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教學反思
《燕子》教學反思
《燕子》是我國著名文學家鄭振鐸的作品,課文描寫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爛漫無比的春天從南方趕來,在天空中、湖面上飛行,在電線上休息的情景,贊美了燕子給春天帶來了勃勃生機。這篇文章不僅詞好,更重要的,那燕子被寫得“神”了。
這課是要讓學生在精讀的基礎(chǔ)上感悟燕子的可愛,春景的美麗。教學中應抓住重點句段,細加品味,感悟入情,關(guān)鍵在一個“ 悟”字,在閱讀的基礎(chǔ)上,引導學生理解,同時教給學生描寫事物的方法。我采取以下方法:
1、創(chuàng)設(shè)情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課上,我先播放歌曲《小燕子》讓學生欣賞,會唱的跟著一起唱,這樣學生們在優(yōu)美的歌曲中引出對小燕子的喜愛之情。接著引導學生談感受說出小燕子的特點。再問:“著名作家鄭振鐸筆下的燕子又是怎樣的呢?”學生的學習興趣立即被調(diào)動起來,學習課文非常認真。創(chuàng)設(shè)情趣盎然的課堂情景,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在生動形象的情境刺激下,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自主探究欲望強烈,既為教學活動的推進創(chuàng)設(shè)了條件,又為學習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
2、聯(lián)系生活想象,理解詞語。在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時,為了幫助學生理解“趕集”一詞和想象當時的情景,我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想一想,每逢過節(jié)街上超市里的人給你什么樣的感覺。這樣學生都說人們都去超市買東西購物,人特別多。接著我告訴學生人們這樣向一個地方去進行買賣活動在以前就叫趕集。然后我就對學生說:“那么請大家想想春天來了,花草樹木都來到一個地方,展示自己的風采,作者在這里把它們的行為比作是什么呢?”學生這樣一聯(lián)想,“趕集”一詞就很容易理解了,而且有的學生還把自己想象到的情景描述出來了。再就是燕子飛倦了停歇的情景,我讓學生聯(lián)系音樂課上的五線譜,再結(jié)合圖觀察,就能想明白作者為什么把燕子停的樣子想成是音樂線譜拉。
3、結(jié)合課文描寫燕子外形的寫作特點,讓學生進行仿寫,使學生明白寫動物外形只要抓特點、與眾不同的地方來寫,不需要面面俱到。比如寫鴨子:一身嫩黃的絨毛,一張扁扁的嘴,一對楓葉似的小腳,湊成了活潑可愛的小鴨子。
通過這樣教學,學生充分感受到了作者細膩的筆法,,不知不覺積累了詞語,同時也學到了作者的一些寫作方法和技巧。
本文編號:228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xjt/228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