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史解釋》一書評
本文關鍵詞:《法律史解釋》一書評
【摘要】:龐德是社會學法學理論的創(chuàng)始人,在其理論發(fā)展的過程中,《法律史解釋》屬于其早期的作品。在這篇作品中,龐德通過對法理學發(fā)展歷史的解讀,闡述了社會學法學的產(chǎn)生、發(fā)展的過程,展示了其建構社會學法學理論的獨特路徑,這也正是對現(xiàn)今法學理論研究者具有重要啟迪意義的地方。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
【分類號】:D909
【正文快照】: 《法律史解釋》羅斯科·龐德于1923年發(fā)表的作品,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龐德所處的年代是資本主義社會經(jīng)濟狀況和人們的思想觀念發(fā)生巨大變化的年代,當時資本主義自由競爭的弊端日益展現(xiàn),迫切需要加強政府對經(jīng)濟的宏觀調(diào)控,這一階段法律的重點,乃是從自由資本主義階段著重強調(diào)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玉浪;;勞動報酬優(yōu)先權研究[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8年02期
2 賓凱;;法律如何可能:通過“二階觀察”的系統(tǒng)建構——進入盧曼法律社會學的核心[J];北大法律評論;2006年00期
3 王康敏;;通過“法盲”的治理[J];北大法律評論;2010年01期
4 孫國東;;法律哲學的社會—政治基礎——論馬克思法律理論建構的“社會—政治法律哲學進路”[J];北方法學;2008年05期
5 左德起;;刑事偵查權的司法介入[J];北方法學;2010年04期
6 王彬;;美國司法語境下法律解釋的憲政困境及其消解[J];北方法學;2011年02期
7 齊加將;;經(jīng)濟法與社會法的關系探究——以法的利益本位為進路[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李杰賡;;在法律的穩(wěn)定性與變動性之間——對布萊克斯通法律觀的簡要評釋[J];長春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2期
9 馬可;;文明演進中利益衡平的法律控制——兼論通向生態(tài)文明的法律理性[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4期
10 丁瑋;社會學法學思想探研[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溫輝;;我國檢察機關性質分析[A];第三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7年
2 張黎明;楊國章;;從法秩序利益看檢察權的正當性[A];第五屆國家高級檢察官論壇論文集[C];2009年
3 鈄曉東;;生態(tài)文明、風險社會與環(huán)境法功能進化[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4 杜健勛;;環(huán)境利益論綱[A];生態(tài)文明與環(huán)境資源法--2009年全國環(huán)境資源法學研討會(年會)論文集[C];2009年
5 印大雙;;中國法律推理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A];法律邏輯與法律思維——第十七屆全國法律邏輯學術討論會交流論文[C];2009年
6 鄧淦華;張華;陳丹;;勞動合同法:在自治和干預中走向和諧的路徑選擇——以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文件和司法解釋為切入點[A];探索社會主義司法規(guī)律與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國法院第23屆學術討論會獲獎論文集(下)[C];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晨超;論我國刑事司法判例模式的建構[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2 王靜;試論刑事司法中的形式合理性與實質合理性[D];蘇州大學;2010年
3 王邵平;行為推定理論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4 曾細瓊;論電子商務商業(yè)方法的專利保護[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5 錢學云;中國本土語境下的法律建構[D];淮北師范大學;2010年
6 胡蝶;我國環(huán)境民事訴訟制度研究[D];石家莊經(jīng)濟學院;2010年
7 李合歡;合同的相對性原則及其例外分析[D];吉林大學;2011年
8 董健君;被告人認罪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9 潘軍妮;商品房買賣價格法律調(diào)整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楊棟;裁判的不確定性[D];南京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蔡紅芹;;《法律史解釋》一書評[J];法制與社會;2007年10期
2 涂光啟,賀林波;解構與批判:龐德社會工程法學的社會事實[J];求索;2004年11期
3 張小軍;社會學視野下的龐德法律思想解讀[J];榆林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4 劉莉;論龐德的社會控制理論[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3期
5 戚誠偉;顧慈怡;陳金平;;介評社會學法學及其主要流派[J];法制與社會;2010年02期
6 戚誠偉;;論社會學法學理論思想淵源[J];法制與經(jīng)濟(中旬刊);2009年06期
7 李安;;從心理學法學到法律現(xiàn)實主義[J];杭州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8 馮錦彩;;社會學法學研究特點淺析[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9 周小鈺;孫娟;;再品“瀘州二奶”案——從社會學法學的視角[J];商品與質量;2010年S5期
10 王新民;社會系統(tǒng)工程與經(jīng)濟體制改革散論[J];理論前沿;1994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影;;社會工程——人類的社會實踐本質[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2 龐雷;;老齡化社會背景下的社會工程創(chuàng)新[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3 秦溪;;論社會工程的整體性思維[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4 王宏波;;社會工程的概念和方法[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5 羅娜;龐雷;;論社會工程思維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價值[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6 王宏波;張厚奎;;社會工程學及其哲學問題[A];2003年中國自然辯證法學術發(fā)展年會論文集[C];2003年
7 秦學;;一項不容忽視的社會工程——地理科普[A];認識地理過程 關注人類家園——中國地理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3年
8 辛英含;;社會工程——人類消解社會危機的新工具[A];第三屆全國科技哲學暨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文集[C];2010年
9 田鵬穎;;社會工程——現(xiàn)代社會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A];當代中國遼寧發(fā)展·創(chuàng)新·和諧——遼寧省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年會獲獎成果文集[C];2009年
10 田鵬穎;;社會工程——現(xiàn)代社會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A];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獲獎成果匯編[2007-2008年度][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辛春;上海院出版《科學發(fā)展的社會工程》叢書[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8年
2 林U,
本文編號:11411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1141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