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堿預處理溶胞在污泥好氧系統(tǒng)中的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5-10 03:12
伴隨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們對城市污水處理的深度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污水的深度處理導致了污泥的增加過快。而這個就成為了中小型污水廠興起的硬傷,昂貴的經(jīng)濟成本成為水廠的負擔,污泥的減量技術在此時顯得尤為重要,污泥的減量處理研究已經(jīng)成為一個重要話題。污泥的溶胞處理是隱性生長的關鍵,本研究將從污泥的源頭開始著手,利用酸堿對剩余污泥的破解,使剩余污泥中的微生物細胞被溶解,然后釋放出有機物質,再將pH值調回至中性后,回流至曝氣池中,讓曝氣池中的微生物吸收消化,達到污泥的源頭控制。通過單因素實驗,考慮pH,試驗溫度和作用時間的影響,對活性污泥的各項指標進行測定。通過對上清液中的總磷、氨氮、溶解性蛋白、溶解性總糖、SCOD以及污泥的濃度來分析剩余污泥的破解情況。 試驗表明,在堿性條件下,剩余污泥的溶胞效果要優(yōu)于酸性條件下,而且隨著堿性的增強,剩余污泥的溶胞也越徹底。活性污泥在堿的作用下,其破解效果與溫度成正相關,溫度越高,其有機質的釋放量也越大,但是在60℃時,污泥的各項指標不再變化,處于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其破解效果跟時間的關系也是正相關,在120min之前溶胞效果非常明顯,120min之后才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泥的分類與性質
1.1.2 污泥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
1.1.3 常規(guī)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存在的問題
1.2 污泥減量化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基于解偶聯(lián)代謝的污泥減量技術
1.2.2 基于微型動物捕食的污泥減量技術
1.2.3 基于隱性生長的污泥減量技術
1.3 污泥好氧與厭氧的消化機理
1.3.1 好氧消化污泥減量技術工藝參數(shù)研究
1.3.2 厭氧消化污泥減量技術工藝參數(shù)研究
1.4 酸堿在污泥處理中的研究
1.4.1 酸堿特性
1.4.2 酸堿在污泥處理中的研究現(xiàn)狀
1.5 本文研究的課題來源、研究目的和內容
1.5.1 課題來源
1.5.2 本文研究的目的
1.5.3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試驗裝置與試驗方法
2.1 試驗材料
2.1.1 污泥來源
2.1.2 試驗用水
2.2 試驗裝置與工藝流程
2.2.1 試驗裝置
2.2.2 工藝流程
2.3 試驗方法
2.4 分析項目和方法
2.4.1 主要儀器和藥品
2.4.2 試驗指標及測定方法
第三章 酸堿對剩余污泥減量化的靜態(tài)試驗
3.1 pH值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1.1 pH對剩余污泥濃度(MLSS)的減量化效果
3.1.2 pH對剩余污泥有機質的影響
3.1.3 pH對剩余污泥總磷(TP)的影響
3.2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2.1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濃度(MLSS)的減量化效果
3.2.2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有機質的減量化效果
3.2.3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總磷(TP)和pH的減量化效果
3.3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3.1 作用時間對MLSS的減量化效果
3.3.2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中有機質的減量化效果
3.3.3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中總磷(TP)和pH的減量化效果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剩余污泥減量化的動態(tài)研究
4.1 工藝主要參數(shù)的確定
4.1.1 酸堿破解條件的確定
4.1.2 主要運行參數(shù)
4.2 剩余污泥破解回流對出水水質的影響
4.2.1 對出水COD的影響
4.2.2 對出水濁度的影響
4.2.3 對出水氨氮的影響
4.2.4 對出水總磷的影響
4.3 剩余污泥破解回流對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影響
4.3.1 對MLSS的影響
4.3.2 對MLVSS的影響
4.3.3 對SV的影響
4.4 系統(tǒng)排泥
4.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詳細摘要
英文長摘要
本文編號:3812913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1.1 污泥的分類與性質
1.1.2 污泥產生的環(huán)境問題
1.1.3 常規(guī)污泥處理處置技術及存在的問題
1.2 污泥減量化技術的研究現(xiàn)狀
1.2.1 基于解偶聯(lián)代謝的污泥減量技術
1.2.2 基于微型動物捕食的污泥減量技術
1.2.3 基于隱性生長的污泥減量技術
1.3 污泥好氧與厭氧的消化機理
1.3.1 好氧消化污泥減量技術工藝參數(shù)研究
1.3.2 厭氧消化污泥減量技術工藝參數(shù)研究
1.4 酸堿在污泥處理中的研究
1.4.1 酸堿特性
1.4.2 酸堿在污泥處理中的研究現(xiàn)狀
1.5 本文研究的課題來源、研究目的和內容
1.5.1 課題來源
1.5.2 本文研究的目的
1.5.3 本研究的主要內容
第二章 試驗裝置與試驗方法
2.1 試驗材料
2.1.1 污泥來源
2.1.2 試驗用水
2.2 試驗裝置與工藝流程
2.2.1 試驗裝置
2.2.2 工藝流程
2.3 試驗方法
2.4 分析項目和方法
2.4.1 主要儀器和藥品
2.4.2 試驗指標及測定方法
第三章 酸堿對剩余污泥減量化的靜態(tài)試驗
3.1 pH值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1.1 pH對剩余污泥濃度(MLSS)的減量化效果
3.1.2 pH對剩余污泥有機質的影響
3.1.3 pH對剩余污泥總磷(TP)的影響
3.2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2.1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濃度(MLSS)的減量化效果
3.2.2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有機質的減量化效果
3.2.3 試驗溫度對剩余污泥總磷(TP)和pH的減量化效果
3.3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各參數(shù)的影響
3.3.1 作用時間對MLSS的減量化效果
3.3.2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中有機質的減量化效果
3.3.3 作用時間對剩余污泥中總磷(TP)和pH的減量化效果
3.4 本章小結
第四章 剩余污泥減量化的動態(tài)研究
4.1 工藝主要參數(shù)的確定
4.1.1 酸堿破解條件的確定
4.1.2 主要運行參數(shù)
4.2 剩余污泥破解回流對出水水質的影響
4.2.1 對出水COD的影響
4.2.2 對出水濁度的影響
4.2.3 對出水氨氮的影響
4.2.4 對出水總磷的影響
4.3 剩余污泥破解回流對曝氣池中活性污泥的影響
4.3.1 對MLSS的影響
4.3.2 對MLVSS的影響
4.3.3 對SV的影響
4.4 系統(tǒng)排泥
4.5 本章小結
結論與建議
結論
建議
參考文獻
致謝
附錄A
詳細摘要
英文長摘要
本文編號:38129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12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