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夜宿古寺課件_鳳凰語文網(wǎng)_《李時珍夜宿古寺》課文
本文關(guān)鍵詞:李時珍夜宿古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李時珍夜宿古寺
作者:佚名
[蘇教版國標(biāo)本第七冊課文]
李時珍領(lǐng)著弟子龐憲,饑餐渴飲,曉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訪藥材,已經(jīng)走了好幾個月了。
這天,他們來到湖北西部山區(qū),因?yàn)橐恍内s路,錯過了客店。眼看太陽漸漸下山,飛鳥歸林,師徒倆不免焦急起來。這地方前不見村,后不著店,晚上到哪里住宿呢?
忽然,龐憲發(fā)現(xiàn)前面的樹叢中隱隱約約露出房屋的輪廓,便拉住了李時珍的衣角:“先生,你瞧!”
近前一看,原來是一座破敗的古寺。李時珍輕輕推開門,只見里面到處是灰塵,斷垣殘壁上長滿了青苔,中間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網(wǎng)。李時珍對龐憲說:“我們就在這里住一夜吧!”
夜幕漸漸降臨了,師徒倆找來些枯枝雜草,生起火來。龐憲用陶碗舀來泉水,煮沸后,兩人便坐在火邊,一邊喝水一邊啃干糧。李時珍笑著問徒弟:“龐憲,覺得苦嗎?”
“先生是快50歲的人了,都挺得住,我20多歲的人還能叫苦嗎?”
“嗯,長年累月地奔波,在破廟里過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們修訂好《本草綱目》,萬民得福,吃點(diǎn)苦也是值得的!
皎潔的月光透過露天的屋頂,照進(jìn)房子里。李時珍說:“龐憲,趁著大好月色,我們把今天尋訪所得記下來吧!
龐憲從行囊里拿出筆墨硯臺,又搬來幾塊磚壘成桌子。李時珍把本子攤開,拿起毛筆,,邊憶邊寫:“忍冬花初開時銀白色,兩三天后變?yōu)榻瘘S色,所以又叫金銀花,可以解暑消熱!
“胭脂草搗爛了,可以治蟲咬傷!
“刀豆子燒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雞腸草……龐憲,你把藥包拿來!崩顣r珍接過藥包,從里面翻出兩種草。它們的葉子十分相似,但是藥性不同。怎樣區(qū)別它們呢?李時珍端詳了一陣,各扯下一點(diǎn)放在嘴里嚼嚼,若有所悟。他接著往下寫:“雞腸草,生嚼涎滑;鵝腸草,生嚼無涎……”
寺外,山風(fēng)呼嘯,貓頭鷹在尖叫著。圓盤似的月亮,慢慢移到了中天。
〖老百曉已完成校對〗
[2010-02-25]
〖你正在瀏覽《老百曉在線》提供的文章〗
上一篇 → 摘自《老百曉在線》網(wǎng)站。
下一篇 →
本文關(guān)鍵詞:李時珍夜宿古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52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xjt/5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