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蟲密度對粘蟲抵抗蘇云金芽孢桿菌和球孢白僵菌侵染能力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05 01:14
【目的】明確粘蟲Mythimna separata幼蟲不同密度下抗病能力的變化規(guī)律!痉椒ā吭谑覂(nèi)條件下,采用葉片藥膜法與浸蟲法,對不同密度(1、2、5、10、30頭/瓶(650 mL))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抵抗蘇云金芽孢桿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侵染的能力進行研究!窘Y(jié)果】不同粘蟲幼蟲密度對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及球孢白僵菌后幼蟲的存活率和存活時間影響顯著。隨著幼蟲密度的增加,蘇云金芽胞桿菌侵染的幼蟲存活率明顯升高、存活時間顯著延長,幼蟲存活率以10頭/瓶的最高,顯著高于1頭/瓶和2頭/瓶的;幼蟲存活時間以30頭/瓶的最長,明顯長于1頭/瓶、2頭/瓶、5頭/瓶的。同時,隨著幼蟲密度的升高,球孢白僵菌與蘇云金芽孢桿菌侵染的幼蟲存活率、存活時間變化趨勢相同,高密度幼蟲的存活率和存活時間均顯著高于低密度的幼蟲!窘Y(jié)論】幼蟲密度是影響粘蟲幼蟲抗病性變化的重要因子,且高密度幼蟲的抗病能力明顯高于低密度幼蟲。
【文章來源】:應用昆蟲學報. 2020,5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存活率的影響
圖1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存活率的影響因此,從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的存活率和存活時間均可以看出,隨著幼蟲密度的增加,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抵抗能力逐漸上升,當達到一定密度時,幼蟲對病原物的抵抗能力趨于穩(wěn)定。
由表2可以看出,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劑對粘蟲幼蟲的致死中濃度孢子數(shù)為1.17×108個/m L。該濃度的球孢白僵菌侵染不同密度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后其存活率試驗結(jié)果表明,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存活率具有顯著影響(P?0.05)。隨著密度的增加,幼蟲存活率顯著升高。1、2、5、10、30頭/瓶的幼蟲平均存活率分別為35%、39%、48%、50%和55%。其中30頭/瓶的幼蟲存活率最高,顯著高于1、2、5頭/瓶的(P?0.05);1頭/瓶的幼蟲存活率最低,顯著地低于5、10、30頭/瓶的(P?0.05);10頭/瓶和30頭/瓶之間無顯著差異(P(29)0.05)。幼蟲密度對幼蟲接種球孢白僵菌后的存活時間如圖4所示。隨著密度的增加,幼蟲的存活時間顯著升高,1、2、5、10、30頭/瓶的幼蟲平均存活時間分別為4.45、4.90、4.65、6.00和6.70 d,且30頭/瓶的幼蟲存活時間顯著高于其他密度的幼蟲(P?0.05)。
本文編號:3322769
【文章來源】:應用昆蟲學報. 2020,57(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6 頁
【部分圖文】: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存活率的影響
圖1 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存活率的影響因此,從幼蟲接種蘇云金芽孢桿菌后的存活率和存活時間均可以看出,隨著幼蟲密度的增加,粘蟲幼蟲對蘇云金芽孢桿菌的抵抗能力逐漸上升,當達到一定密度時,幼蟲對病原物的抵抗能力趨于穩(wěn)定。
由表2可以看出,球孢白僵菌水分散粒劑對粘蟲幼蟲的致死中濃度孢子數(shù)為1.17×108個/m L。該濃度的球孢白僵菌侵染不同密度飼養(yǎng)的粘蟲幼蟲后其存活率試驗結(jié)果表明,幼蟲密度對粘蟲幼蟲存活率具有顯著影響(P?0.05)。隨著密度的增加,幼蟲存活率顯著升高。1、2、5、10、30頭/瓶的幼蟲平均存活率分別為35%、39%、48%、50%和55%。其中30頭/瓶的幼蟲存活率最高,顯著高于1、2、5頭/瓶的(P?0.05);1頭/瓶的幼蟲存活率最低,顯著地低于5、10、30頭/瓶的(P?0.05);10頭/瓶和30頭/瓶之間無顯著差異(P(29)0.05)。幼蟲密度對幼蟲接種球孢白僵菌后的存活時間如圖4所示。隨著密度的增加,幼蟲的存活時間顯著升高,1、2、5、10、30頭/瓶的幼蟲平均存活時間分別為4.45、4.90、4.65、6.00和6.70 d,且30頭/瓶的幼蟲存活時間顯著高于其他密度的幼蟲(P?0.05)。
本文編號:3322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kaixinbaike/332276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