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某油田石油降解菌的篩選及降解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2-26 14:23
隨著石油污染問題日益嚴重,對石油污染治理已經(jīng)刻不容緩。生物法是修復石油污染最為經(jīng)濟有效的治理方法,利用石油降解菌的新陳代謝作用將污染物降解。所以選擇具有降解石油能力的微生物成為生物修復石油污染的關鍵。 本研究對華北油田采育油井油污土壤樣品中篩選出的有較強降解能力的5株菌株進行實驗,分別編號為z-3、z-6、z-7、z-8、z-b,它們對石油降解率分別為63.8%、34.2%、44.8%、50.5%和42.3%。通過生理生化實驗和16S rDNA分子生物學鑒定,確定z-3和z-8屬于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z-6屬于根瘤菌屬(Rhizobium),z-7屬于假黃單胞菌屬(Pseudoxanthomonas),z-b屬于鞘氨醇單胞菌屬(Sphingomonas)。進而對這5株菌株的降解特性進行一系列研究。具體結(jié)論如下: (1)微生物數(shù)量與降解石油能力有正相關性。在菌株對數(shù)生長期,降解速率最高。 (2)溫度、pH、鹽度、氮源和磷源對5株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有影響。其中z-3菌株最適條件為pH7.0,溫度30℃,0.5%鹽度,硝酸鉀為氮源,磷酸二氫鉀和磷酸氫二鉀為磷源;z-6菌株最...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0 研究背景
1.1 石油污染現(xiàn)狀
1.2 石油污染危害
1.3 生物修復石油污染研究進展
1.3.1 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
1.3.2 制約生物降解的因素
1.3.3 生物修復方法
1.3.3.1 自然衰減
1.3.3.2 生物刺激
1.3.3.3 生物強化
1.4 研究目的、意義、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主要儀器與設備
2.1.2 實驗試劑
2.1.3 菌種來源
2.1.4 主要培養(yǎng)基
2.2 實驗方法
2.2.1 樣品的理化性質(zhì)分析
2.2.2 石油降解菌馴化、篩選
2.2.3 石油降解率測定
2.2.3.1 石油烴測定方法
2.2.3.2 石油烴的測定
2.2.4 石油降解菌鑒定
2.2.4.1 生理生化實驗
2.2.4.2 16S rDNA 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2.2.5 石油降解菌的生長與降解的關系
2.2.6 石油降解菌最佳降解條件測定
2.2.6.1 溫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2 pH 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3 鹽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4 氮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5 磷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7 最適條件下各菌株優(yōu)化
2.2.8 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相關酶活性研究
2.2.8.1 脫氫酶活性測定
2.2.8.2 鄰苯二酚 2,3-雙加氧酶活性測定
2.2.9 復合菌群石油降解率測定
第三章 結(jié)果與討論
3.1 場地概況及樣品的理化性質(zhì)
3.2 石油降解菌馴化及分離結(jié)果
3.3 石油降解率測定
3.3.1 標準曲線繪制
3.3.2 石油降解率測定
3.4 所篩菌株生理生化實驗及 16S rDNA 測定結(jié)果
3.5 石油降解菌的生長與降解的關系
3.6 石油降解菌最佳降解條件測定
3.6.1 溫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2 pH 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3 鹽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4 氮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5 磷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7 最適條件下各菌株降解效率
3.8 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相關酶活性研究
3.8.1 石油降解菌脫氫酶活性
3.8.1.1 脫氫酶活性標準曲線
3.8.1.2 脫氫酶活性的測定
3.8.2 鄰苯二酚 2,3-雙加氧酶(C23O)活性
3.9 復合菌群石油降解率測定結(jié)果
第四章 結(jié)論與建議
4.1 主要結(jié)論
4.2 繼續(xù)工作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911507
【文章頁數(shù)】: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0 研究背景
1.1 石油污染現(xiàn)狀
1.2 石油污染危害
1.3 生物修復石油污染研究進展
1.3.1 生物降解微生物作用
1.3.2 制約生物降解的因素
1.3.3 生物修復方法
1.3.3.1 自然衰減
1.3.3.2 生物刺激
1.3.3.3 生物強化
1.4 研究目的、意義、內(nèi)容及技術路線
1.4.1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材料
2.1.1 主要儀器與設備
2.1.2 實驗試劑
2.1.3 菌種來源
2.1.4 主要培養(yǎng)基
2.2 實驗方法
2.2.1 樣品的理化性質(zhì)分析
2.2.2 石油降解菌馴化、篩選
2.2.3 石油降解率測定
2.2.3.1 石油烴測定方法
2.2.3.2 石油烴的測定
2.2.4 石油降解菌鑒定
2.2.4.1 生理生化實驗
2.2.4.2 16S rDNA 的分子生物學鑒定
2.2.5 石油降解菌的生長與降解的關系
2.2.6 石油降解菌最佳降解條件測定
2.2.6.1 溫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2 pH 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3 鹽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4 氮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6.5 磷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
2.2.7 最適條件下各菌株優(yōu)化
2.2.8 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相關酶活性研究
2.2.8.1 脫氫酶活性測定
2.2.8.2 鄰苯二酚 2,3-雙加氧酶活性測定
2.2.9 復合菌群石油降解率測定
第三章 結(jié)果與討論
3.1 場地概況及樣品的理化性質(zhì)
3.2 石油降解菌馴化及分離結(jié)果
3.3 石油降解率測定
3.3.1 標準曲線繪制
3.3.2 石油降解率測定
3.4 所篩菌株生理生化實驗及 16S rDNA 測定結(jié)果
3.5 石油降解菌的生長與降解的關系
3.6 石油降解菌最佳降解條件測定
3.6.1 溫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2 pH 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3 鹽度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4 氮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6.5 磷源對菌株生長及石油降解率的影響結(jié)果
3.7 最適條件下各菌株降解效率
3.8 石油降解菌降解原油相關酶活性研究
3.8.1 石油降解菌脫氫酶活性
3.8.1.1 脫氫酶活性標準曲線
3.8.1.2 脫氫酶活性的測定
3.8.2 鄰苯二酚 2,3-雙加氧酶(C23O)活性
3.9 復合菌群石油降解率測定結(jié)果
第四章 結(jié)論與建議
4.1 主要結(jié)論
4.2 繼續(xù)工作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
本文編號:39115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9115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