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論文中的量詞及其誤用示例
本文關(guān)鍵詞: 單位詞 科研論文 量詞 正確單位 魏晉南北朝 書面語 科技文獻 動作單位 染色體 甲骨文 出處:《菏澤師范?茖W(xué)校學(xué)報》199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現(xiàn)代漢語中,表示事物或動作單位的詞,謂為量詞,亦稱單位詞。如1摩電子、2對染色體、3維空間、4沖程、5元環(huán)、飛流直下三千尺、門泊東吳萬里船、銅壺煮三江、爾來四萬八千歲、一覽眾山小等。量詞源遠流長,從我國最早的可識文字甲骨文的記載看,殷代就有了度量衡、容器、貸幣的單位詞(如“鬯二升”)。到了漢魏六朝已出現(xiàn)囊括兩百多量詞的研究專著(劉世儒《魏晉南北朝量詞研究》)。唐宋以后,白話小說的興起,書面語向口語方向的發(fā)展,量詞在書面語中大量涌現(xiàn)。到了現(xiàn)代,特別是當今文化高度發(fā)展,科技飛速進步的知識信息時代,量詞因事物表達的實際需要而層出不窮,計達六七百個之多,科技文獻上最常用的基本量詞也幾近六十。量詞可
[Abstract]:In modern Chinese, a word indicating a thing or a unit of action is called a quantifier, also known as a unit word. For example, one pair of electrons, two pairs of chromosomes, three dimensional spaces, one pair of chromosomes, three dimensional space, four strokes, five yuan rings, flying down 3,000 feet, the gate berth, the Wu Wanli ship, the bronze pot, boiled three rivers, Er Lai is 48,000 years old, and he has a long history of classifying words. Judging from the records of the earliest recognizable oracle inscriptions in China, the Yin Dynasty had a weighing and measuring system, a container. By the Han, Wei, and the six dynasties, there had been a monograph of more than 200 quantifiers (Liu Shiru, the study of classifiers in the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After the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the rise of vernacular no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ritten language towards spoken language, In the age of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and the rapid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ntifiers emerge in an endless stream because of the actual needs of expressing things, amounting to as many as 600. The most commonly used basic quantifier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iterature are almost 60.
【分類號】:H15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有志;量詞重迭之類——兼與宋玉柱同志商榷[J];贛南師范學(xué)院學(xué)報;1981年03期
2 宗廷虎 ,李嘉耀;試論數(shù)詞在修辭上的運用[J];復(fù)旦學(xué)報(社會科學(xué)版);1981年S1期
3 欽炳泉;泰語量詞淺談[J];解放軍外國語學(xué)院學(xué)報;1982年03期
4 李民;涼山彝語量詞的變調(diào)[J];西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科版);1982年04期
5 晉風(fēng);;對壯語量詞研究中幾個論點的商榷[J];中南民族大學(xué)學(xué)報(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1982年02期
6 吳平;苗語的情狀量詞初探[J];貴州民族研究;1983年03期
7 吳啟祿;布依語量詞概略[J];貴州民族研究;1983年03期
8 周薦之;量詞問題拾零[J];漢語學(xué)習(xí);1983年06期
9 吳開霞;英語中數(shù)量詞組用法舉例[J];外語學(xué)刊;1983年03期
10 徐紹棠;略論量詞的表達功能[J];運城學(xué)院學(xué)報;1983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邢福義;;現(xiàn)代漢語數(shù)量詞系統(tǒng)中的“半”和“雙”[A];第四屆國際漢語教學(xué)討論會論文選[C];1993年
2 陳紱;;漢日量詞的比較研究——談對日漢語量詞教學(xué)的特點與方法[A];第六屆國際漢語教學(xué)討論會論文選[C];1999年
3 王學(xué)剛;;量詞與字母[A];1993年邏輯研究專輯[C];1993年
4 弓肇祥;季冠芳;;自由邏輯的緣起和發(fā)展[A];邏輯今探——中國邏輯學(xué)會第五次代表大會暨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1996年
5 金德平;;論我國主幣單位“圓(元)”之由來——兼說輔幣單位“角”、“分”[A];中國錢幣論文集(第三輯)[C];1998年
6 沈有鼎;張清宇;;個體和真值的演算[A];理有固然——紀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誕辰[C];1995年
7 鄒崇理;;MG與GQ理論對自然語言限定詞的研究[A];理有固然——紀念金岳霖先生百年誕辰[C];1995年
8 鄒崇理;;廣義量詞理論對自然語言量化結(jié)構(gòu)的研究[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xué)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9 瞿麥生;;論語用學(xué)在對外漢語教學(xué)中的地位和作用[A];邏輯研究文集——中國邏輯學(xué)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0年
10 馮敏萱;;數(shù)量結(jié)構(gòu)的自動識別方案[A];第二屆全國學(xué)生計算語言學(xué)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馬建軍(作者系吐哈新聞中心副主任);析報紙出版常易出現(xiàn)的差錯[N];中華新聞報;2000年
2 一峰;保健食品標簽應(yīng)規(guī)范[N];廠長經(jīng)理日報;2001年
3 張文睿;文學(xué)漫思錄(3)[N];青海日報;2001年
4 張汝清;把握中英文的不同之處[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5 祝小惠;談對偶式標題的制作[N];中國社會報;2001年
6 雪梅;保健食品標簽有點亂[N];中國食品質(zhì)量報;2001年
7 深圳 吳碧輝;教幼兒學(xué)量詞[N];中國教育資訊報;2002年
8 蘇軍(作者為本報記者);“挫折教育”何必“舍近求遠”[N];文匯報;2002年
9 中國科技大學(xué)計算機系 邢方亮;神經(jīng)網(wǎng)絡(luò)挑戰(zhàn)人類大腦[N];計算機世界;2003年
10 黑馬;2002年本報藥品廣告創(chuàng)意代表作(03)[N];醫(yī)藥經(jīng)濟報;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9條
1 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xué);2003年
2 樊中元;現(xiàn)代漢語一名多量現(xiàn)象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xué);2003年
3 劉全;基于tableau的自動推理研究[D];吉林大學(xué);2004年
4 李宗澈;《史記》量詞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04年
5 阮桂君;寧波方言語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6年
6 文衛(wèi)平;英漢驢子句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xué);2006年
7 阿依克孜·卡德爾;現(xiàn)代漢語與現(xiàn)代維吾爾語名詞對比研究[D];新疆大學(xué);2006年
8 劉柏威;俄漢語量范疇研究[D];黑龍江大學(xué);2006年
9 何思源;壯族麼經(jīng)布洛陀語言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xué);2007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肖艷芹;對象——關(guān)系數(shù)據(jù)庫ORbase中的查詢及優(yōu)化處理[D];河北大學(xué);2000年
2 孔麗華;“捆卷”類動詞衍生量詞的歷時過程和現(xiàn)時表現(xiàn)[D];華中師范大學(xué);2000年
3 陳穎;宋代動量詞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xué);2001年
4 王景萍;漢語量詞的語法、語義、語用特征——兼談對外漢語量詞教學(xué)[D];福建師范大學(xué);2001年
5 沈小仙;當代詩歌語體中量詞的變異搭配現(xiàn)象描述[D];安徽大學(xué);2001年
6 彭文芳;元代量詞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xué);2001年
7 陳先華;自然語言理解之漢語量詞和名詞搭配及查錯系統(tǒng)[D];電子科技大學(xué);2002年
8 游黎;唐五代量詞研究[D];四川大學(xué);2002年
9 薛健;量詞“個化”與“個”的語法功能及語法意義問題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xué);2003年
10 王莉;動詞結(jié)構(gòu)中的“個”[D];華南師范大學(xué);2003年
,本文編號:1523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xjt/1523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