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污水碳源分子量分布的A 2 N工藝脫氮除磷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10-13 18:01
對于低C/N城市生活污水處理,如何提高污水自身碳源利用率,提高工藝脫氮除磷效率,深入認識工藝中有機物的利用轉化機理已成為當今水處理領域內(nèi)的研究熱點。本研究是以A2N工藝為基礎,深入研究厭氧段、好氧段、缺氧段污染物的去除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進一步了解A2N工藝中DPB污泥脫氮除磷時對不同分子量大小有機物的利用與轉化情況。 研究結果表明: (1)由于厭氧段DPB污泥對污水中有機物的利用和吸附,進出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發(fā)生明顯變化。試驗表明:顆粒性有機物減少19.19%,0.451μm~0.08u區(qū)段有機物減少75.10%,而<1k的有機物由占DOC的24.57%增加到45.92%。 (2)在厭氧段中,DPB污泥釋磷效率與污水中低分子量有機物的含量密切相關,具體在<1k的低分子量有機物區(qū)段上表現(xiàn)最為明顯,而與>5w的有機物無顯著關系,表明分子量越小越易被DPB污泥釋磷利用。 (3)經(jīng)好氧處理,水中COD平均去除率為50.16%;NH4+-N平均去除率為97.10%。結合好氧段進出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發(fā)現(xiàn)<3k的有機物濃度對硝化反應具有明顯影響,尤其<300...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綜述
1.1.1 反硝化脫氮除磷理論的研究進展
1.1.2 反硝化脫氮除磷工藝研究現(xiàn)狀
1.1.3 有機物對反硝化脫氮除磷的影響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內(nèi)容和目的
1.3.1 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目的
2 厭氧段DPB污泥效能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試驗裝置
2.1.2 試驗水質(zhì)
2.1.3 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厭氧段釋磷效果分析
2.2.2 厭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2.2.3 厭氧段釋磷與進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的關系
2.3 本章小結
3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硝化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裝置
3.1.2 試驗裝置掛膜與啟動
3.1.3 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硝化效果分析
3.2.2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與硝化反應的關系
3.2.3 好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3.3 本章小結
4 缺氧段DPB污泥效能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4.1 材料與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缺氧段反硝化除磷效果分析
4.2.2 缺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4.2.3 缺氧段反硝化除磷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5 A2N工藝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與脫氮除磷
5.1 材料與方法
5.2 結果與討論
5.2.1 A2N工藝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5.2.2 A2N工藝進出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5.2.3 A2N工藝脫氮除磷與有機物及分子量分布變化的關系
5.3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待發(fā)表論文
參與科研項目
本文編號:3853623
【文章頁數(shù)】:6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綜述
1.1.1 反硝化脫氮除磷理論的研究進展
1.1.2 反硝化脫氮除磷工藝研究現(xiàn)狀
1.1.3 有機物對反硝化脫氮除磷的影響
1.2 問題的提出
1.3 研究內(nèi)容和目的
1.3.1 研究內(nèi)容
1.3.2 研究目的
2 厭氧段DPB污泥效能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2.1 材料與方法
2.1.1 試驗裝置
2.1.2 試驗水質(zhì)
2.1.3 試驗方法
2.2 結果與討論
2.2.1 厭氧段釋磷效果分析
2.2.2 厭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2.2.3 厭氧段釋磷與進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的關系
2.3 本章小結
3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硝化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3.1 材料與方法
3.1.1 試驗裝置
3.1.2 試驗裝置掛膜與啟動
3.1.3 試驗方法
3.2 結果與討論
3.2.1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硝化效果分析
3.2.2 好氧段有機物降解與硝化反應的關系
3.2.3 好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3.3 本章小結
4 缺氧段DPB污泥效能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4.1 材料與方法
4.2 結果與討論
4.2.1 缺氧段反硝化除磷效果分析
4.2.2 缺氧段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4.2.3 缺氧段反硝化除磷與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的關系
4.3 本章小結
5 A2N工藝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與脫氮除磷
5.1 材料與方法
5.2 結果與討論
5.2.1 A2N工藝主要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5.2.2 A2N工藝進出水有機物分子量分布變化
5.2.3 A2N工藝脫氮除磷與有機物及分子量分布變化的關系
5.3 本章小結
6 結論與建議
6.1 結論
6.2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待發(fā)表論文
參與科研項目
本文編號:38536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5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