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A模型的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變化趨勢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4-26 02:54
水蝕荒漠化作為荒漠化的一種類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區(qū)域水土流失、土地質量惡化狀況。研究水蝕荒漠化的現狀及變化趨勢既順應十八大提出的“生態(tài)文明建設”目標,又切實關系到當地的社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 本文選擇水蝕荒漠化非常發(fā)育的小江流域作為研究對象,充分收集了小江流域1975年、2000年、2008年水蝕荒漠化分布現狀及變化資料,深入分析了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與巖性、遙感線性構造、海拔、坡度、地表溝谷密度、降水等因子的關系,揭示了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發(fā)育演化的控制條件;利用CA-Markov模型,以1975年和2000年水蝕荒漠化為基礎,模擬2008年水蝕荒漠化分布狀況,并利用2008年實際調查的水蝕荒漠化對模擬精度進行評價,創(chuàng)新性優(yōu)化構建了模型相關參數。最后將優(yōu)化后的模型成功地應用于2015年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的預測。 研究結果表明,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與遙感線性構造及地表溝谷密度之間具有較高的線性相關關系,與巖性、海拔、坡度因素具有較明確的分段關系。CA-Markov模型對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的模擬和預測結果可信度較高,其中模擬的2008年結果與實際2008年現狀Kappa系數為0.6468。預測...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流程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法理論基礎
2.1 地學綜合分析
2.2 元胞自動機模型模擬和預測方法
第三章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影響因素分析
3.1 小江流域概況
3.2 基礎資料來源
3.3 水蝕荒漠化地質因素分析
3.4 水蝕荒漠化地形地貌因素分析
3.5 水蝕荒漠化水文因素分析
3.6 水蝕荒漠化氣候因素分析
3.7 多個水蝕荒漠化影響因素間相關關系分析
第四章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變化趨勢模擬及預測
4.1 模型構建
4.2 水蝕荒漠化轉移矩陣
4.3 水蝕荒漠化轉移適宜性圖像集
4.4 元胞自動機循環(huán)次數
4.5 模型運行及結果可視化輸出
4.6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模擬精度評價
4.7 小江流域2015年水蝕荒漠化預測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1594
【文章頁數】:5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義
1.4 研究內容
1.5 研究流程與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方法理論基礎
2.1 地學綜合分析
2.2 元胞自動機模型模擬和預測方法
第三章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影響因素分析
3.1 小江流域概況
3.2 基礎資料來源
3.3 水蝕荒漠化地質因素分析
3.4 水蝕荒漠化地形地貌因素分析
3.5 水蝕荒漠化水文因素分析
3.6 水蝕荒漠化氣候因素分析
3.7 多個水蝕荒漠化影響因素間相關關系分析
第四章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變化趨勢模擬及預測
4.1 模型構建
4.2 水蝕荒漠化轉移矩陣
4.3 水蝕荒漠化轉移適宜性圖像集
4.4 元胞自動機循環(huán)次數
4.5 模型運行及結果可視化輸出
4.6 小江流域水蝕荒漠化模擬精度評價
4.7 小江流域2015年水蝕荒漠化預測
第五章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本文編號:38015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801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