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轉站滲濾液季節(jié)性變化特征及生物氣循環(huán)回曝預處理
發(fā)布時間:2023-04-05 00:50
以上海浦東新區(qū)生活垃圾分流轉運中心為考察對象,系統(tǒng)監(jiān)測和分析該垃圾中轉站滲濾液特性(pH、COD、TOC、氮分布、電導率、氧化還原電位等)的季節(jié)性變化規(guī)律,為不同季節(jié)(冬季和夏季)滲濾液的EGSB生物處置提供基礎數據和工程指導。同時,針對EGSB處理新鮮高鈣滲濾液過程的易結垢堵塞等技術難題,探究以反應器生物氣為CO2源來改善高鈣對EGSB反應器運行性能不利影響的可行性,系統(tǒng)構建生物氣(Biogas)循環(huán)回曝高鈣滲濾液碳化預處理技術新體系,以達到EGSB反應器低垢、高效和穩(wěn)定運行協(xié)同生物氣提純的雙贏目的;采用三維熒光光譜(3D-EEM)、X-ray衍生(XRD)、傅立葉紅外光譜(FT-IR)和掃描電子顯微鏡(SEM)等現(xiàn)代分析手段探索和揭示生物氣循環(huán)回曝的防垢機理。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果: (1)冬季和夏季滲濾液均呈酸性(冬季pH3.654.99;夏季pH2.694.47);總體而言,夏季pH較冬季偏低;電導率分別在441013820和7803760μs/cm范圍內波動;COD(冬季和夏季32640
【文章頁數】: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形清單
表格清單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概況
1.3.1 我國滲濾液產量現(xiàn)狀
1.3.2 滲濾液的組成和危害
1.3.3 國內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概況
1.3.4 重點關注的問題
1.4 主要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1.6 本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實驗設計與分析方法
2.1 實驗材料與實驗儀器
2.1.1 滲濾液與接種污泥來源
2.1.2 主要化學試劑
2.1.3 主要儀器設備
2.2 實驗方法與步驟
2.2.1 浦東新區(qū)垃圾中轉站出水水質特性研究
2.2.2 EGSB 反應器處理高強滲濾液-----生物氣循環(huán)碳化預處理
2.3 測試項目及方法
第三章 生活垃圾中轉站出水水質的季節(jié)性影響
3.1 中轉站概述
3.2 中轉站出水水質的季節(jié)性變化特性
3.2.1 滲濾液 pH 隨時間的變化
3.2.2 滲濾液電導率(EC)和氧化還原電位(ORP)隨時間的變化
3.2.3 滲濾液 COD 和 TOC 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3.2.4 滲濾液中不同形態(tài)氮隨時間的變化
3.2.5 滲濾液中 Ca 和 Mg 離子的變化趨勢
3.2.6 滲濾液 TSS 和 VSS 隨時間的變化
3.2.7 滲濾液中陰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3.2.8 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三維(3D-EEM)熒光光譜分析
3.2.9 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熒光組分特征分析
3.3 結論
第四章 EGSB 反應器處理高強滲濾液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材料來源
4.1.2 EGSB 反應器構造及運行參數
4.2 結果與討論
4.2.1 EGSB 反應器的性能評估
4.2.2 3D-EEM 熒光光譜分析
4.2.3 生物氣(Biogas)產出
4.2.4 EGSB 反應器性能的強化機理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作的項目
致謝
本文編號:3782387
【文章頁數】:9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圖形清單
表格清單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來源
1.2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概況
1.3.1 我國滲濾液產量現(xiàn)狀
1.3.2 滲濾液的組成和危害
1.3.3 國內滲濾液處理技術研究概況
1.3.4 重點關注的問題
1.4 主要研究內容
1.5 技術路線
1.6 本論文創(chuàng)新點
第二章 實驗設計與分析方法
2.1 實驗材料與實驗儀器
2.1.1 滲濾液與接種污泥來源
2.1.2 主要化學試劑
2.1.3 主要儀器設備
2.2 實驗方法與步驟
2.2.1 浦東新區(qū)垃圾中轉站出水水質特性研究
2.2.2 EGSB 反應器處理高強滲濾液-----生物氣循環(huán)碳化預處理
2.3 測試項目及方法
第三章 生活垃圾中轉站出水水質的季節(jié)性影響
3.1 中轉站概述
3.2 中轉站出水水質的季節(jié)性變化特性
3.2.1 滲濾液 pH 隨時間的變化
3.2.2 滲濾液電導率(EC)和氧化還原電位(ORP)隨時間的變化
3.2.3 滲濾液 COD 和 TOC 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3.2.4 滲濾液中不同形態(tài)氮隨時間的變化
3.2.5 滲濾液中 Ca 和 Mg 離子的變化趨勢
3.2.6 滲濾液 TSS 和 VSS 隨時間的變化
3.2.7 滲濾液中陰離子濃度隨時間的變化
3.2.8 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三維(3D-EEM)熒光光譜分析
3.2.9 滲濾液中溶解性有機物的熒光組分特征分析
3.3 結論
第四章 EGSB 反應器處理高強滲濾液
4.1 材料與方法
4.1.1 材料來源
4.1.2 EGSB 反應器構造及運行參數
4.2 結果與討論
4.2.1 EGSB 反應器的性能評估
4.2.2 3D-EEM 熒光光譜分析
4.2.3 生物氣(Biogas)產出
4.2.4 EGSB 反應器性能的強化機理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展望
參考文獻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公開發(fā)表的論文
作者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所作的項目
致謝
本文編號:378238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82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