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烴基礎油(PAO)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聚α-烯烴基礎油(PAO)的合成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山東大學》 2012年
聚α-烯烴基礎油(PAO)的合成與性能研究
段夢婕
【摘要】:潤滑劑應用歷史悠久,其具有降低機械摩擦處的摩擦阻力、減緩磨損,冷卻、清洗和防止污染等作用,在經(jīng)濟上和生態(tài)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傳統(tǒng)的潤滑油已不能滿足現(xiàn)代機械設備的發(fā)展要求,各種高性能的合成基礎油的制備成為現(xiàn)代潤滑油的研究重點。其中,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PAO)由于具有性能優(yōu)良,原料來源豐富、價格相對便宜、用途廣泛等優(yōu)點,被認為是最具發(fā)展前景的合成潤滑油之- 本文合成了一種性能優(yōu)良的聚α-烯烴基礎油,其反應條件為:1-癸烯為原料,AlCl3/TiCl4為催化劑,在反應溫度40℃,催化劑用量5%,Al與Ti摩爾比1:1,,反應時間4h。在該反應條件下合成的PAO,40℃的運動黏度為100.33mm2·s-1,100℃的運動黏度為14.94mm2·s-1,黏度指數(shù)為155.80,凝點為-62℃。 探討了反應條件對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黏溫性能的影響:運動黏度均隨著原料分子量、反應溫度、催化劑用量、Al與Ti摩爾比的增大而增大;黏度指數(shù)隨著原料分子量、催化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隨著反應溫度、Al與Ti摩爾比的增大而減;凝點均隨著原料分子量、反應溫度、催化劑用量、Al與Ti摩爾比的增大而增大。 對于反應過程進行在線紅外表征,實時跟蹤了整個反應過程的進行,證實該反應過程為雙鍵不斷減少的齊聚反應;對產(chǎn)物進行核磁共振氫譜和碳譜表征,推斷了產(chǎn)物的分子結構;對產(chǎn)物進行凝膠色譜分析,結果表明,產(chǎn)物分子量為1176,分子量分布接近正態(tài)分布,分布寬度較窄;對產(chǎn)物進行熱失重分析,結果表明,產(chǎn)物熱分解溫度高,具有良好的熱穩(wěn)定性。 利用分子模擬,以一種C30分子為例,研究了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在流體潤滑和邊界潤滑時不同表現(xiàn)。結果表明,在流體潤滑的情況下,聚α-烯烴合成基礎油表現(xiàn)良好,能夠有效分隔接觸面,降低摩擦,減少磨損;在邊界潤滑條件下,聚a-烯烴合成基礎油只是簡單物理吸附在接觸表面,表現(xiàn)一般,在苛刻的邊界潤滑條件下,需添加極壓抗磨劑等添加劑。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TE626.3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張大偉;離子液體催化1-癸烯齊聚物的合成及其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在孝;丁洪生;;α-烯烴齊聚制PAO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安徽化工;2009年03期
2 張連紅,馮志剛,秦石,于廷云,邵風芹;聚合α-烯烴制備潤滑油基礎油的新型催化劑研究[J];撫順石油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3 蔡天錫,賀民,石先哲,宋朝霞,曹殿學;三氯化鋁固載化的新方法[J];高等學;瘜W學報;2001年08期
4 申志明;蔣山;郝策;張婕;閻圣剛;李剛月;;(C_2H_5)_2AlCl/TiCl_4催化1-癸烯聚合制備高黏度指數(shù)潤滑油[J];工業(yè)催化;2009年12期
5 李磊;王慧;馬國棟;;蠟裂解烯烴與1-癸烯生產(chǎn)的PAO產(chǎn)品質量對比[J];廣州化工;2010年06期
6 李春山;合成潤滑油的生產(chǎn)與發(fā)展[J];化工科技;2000年04期
7 沈永鑫;張華集;陳曉;張雯;甘曉平;;馬來酸二辛基錫對PVDC熱穩(wěn)定性能的影響研究[J];聚氯乙烯;2011年11期
8 季順成,鄔國英;核磁共振技術在石油加工中的應用[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學報;1997年01期
9 張耀;段慶華;劉依農(nóng);李玲;;α-烯烴齊聚制備聚α-烯烴合成油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精細石油化工;2011年01期
10 施紅,宋廣亮,馬驥,朱紅軍,王錦堂;在線紅外對1-苯基-5-(4-氟苯基)-3-羥基吡唑合成反應進程的研究[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曉峰;李巧玲;陳志萍;韓紅麗;;新型無鹵阻燃共聚酰胺66的制備及表征[J];工程塑料應用;2008年09期
2 劉偉濤;王煉石;蔡彤旻;張安強;曾祥斌;;EPDM-g-MAN的合成及AEMS的沖擊性能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09年03期
3 樊衛(wèi)華;彭志宏;李貴勛;白娟;陳金周;王經(jīng)武;;增韌聚乙烯母料的化學結構研究[J];工程塑料應用;2011年06期
4 周在孝;丁洪生;;α-烯烴齊聚制PAO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安徽化工;2009年03期
5 王峰;;含芴環(huán)的酚醛樹脂共聚物的合成[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6 賈元超;徐瑯;陳重;龔祝南;顧龔平;張衛(wèi)明;;不同提取方法對續(xù)隨子種子中不飽和脂肪酸得率的影響[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18期
7 李海萍;苗在京;李海珍;李波;陳海華;;NMR技術在多糖研究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9年30期
8 蒲俠;張興華;;桐油衍生物/苯乙烯無皂乳液聚合動力學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23期
9 史娟;楊海濤;;Mn(Ⅱ)·Eu(Ⅲ)與白楊素-6-磺酸根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0年35期
10 吳紅兵;;引發(fā)劑濃度和配比對丙烯腈水相沉淀聚合反應的影響[J];安慶科技;2005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秀媛;;AlCl_3/SiO_2催化劑上重烷基苯的合成及其磺酸鹽的表面性質[A];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發(fā)展(A卷)——第七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暨渾南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論壇文集[C];2010年
2 焦昭杰;張賢明;李川;賈玉梅;徐君;;綠色制造之廢機械油回用關鍵技術研究[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3 李永磊;王為;;封孔鍍銅溶液中PEG失效機理研究[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一)[C];2008年
4 梁志杰;馮斌;黃琪;;裝甲裝備庫存橡膠器材防老化涂層的研究進展[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5 劉佳;姚光曄;薛妍;;紅外光譜法對比分析兩種涂料發(fā)黑層[A];第七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會議暨第二屆表面工程青年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6 薛軍鵬;;聚羧酸鹽高效減水劑的合成及在客運專線中應用[A];2009GHMT第7屆兩岸四地工程師(臺北)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賈淑平;但衛(wèi)華;但年華;曾睿;林海;陳哲;劉蘭;;Zr-Al-Ti多金屬配合鞣液結構性能的研究[A];2010年全國皮革化學品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亢建平;杜詠梅;李春迎;呂劍;;催化合成掛式四氫雙環(huán)戊二烯的研究進展[A];第四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9 茍愛仙;馬守濤;于宏偉;王宏太;;薄層色譜法用于加氫裂化原料族組成的分析[A];第八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及應用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嚴麗珍;傅樹琴;張志東;鄒紅雨;;金屬加工過程的油霧控制及研究[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德廣;金屬粉末高致密化成形及其數(shù)值模擬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杜景紅;凝膠注模成型法制備1-3型PMN-PZT/環(huán)氧樹脂壓電復合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3 孫朝陽;基于超分子環(huán)糊精的共聚物合成及其包絡吸附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4 傅樂峰;聚羧酸超塑化劑的合成、性能和分散吸附行為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5 秦麟卿;含水無機物/熱固性樹脂復合材料的制備及阻燃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馬英姿;藥用植物蜆殼花椒化學成分分析及繁殖技術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0年
7 王春瑩;聚酯低溫等離子體表面改性及噴墨印花應用性能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8 續(xù)顏;內(nèi)蒙古東部霍林河煤田早白堊世古火災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田野;聚合物微機械的飛秒激光加工及驅動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夏愛清;卟啉三聚物及金屬配合物的合成與性質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游力軍;陽離子淀粉/殼聚糖交聯(lián)共混絮凝劑(CATCS)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2 高麗;中華秋海棠甾醇類化合物的提取、純化及微膠囊化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3 許海東;用于飛機的水性脫漆劑的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0年
4 葉佳佳;多孔型苯丙膠乳膜的構建及其在織物整理中的應用[D];浙江理工大學;2009年
5 李錫勇;白楊素哌嗪磷酸酯衍生物的合成及與牛血清蛋白的相互作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6 侯黎黎;聚丙烯蠟接枝與乳化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7 徐少華;香豆素磷;苌锏暮铣杉芭c牛血清蛋白的弱相互作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8 周燦洪;雙核Cu(Ⅱ)催化劑的制備及其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9 何萍;甲醇汽油添加劑的研究與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10 姜瀅;新型高分子增容劑的制備及其增容性能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同被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志峰,丁洪生,權成光,錢建華;癸烯-1聚α-烯烴合成油的合成及性質[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2 申志明;蔣山;郝策;張婕;閻圣剛;李剛月;;(C_2H_5)_2AlCl/TiCl_4催化1-癸烯聚合制備高黏度指數(shù)潤滑油[J];工業(yè)催化;2009年12期
3 盛亞平;黃啟谷;陳偉;楊萬泰;;茂金屬催化劑/MAO催化1-癸烯齊聚合及其產(chǎn)物的結構與性能[J];化工學報;2007年03期
4 王均鳳,張鎖江,陳慧萍,李閑,張密林;離子液體的性質及其在催化反應中的應用[J];過程工程學報;2003年02期
5 李敏;遲克彬;高善彬;王彥宏;黃詳俊;;潤滑油基礎油生產(chǎn)工藝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煉油與化工;2009年04期
6 賀麗麗;丁洪生;劉進;劉長波;;新型離子液體催化1-癸烯齊聚反應研究[J];化工科技;2010年03期
7 楊曉瑩;高宇新;曹婷婷;魏軍鳳;韓云光;韓雪梅;;聚α-烯烴合成油生產(chǎn)工藝進展[J];精細石油化工進展;2012年03期
8 郭志光;徐健生;顧卡麗;于波;周峰;劉維民;;納米銅潤滑添加劑在四球機上的摩擦學性能研究及機理探討[J];潤滑與密封;2005年06期
9 薛玉業(yè),于廷云,張艷霞,穆文俊;固載AlCl_3催化劑聚合α-烯烴制潤滑油基礎油[J];潤滑油;2002年06期
10 李軍良;吳雅榮;;1-癸烯的生產(chǎn)技術及其應用[J];石化技術;2008年01期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婷婷;王民;盧雙舫;田善思;陳國輝;韓璐;;開放體系和密閉體系恒速升溫實驗條件下有機質生烴動力學特征對比及意義[J];吉林大學學報(地球科學版);2011年04期
2 盧雙舫;王民;王躍文;徐立恒;薛海濤;李吉君;;密閉體系與開放體系模擬實驗結果的比較研究及其意義[J];沉積學報;2006年02期
3 劉全有;Bernhard M.Krooss;金之鈞;王毅;Jan Hollenstein;Ralf Littke;劉文匯;;煤及顯微組分在超高溫開放體系實驗中動力學參數(shù)確立與天然氣形成過程預測[J];地學前緣;2009年01期
4 邴乃慈,楊秋新,于廷云,蘇婷婷,董鳳強,王吉林;Cr、Ni/γ-Al_2O_3-SiO_2催化聚合α-烯烴制潤滑油基礎油[J];撫順石油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5 董鳳強,于廷云,李麗華,盧瑩冰,孫艷霞,王吉林;應用新型SiO_2/γ-Al_2O_3催化劑制潤滑油基礎油[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4年03期
6 張志峰,丁洪生,權成光,錢建華;癸烯-1聚α-烯烴合成油的合成及性質[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5年03期
7 ;酯類合成潤滑油(續(xù)五)[J];合成潤滑材料;1994年03期
8 張秉智;國外合成潤滑劑進展及市場評述[J];合成潤滑材料;1996年01期
9 唐俊杰;合成烴潤滑油(一)[J];合成潤滑材料;1998年02期
10 唐俊杰;合成烴潤滑油(三)[J];合成潤滑材料;1998年04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民;有機質生烴動力學及火山作用的熱效應研究與應用[D];東北石油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黨蘭生;內(nèi)燃機油和基礎油的發(fā)展趨勢[J];潤滑油;1999年06期
2 李洪燕,武志強;利用組合工藝基礎油開發(fā)低成本汽油機油產(chǎn)品[J];石油商技;2003年02期
3 李勇,李云鵬,姚廣;加氫基礎油對極壓抗磨劑及金屬鈍化劑感受性的研究[J];潤滑油;2005年02期
4 ;市場巡禮[J];石油商技;2006年02期
5 ;統(tǒng)一的“磨合曲線”[J];中國企業(yè)家;2008年02期
6 楊春華,,王龍慶,王麗霞;10w/30CC級柴油機油優(yōu)化配方的研究[J];黑龍江石油化工;1994年01期
7 羅永康 ,胡大華;酯類合成潤滑油(六)[J];合成潤滑材料;1994年04期
8 郭意厚;蒸汽透平油的氧化安定性與基礎油組成的關系[J];潤滑油;2000年04期
9 ;烴在線新聞[J];煉油設計;2002年01期
10 楊道勝;世界潤滑油基礎油的進展[J];潤滑油;2003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建芳;顧卡麗;;植物油基環(huán)保潤滑劑的研究概況[A];第二屆全國工業(yè)摩擦學大會暨第七屆全國青年摩擦學學術會議會議論文集[C];2004年
2 趙偉;費建奇;陳曉偉;;環(huán)保型制冷劑用多元醇酯基礎油的性能與合成[A];中國制冷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9年
3 葉斌;陶德華;;環(huán)境友好潤滑劑的特點[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摩擦學分會潤滑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學術年會(廈門)論文集[C];2002年
4 Woo-Sik MOON;Si-Won YANG;;基礎油性質對ATF使用性能的影響(英文)[A];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燃料與潤滑油分會第11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隋芝宇;李佳;趙訓志;李孝國;于海斌;;我國潤滑油基礎油吸附脫氮技術研究進展[A];第五屆全國工業(yè)催化技術與應用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6 陳丹;;生物可降解液壓油的發(fā)展[A];液壓(液力)用油品質及污染控制技術論文集[C];2004年
7 申寶武;朱和菊;周干堂;;車輛潤滑油品新規(guī)格對基礎油加工的影響[A];中國石油學會第六屆石油煉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華峰;崔健;陳國需;張高勇;;ZnO納米粒子在基礎油中的分散穩(wěn)定性[A];2006全國摩擦學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6年
9 霍玉秋;閆玉濤;翟玉春;韓躍新;;納米SiO_2的制備及摩擦學性能[A];第十屆全國粉體工程學術會暨相關設備、產(chǎn)品交流會論文專輯[C];2004年
10 熊孝經(jīng);成曉舉;孫建林;黃瑛;;銅板帶冷軋乳化液配方的優(yōu)化研究[A];第二屆軋制潤滑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宋鵬;[N];中國消費者報;2004年
2 唐紹紅;[N];中國化工報;2010年
3 記者 王曉暉;[N];中國石油報;2006年
4 邢東順;[N];中國石化報;2011年
5 李新民;[N];經(jīng)濟參考報;2006年
6 本報記者 李超;[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7 本刊記者 李超;[N];財經(jīng)時報;2006年
8 本報記者 郭俐君;[N];中國工業(yè)報;2006年
9 張木早;[N];中國化工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宋鵬 通訊員 楊中建 王雪梅;[N];中國石油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武雅麗;環(huán)境兼容內(nèi)燃機潤滑油的低溫性能及可生物降解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2 劉晶郁;磷系極壓抗磨劑在綠色潤滑劑基礎油中的摩擦學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3 郭慶洲;中壓加氫處理從中間基原油制取高粘度指數(shù)潤滑油基礎油研究[D];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2000年
4 仝秋紅;基于智能技術的內(nèi)燃機油添加劑優(yōu)選及配伍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5 王輝;烷基吩噻嗪的合成及在潤滑油中抗氧化性能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6 孫志強;硫、磷復合極壓抗磨添加劑在綠色潤滑劑基礎油中的摩擦學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7 王恒;含硫極壓抗磨劑在綠色潤滑劑基礎油中的摩擦學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8 田玉美;無機納米潤滑油添加劑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9 李清華;新型植物油改性潤滑劑的研究與開發(fā)[D];上海大學;2009年
10 劉仁德;新型油溶性有機金屬鹽化合物與納米金屬粒子的制備及其摩擦學特性研究[D];上海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孔吉霞;基礎油組分和添加劑對汽輪機油防銹性能的影響[D];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2013年
2 李忠民;ZJSY公司基礎油營銷策略研究[D];蘭州大學;2013年
3 張文曉;高粘度PAO的聚合工藝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3年
4 王齊天;聚α-烯烴類高級潤滑基礎油合成及其半合成油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5 吳彩平;船用柴油機油的抗水洗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6 劉潔;FC二沖程汽油機油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鄒益來;鋁材軋機軋輥軸承無漬潤滑油的研制[D];中南大學;2010年
8 程偉麗;潤滑油生產(chǎn)過程中的雜質定量分析及其影響[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衛(wèi)鵬;負載型催化劑制備低粘度PAO基礎油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10 王海燕;復合磺酸鈣基潤滑脂的制備與性能[D];山東大學;2007年
本文關鍵詞:聚α-烯烴基礎油(PAO)的合成與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201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gong/220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