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嚴重片面性的書——評《丑陋的中國人》兼與《編后記》作者商榷
本文關鍵詞:一本有嚴重片面性的書——評《丑陋的中國人》兼與《編后記》作者商榷
更多相關文章: 柏楊 編后記 中國人 醬缸 魯迅先生 片面性 帝國主義侵略 孔丘 廷杖 具體分析
【摘要】:正 最近幾家出版社出版了臺灣省作家柏楊先生的雜文集——《丑陋的中國人》.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那一本,還專門為它寫了《編后記》,加以評論.該書雖然指出一些中國人的丑陋現(xiàn)象,對我們有些啟發(fā),但從全書來看,不僅作者指出的“丑陋”內容,而且其談及革除“丑陋”的方法,都有嚴重的片面性,它不是激勵人們興利除弊,奮發(fā)向上,而是損害了中國人的自尊心,會使一些不諳時勢的年青人喪失自信心.而《編后記》卻說柏楊先生繼承和發(fā)揚了魯迅先生的思想,它必將在我國現(xiàn)代化的進程中起“歷史性的重大作用”等等.這不僅是贊譽過分的問題,而是一個是非問題,應該予以澄清.
【關鍵詞】: 柏楊 編后記 中國人 醬缸 魯迅先生 片面性 帝國主義侵略 孔丘 廷杖 具體分析
【正文快照】: 最近幾家出版社出版了臺灣省作家柏楊先生的雜文集——《丑陋的中國人》。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的那一本,還專門為它寫了《編后記》,加以評論。該書雖然指出一些中國人的丑陋現(xiàn)象,對我們有些啟發(fā),但從全書來看,不僅作者指出的“丑陋”內容,而且其談及革除“丑陋”的方法,都有嚴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譚桂林;吳康;;編后記[A];魯迅與“左聯(lián)”——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會2010年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蘇春生;;從通俗化研究會到大眾文藝創(chuàng)作研究會——兼及東西總布胡同之爭[A];《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叢刊》30年精編:文學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學史研究卷)[C];2009年
3 陳言;;《大東亞文學》在淪陷區(qū)——日本侵華時期中日文化“交流”個案研究[A];中日關系史研究·2011年第3期(總第104期)[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秀琴;家族命運折射民族心靈[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4年
2 受訪人:柏楊 采訪人:楚君(記者);車轍中的青蛙[N];中國圖書商報;2003年
3 止庵 學者,編有《周作人自編文集》;“周作人說”與“說周作人”[N];中國圖書商報;2004年
4 施戰(zhàn)軍;杏樹上結的小說[N];文藝報;2001年
5 劉宏偉;以“嬉皮”面世[N];中國郵政報;2003年
6 紅孩;傾注于筆端的美好記憶[N];中國文化報;2001年
7 張潔宇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豐富和豐富的痛苦[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8 李運摶;文化散文:關鍵在文化意識[N];文學報;2000年
9 駱安;《圍城之后》是錢鐘書寫的嗎[N];中國文化報;2003年
10 林果;新世紀文學:請看勢頭正勁的青年“魯軍”[N];文藝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尹利萍;幽默的力量[D];東北師范大學;2005年
2 古卯林;百年雜文視野下的魯迅、李敖、柏楊、王小波雜文藝術的對比分析[D];暨南大學;2008年
3 尚靜宏;永不停息的“五四”脈動[D];廣西師范大學;2004年
4 鐘游嘉;從《文群》到《收獲》[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5 張學福;《學習生活》之文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6 王滿軍;通俗文藝領銜[D];河南大學;2010年
7 李應霞;《文藝陣地》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8 尚博;《文藝先鋒》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0467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csz/1046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