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對六種殺菌劑的敏感性檢測
發(fā)布時間:2021-08-31 19:31
以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為試材,采用菌絲生長速率法,研究了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對6種殺菌劑的敏感性,以期為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的防治提供指導。結(jié)果表明:氟啶胺、咪鮮胺、腐霉利、啶酰菌胺、異菌脲和多菌靈對10個菌株的EC50值分別為0.003 0~0.035 3、0.001 7~0.107 3、0.015 4~0.192 9、0.016 1~2.055 4、0.004 2~0.178 9、0.009 8~0.131 9μg·mL-1。其中菌株XK1對氟啶胺和XK2對腐霉利的敏感性均最低,而DQZ1對這2種殺菌劑最敏感;XK2對啶酰菌胺和DQZ2對異菌脲的敏感性均最低,而XK1對這2種殺菌劑最敏感;WZ2對咪鮮胺和XK3對多菌靈的敏感性均最低,而對咪鮮胺和多菌靈最敏感的菌株分別是YLQ和WZ1。試驗表明,不同菌株之間對6種殺菌劑的敏感性存在差異,部分菌株對殺菌劑的敏感性存在地區(qū)間差異。
【文章來源】:北方園藝.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氟啶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系統(tǒng)聚類分析
咪鮮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系統(tǒng)聚類分析
由圖3可知,腐霉利對10個菌株的EC50值由高到低可分為3個聚類組,第1聚類組包括3個菌株(XK1、DQZ1和WZ1);第2聚類組包括2個菌株(XK2和YLQ);第3聚類組包括5個菌株(XK3、DQZ2、XK4、DQZ3和WZ2)。3個聚類組均包括不同菌株系列,XK系列菌株在3個聚類組中均有分布,YLQ菌株在第2聚類組,WZ和DQZ系列菌株分布第1和第3聚類中。表明YLQ菌株與WZ菌株和DQZ菌株對腐霉利的敏感性均存在差異。圖4 啶酰菌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川渝地區(qū)油菜菌核病菌對多菌靈的抗性監(jiān)測及抗性機理研究[J]. 喬昕,余洋,陳杰,楊宇衡,譚萬忠,畢朝位.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5)
[2]啶酰菌胺對黃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綜合評價[J]. 唐明,晉知文,謝學文,柴阿麗,石延霞,李寶聚. 中國蔬菜. 2016(02)
[3]番茄灰霉病菌室內(nèi)毒力測定及藥效試驗[J]. 黃海,張鑫,鄒杭,楊海艷,曹晶晶,安德榮.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
[4]北京地區(qū)不同寄主蔬菜菌核病菌抗藥性比較[J]. 喬廣行,李興紅,周瑩,黃金寶,林秀敏,張瑋.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2)
[5]氟啶胺灌藥濃度和時間對大白菜根腫病防效的影響[J]. 譚清,高熹,吳毅歆,王再強,何月秋,吳國星. 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 2014(08)
[6]8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研究[J]. 石鳳梅. 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7)
[7]多菌靈對豇豆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及包衣后對種子生活力的影響[J]. 于海龍,古瑜,韓啟厚,夏俊峰,周彥輝,王欽. 北方園藝. 2013(12)
[8]22%多抗·咪鮮胺微乳劑對黃瓜白粉病的室內(nèi)毒力及田間藥效評價[J]. 邢益范,陳堅.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2(05)
[9]油菜菌核病菌對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及對不同殺菌劑敏感性的相關(guān)分析[J]. 潘以樓,朱桂梅,郭建,肖婷,顧炳朝.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2(02)
[10]油菜菌核病菌對速克靈的抗藥性風險研究[J]. 陳方新,齊永霞,高智謀. 激光生物學報. 2012(02)
碩士論文
[1]咪鮮胺對核盤菌生長和致病影響的研究[D]. 張冉.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2]油菜菌核病菌對多菌靈的抗藥性研究[D]. 徐文杰.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3]油菜菌核病菌對腐霉利的抗性及其機制[D]. 曹敏娟.揚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5487
【文章來源】:北方園藝. 2020,(09)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氟啶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系統(tǒng)聚類分析
咪鮮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系統(tǒng)聚類分析
由圖3可知,腐霉利對10個菌株的EC50值由高到低可分為3個聚類組,第1聚類組包括3個菌株(XK1、DQZ1和WZ1);第2聚類組包括2個菌株(XK2和YLQ);第3聚類組包括5個菌株(XK3、DQZ2、XK4、DQZ3和WZ2)。3個聚類組均包括不同菌株系列,XK系列菌株在3個聚類組中均有分布,YLQ菌株在第2聚類組,WZ和DQZ系列菌株分布第1和第3聚類中。表明YLQ菌株與WZ菌株和DQZ菌株對腐霉利的敏感性均存在差異。圖4 啶酰菌胺對天津地區(qū)蔬菜菌核病菌EC50值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川渝地區(qū)油菜菌核病菌對多菌靈的抗性監(jiān)測及抗性機理研究[J]. 喬昕,余洋,陳杰,楊宇衡,譚萬忠,畢朝位. 西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6(05)
[2]啶酰菌胺對黃瓜灰霉病防治效果的綜合評價[J]. 唐明,晉知文,謝學文,柴阿麗,石延霞,李寶聚. 中國蔬菜. 2016(02)
[3]番茄灰霉病菌室內(nèi)毒力測定及藥效試驗[J]. 黃海,張鑫,鄒杭,楊海艷,曹晶晶,安德榮. 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2)
[4]北京地區(qū)不同寄主蔬菜菌核病菌抗藥性比較[J]. 喬廣行,李興紅,周瑩,黃金寶,林秀敏,張瑋. 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2)
[5]氟啶胺灌藥濃度和時間對大白菜根腫病防效的影響[J]. 譚清,高熹,吳毅歆,王再強,何月秋,吳國星. 農(nóng)業(yè)災害研究. 2014(08)
[6]8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對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研究[J]. 石鳳梅. 黑龍江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07)
[7]多菌靈對豇豆枯萎病病原菌抑菌效果及包衣后對種子生活力的影響[J]. 于海龍,古瑜,韓啟厚,夏俊峰,周彥輝,王欽. 北方園藝. 2013(12)
[8]22%多抗·咪鮮胺微乳劑對黃瓜白粉病的室內(nèi)毒力及田間藥效評價[J]. 邢益范,陳堅. 現(xiàn)代農(nóng)藥. 2012(05)
[9]油菜菌核病菌對啶酰菌胺的敏感性及對不同殺菌劑敏感性的相關(guān)分析[J]. 潘以樓,朱桂梅,郭建,肖婷,顧炳朝. 西南農(nóng)業(yè)學報. 2012(02)
[10]油菜菌核病菌對速克靈的抗藥性風險研究[J]. 陳方新,齊永霞,高智謀. 激光生物學報. 2012(02)
碩士論文
[1]咪鮮胺對核盤菌生長和致病影響的研究[D]. 張冉.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8
[2]油菜菌核病菌對多菌靈的抗藥性研究[D]. 徐文杰.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2011
[3]油菜菌核病菌對腐霉利的抗性及其機制[D]. 曹敏娟.揚州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54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aixinbaike/33754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