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美主義研究的新突破——《世界政治中的反美主義》書評
[Abstract]:Anti-Americanism in World Politics Peter J. is a famous political scientist and one of the main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onstructivist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Kazanstein and Robert O. O., the representative of 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western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Keahan is a masterpiece of cooperation between two authoritative figures who study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The book is aimed at "who is opposing the United States?" And "Why against the United States?" These two seemingly simple but deep-seated reasons are discussed and summarized in detail,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study of anti-Americanism.
【作者單位】: 黑龍江大學;
【分類號】:D81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趙可金;;世界反美主義及其命運[J];國際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2 約瑟夫·奈,姚安妮;全球化和反美主義[J];商務周刊;2004年2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婷婷;;美國文化的永恒主線——淺談美國對外擴張的基本特點及表現(xiàn)形式[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8年06期
2 胡玉霞;;新視閾下的美國和平隊評析[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0年05期
3 李效東;;軟實力與硬道理[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3期
4 王建林;鄧洪波;;文化安全視野下的新農村文化建設[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3期
5 劉翠萍;孤立主義在美國的發(fā)展過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9期
6 張學巖;中東伊斯蘭國家現(xiàn)代化阻力的文化分析[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7 石中英;論國家文化安全[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8 姜杰;徐正大;;以文化自覺提升檢察機關的“軟實力”[J];今傳媒;2010年09期
9 周倫;;美國文明的特點[J];保山師專學報;2006年04期
10 宮玉濤;;冷戰(zhàn)后美國國際戰(zhàn)略的演變及其對我國的影響[J];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曹國新;;旅游軟實力:旅游業(yè)本土意識與國際營銷的理論基礎[A];中國旅游評論2011[C];2011年
2 楊遠旺;;論思想政治教育在提升國家軟實力中的作用[A];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問題研究——重慶市研究生馬克思主義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袁準;;按照時代要求不斷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A];提高領導科學發(fā)展能力暨紀念新中國成立60周年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4 沈逸;;信息技術革命、跨國信息流動與輿論塑造[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青年學者文集)[C];2007年
5 余玉花;;論軟實力觀[A];2008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六屆學術年會文集(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8年
6 曾昭耀;;文化現(xiàn)代化必須要解決一個如何學習外國的問題[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林立公;魏書勝;;中國共產黨組織文化力的歷史傳統(tǒng)及其現(xiàn)實提升[A];文化現(xiàn)代化的戰(zhàn)略思考——第七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靜;全球化背景下跨國公司倫理溝通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廉曉敏;俄羅斯國家形象的構建[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劉銀萍;民族主義與韓國反美主義[D];南開大學;2010年
4 李艷娜;富蘭克林·羅斯福與印度的非殖民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郭繼文;文化軟實力的歷史觀闡釋[D];首都師范大學;2011年
6 李家成;冷戰(zhàn)后美國東亞戰(zhàn)略:底線、挑戰(zhàn)與應策,1989-2009[D];吉林大學;2011年
7 劉鳴箏;美國公共外交研究(1917-2009)[D];吉林大學;2011年
8 張寅;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民族國家建構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王靜;國家軟實力構建視野中的中國競技運動軟實力發(fā)展[D];北京體育大學;2011年
10 王卓;冷戰(zhàn)兩大陣營對抗的形成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厚;伊斯蘭民主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何靜;對話外交與冷戰(zhàn)后中美關系[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倪志豐;中國文化軟實力對中國外交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周美娟;論冷戰(zhàn)后中國對歐盟開展文化外交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5 馬瑞娟;小布什的中東民主戰(zhàn)略探析[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杜娟;全球化背景下中國文化安全問題的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家燦;廣州公安警務軟實力建設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8 熊倡;中美現(xiàn)代戰(zhàn)爭電影的國家形象傳播之比較研究[D];南昌大學;2010年
9 周紅霞;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中增強國民創(chuàng)新意識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10 孫磊;縣域文化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山東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張立平;“新帝國論”與美國21世紀的大戰(zhàn)略[J];國際政治研究;2003年04期
2 約瑟夫·奈,姚安妮;全球化和反美主義[J];商務周刊;2004年21期
3 逸波;反美主義:來自國外的觀點[J];國外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05期
4 顏劍英;;淺議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全球反美主義[J];現(xiàn)代國際關系;2006年02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湛風濤;陳金璇;;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研究述評[J];福建黨史月刊;2009年02期
2 李建兵;當前政治文明理論研究綜述[J];江蘇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3 劉德軍;;近十年農村人民公社研究綜述[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6年02期
4 管雷;;1992-2006:我國婚姻擠壓問題研究回顧[J];青年探索;2007年05期
5 李桂峰;;近年來國內大戰(zhàn)略研究綜述[J];世紀橋;2008年02期
6 張莉莉;;新社會階層人士參政現(xiàn)象研究[J];四川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7 李桂峰;丁祖煜;;近年來國內大戰(zhàn)略研究綜述[J];泰山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8 常衛(wèi);;以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契機不斷深化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9年05期
9 周基燕;;新的社會階層政治參與問題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白淑杰;何浩勛;桂小英;;我國的政治穩(wěn)定與政治發(fā)展問題研究[J];延邊黨校學報;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仕龍;;反邪教體制與機制研究[A];邪教防范與治理對策學術論文精選[C];2003年
2 浙江省委統(tǒng)戰(zhàn)部課題組;;統(tǒng)戰(zhàn)文化建設研究[A];和諧文化與統(tǒng)一戰(zhàn)線——全國首次統(tǒng)戰(zhàn)文化論壇論文集[C];2007年
3 符明秋;辜垣堯;張錫萍;;重慶市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研究[A];第8屆全國運動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6年
4 王為福;;面對新情況 探索新辦法 努力實現(xiàn)教育轉化工作的新突破——北京監(jiān)獄系統(tǒng)教育轉化工作的調研報告[A];全國反邪教協(xié)會參與教育轉化工作經驗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田雪原;;加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老齡問題研究[A];陜西省老年學會——加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老齡問題研究論文集[C];2003年
6 全宜松;;中國的和諧發(fā)展與國際新戰(zhàn)略[A];湖南省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共運史學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杜言敏;;解放思想是政治體制改革繼續(xù)深入的前提條件[A];上海市新四軍暨華中抗日根據地歷史研究會1999年年會論文集[C];1999年
8 戈鐘慶;;從哲學方法論的高度認識和理解科學發(fā)展觀[A];河北省首屆社會科學學術年會論文專輯[C];2007年
9 ;關于做好新時期反邪教工作的幾點思考[A];2002年中國反邪教協(xié)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曾向陽;;“南方談話”與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chuàng)新[A];紀念鄧小平“南方談話”發(fā)表十周年理論研討會專輯[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建海;“四圍開發(fā)” 善待百姓[N];江蘇法制報;2006年
2 劉霞;認真貫徹《意見》精神 力促政協(xié)工作有新突破[N];聯(lián)合日報;2006年
3 記者 謝輝邋通訊員 一欽 袁斐;我市社區(qū)建設從八個方面謀突破[N];保定日報;2007年
4 本報記者 趙汝碧;抓住機遇謀求新突破[N];云南日報;2007年
5 本報記者 葉春風 通訊員 高揚;芝罘區(qū)政協(xié)彰顯新作為 實現(xiàn)新突破[N];聯(lián)合日報;2008年
6 胡敏;討論市委常委會全年工作要點[N];揚州日報;2008年
7 劉曉明 張清波;屯留縣科學發(fā)展力爭打好五個硬仗[N];長治日報;2008年
8 本報記者 金卓穎;落實科學發(fā)展觀 力爭取得新突破[N];貴陽日報;2008年
9 高偉;全市民生工作推進大會召開[N];長白山日報;2008年
10 記者 常炳章 通訊員 劉懷義 劉功勤;永城市統(tǒng)戰(zhàn)工作實現(xiàn)新突破[N];商丘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王秋彬;后冷戰(zhàn)時代全球反美主義浪潮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2 朱梅光;近代中國外交史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3 馬守途;政治學視野中的巴以民族沖突[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4 潘亞玲;“9·11”后的美國愛國主義與對外政策[D];復旦大學;2007年
5 簡軍波;權力與合法性[D];復旦大學;2006年
6 劉超杰;國際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7 李蔬君;當代中國政府責任問題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賈玉娥;江澤民的發(fā)展觀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5年
2 徐偉宏;非政府組織參與突發(fā)事件管理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8年
3 張蕾;毛澤東國際戰(zhàn)略思想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8年
4 董留學;我國政府公共服務市場化研究[D];鄭州大學;2005年
5 徐剛;現(xiàn)階段統(tǒng)一戰(zhàn)線作用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6 黃永兵;香港基金會管理運作機制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09年
7 汪媛;鄉(xiāng)鎮(zhèn)政府體制改革研究與實證分析[D];南昌大學;2008年
8 邢春雷;關于政府機關借調現(xiàn)象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9 鄭悅;當代中國農民市民化問題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6年
10 郭士健;我國社會階層分化對統(tǒng)戰(zhàn)工作的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272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2127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