖書館學報》時,大多是剛出校門的年輕人。30年過去,早年的小編,有的已經(jīng)或即將退休;最后進門的王老師、范老師,也都是高級職稱的專家了。也有例外,是為五老。其中老肖(肖自力,時為圖工委副秘書長、秘書長)、老高(高炳章,時為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大學圖書館學報》編輯委員會成立暨第一次會議紀要[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5年06期
2 ;2001年《大學圖書館學報》全面擴版[J];圖書館;2000年05期
3 張皓凡;;第三極書局之創(chuàng)新團購[J];出版參考;2007年16期
4 李繼凡;勤奮·創(chuàng)新·團結·務實──黑龍江高校圖工委走向21世紀[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6年04期
5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編輯部、中國教育報職教部和《職教論壇》編輯部將聯(lián)合編輯大型工具書——《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機構概覽》[J];職教論壇;1994年05期
6 何朝暉;《大學圖書館學報》第三屆編委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紀要[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5年02期
7 ;運籌帷幄 決勝未來——《大學圖書館學報》新一屆編委會第一次會議紀要[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年01期
8 程剛,鄒志仁;《大學圖書館學報》被引分析與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1年02期
9 ;祝賀單位[J];職教論壇;1995年07期
10 ;“我與《大學圖書館學報》”征文選登——謹以此紀念本刊出版100期[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華;韓旭;姚蔚;陳潔;王燕;方智遠;;《園藝學報》出版現(xiàn)狀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2 劉永巖;年維潔;;高校自然科學學報體制改革芻議[A];學報編輯論叢(第三集)[C];1992年
3 徐學仁;;作者心態(tài)分析[A];“新學科與編輯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1989年
4 陳穎;;編輯學者化片論[A];科技期刊編輯研究文集(第三集)[C];1994年
5 孫立華;趙艷靜;趙陽;;充分發(fā)揮高校學報編輯的“橋梁”作用[A];第5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孫立華;趙艷靜;趙陽;;充分發(fā)揮高校學報編輯的“橋梁”作用[A];陜西省科技期刊編輯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范文田;;科技期刊編輯必須掌握信息檢索方法[A];第五屆全國核心期刊與期刊國際化、網(wǎng)絡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袁寧;李強;吳淑金;陳嘉偉;;科技期刊編輯部對作者網(wǎng)上留言的處理現(xiàn)狀[A];“廣東科技情報服務促進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綜合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9 韓鳳;戴罡;田菁;徐連敏;;發(fā)揮學會優(yōu)勢 加強對主辦期刊的管理[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10 王宗禹;;科技期刊編輯的人力資源管理[A];2008年第四屆中國科技期刊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版編輯 陳力 中國國家圖書館 鄭建程 國家科學圖書館 劉茲恒 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 陳遠煥 南京大學圖書館 國家圖書館王瑜世 劉波 雷亮 趙志剛等人整理;2007圖書館市場建設與問題應對[N];中國圖書商報;2007年
2 實習生 彭致;巴諾訂出50萬冊 “哈7”大破預售記錄[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年
3 深圳商報記者 張賀敏 實習生 王諍;出版館首日交易超一千五百萬[N];深圳商報;2006年
4 王坤寧;國家圖書館二期新館9月接待讀者[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8年
5 本報記者 李晉悅;谷歌上線、百度蓄勢 圖書搜索進入戰(zhàn)國時代[N];中華讀書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陳菁霞;55歲的建工社: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N];中華讀書報;2009年
7 王金穎;《中南海世界》編輯部組織讀者研討會[N];經(jīng)理日報;2009年
8 ;全國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首次注冊通過人員名單(三)[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9 ;全國出版專業(yè)技術人員職業(yè)資格首次注冊通過人員名單(四)[N];中國新聞出版報;2010年
10 王合銀;生長在編輯部的那盆吊蘭[N];財會信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胡春秀;《三聯(lián)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學;2007年
2 連敏;《詩刊》(1957-1964)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7年
3 藍華;基于過程的科技學術期刊質(zhì)量控制系統(tǒng)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4 吳曉倩;《南風窗》有限公共性構建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蘭芳芳;從《人民日報》的元旦社論看編輯部身份的變遷[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2年
2 張熙錦;當代《紐約時報》頭版特色研究[D];暨南大學;2007年
3 吳堅;上海市高?萍计诳|(zhì)量及管理體制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4 鐘敏;從《天山》的流變看新疆當代文學的發(fā)展[D];新疆大學;2009年
5 張大海;移動的風景[D];沈陽師范大學;2007年
6 鄭素珍;《半月談》辦刊特色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7 郭晟梅;“一稿多投”現(xiàn)象的局部合理性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7年
8 陳璐明;《特別關注》人力資源管理解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9 范若虹;中國時政類期刊對公共領域的建構[D];北京大學;2007年
10 張合歡;《女友》分眾定位下的編輯策劃研究[D];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0561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lunwenqun/1056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