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低溫反硝化菌的選育及其脫氮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3-03-30 00:18
以實驗室運行良好的CAST系統(tǒng)模擬反應(yīng)器內(nèi)的活性污泥作為泥種,進行低溫反硝化菌的富集及定向選育,并篩選出了三株具有不同脫氮特性的耐低溫反硝化菌,分別命名為LTD-03、LTD-05及LTD-16。 LTD-03平板上的菌落扁平,中間有突起,顏色為不透明的白色,邊緣卷曲狀,菌落較軟,菌液為白色懸濁液,普通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和電鏡掃描發(fā)現(xiàn)菌體為橢圓球狀,大小為約為40μm×90μm,無鞭毛;LTD-05的平板菌落呈枕狀,顏色為檸檬黃色,邊緣光滑,有光澤,菌落較軟,菌液顏色呈淺黃色懸濁液,普通光學(xué)顯微鏡及電鏡掃描發(fā)現(xiàn),菌體呈球形,直徑約為40μm,無鞭毛;LTD-16平板菌落呈枕狀,灰白色,邊緣光滑,有光澤,菌落質(zhì)地較硬,有蠟質(zhì)感,菌液為白色懸濁液,普通光學(xué)顯微鏡觀察和電鏡掃描發(fā)現(xiàn)長桿菌,長度約為90μm,無鞭毛。經(jīng)革蘭氏染色,鑒定LTD-03為革蘭氏陰性菌,LTD-05為革蘭氏陽性菌,LTD-16為革蘭氏陽性菌。經(jīng)16SrDNA測序及序列分析,LTD-03與Pseudochrobactrumasaccharolyticum、 LTD-05與Arthrobacter soli、 LTD-16與T...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緒論
1.1 微生物反硝化及其影響因素
1.2 低溫對微生物反硝化的影響及應(yīng)對措施
1.3 國內(nèi)外污水處理低溫微生物研究現(xiàn)狀
1.4 課題研究意義、主要內(nèi)容和技術(shù)路線
2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選育及鑒定
2.1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選育
2.2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鑒定
2.3 小結(jié)
3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條件的研究
3.1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碳源
3.2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溫度
3.3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 PH
3.4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裝液量
3.5 耐低溫反硝化菌的最佳生長曲線
3.6 小結(jié)
4 耐低溫反硝化菌反硝化特性研究
4.1 不同溫度菌株反硝化效果
4.2 不同硝酸鹽負(fù)荷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3 低溫預(yù)處理對菌株低溫反硝化效果的影響
4.4 初始 PH 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5 氨氮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6 混合菌劑的低溫反硝化效果初探
4.7 小結(jié)
5 結(jié)論和建議
5.1 結(jié)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xiàn)
附錄
致謝
在校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774793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次
1 緒論
1.1 微生物反硝化及其影響因素
1.2 低溫對微生物反硝化的影響及應(yīng)對措施
1.3 國內(nèi)外污水處理低溫微生物研究現(xiàn)狀
1.4 課題研究意義、主要內(nèi)容和技術(shù)路線
2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選育及鑒定
2.1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選育
2.2 耐低溫反硝化菌株的鑒定
2.3 小結(jié)
3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條件的研究
3.1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碳源
3.2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溫度
3.3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 PH
3.4 耐低溫反硝化菌生長的最佳裝液量
3.5 耐低溫反硝化菌的最佳生長曲線
3.6 小結(jié)
4 耐低溫反硝化菌反硝化特性研究
4.1 不同溫度菌株反硝化效果
4.2 不同硝酸鹽負(fù)荷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3 低溫預(yù)處理對菌株低溫反硝化效果的影響
4.4 初始 PH 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5 氨氮對菌株低溫反硝化的影響
4.6 混合菌劑的低溫反硝化效果初探
4.7 小結(jié)
5 結(jié)論和建議
5.1 結(jié)論
5.2 建議
參考文獻(xiàn)
附錄
致謝
在校期間科研成果
本文編號:377479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hetongwenben/377479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