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棘孢曲霉的分離鑒定及其殺菌劑的篩選
發(fā)布時間:2023-04-08 22:17
以海南產(chǎn)紅毛丹采后貯藏病果為試材,采用形態(tài)學、rDNA-ITS序列對比的方法,對病原菌的生物學進行鑒定,并通過離體試驗的方法,研究不同殺菌劑對紅毛丹主要致病菌的室內(nèi)毒力。結(jié)果表明: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為主要致病菌,其最適生長pH為6,對數(shù)生長期為24~36 h,隨著培養(yǎng)溫度提高(16~32°C)菌絲生物量增大;3種殺菌劑中咪鮮胺呈現(xiàn)較強的抑菌活性,其EC50為0.836~1.290μg/mL。本研究結(jié)果為海南產(chǎn)紅毛丹采后病害的防控提供參考。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離純化及病害癥狀[6]
1.2.1. 1 樣品處理
1.2.1. 2 驗證紅毛丹果實病害癥狀
1.2.2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鑒定
1.2.2. 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鑒定[7]
1.2.2. 2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學鑒定[9]
1.2.3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生理特性測定
1.2.4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抑菌藥劑篩選[10]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離純化及病害癥狀
2.2 海南保亭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鑒定
2.2.1 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鑒定
2.2.2 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子鑒定
2.3 病原菌的生理特性
2.4 海南保亭產(chǎn)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抑菌藥劑篩選
3 討論與結(jié)論
本文編號:3786571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離純化及病害癥狀[6]
1.2.1. 1 樣品處理
1.2.1. 2 驗證紅毛丹果實病害癥狀
1.2.2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鑒定
1.2.2. 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鑒定[7]
1.2.2. 2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學鑒定[9]
1.2.3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生理特性測定
1.2.4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抑菌藥劑篩選[10]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海南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離純化及病害癥狀
2.2 海南保亭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鑒定
2.2.1 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形態(tài)特征鑒定
2.2.2 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分子鑒定
2.3 病原菌的生理特性
2.4 海南保亭產(chǎn)紅毛丹果實采后病原菌的抑菌藥劑篩選
3 討論與結(jié)論
本文編號:37865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aixinbaike/378657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