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學一做心得體會_★紀念汶川地震思想?yún)R報
本文關(guān)鍵詞:汶川地震思想?yún)R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綜合網(wǎng)絡-紀念汶川地震思想?yún)R報】
尊敬的外國語學院英語第三學生黨支部:
時光飛逝,轉(zhuǎn)眼已是汶川地震一周年。當日歷一頁頁撕去,當電視、報刊上的頭條新聞讓位于原來形形色色的社會百態(tài),當災區(qū)傷亡與失蹤人員的統(tǒng)計數(shù)字增長放緩,漸漸趨于穩(wěn)定,社會又慢慢恢復到原來的生活節(jié)奏和軌道,只是偶爾被觸動還會回想起那些照片、那些畫面和那些廢墟中的絕望。當我們轉(zhuǎn)身投入自己忙碌的生活,或許已經(jīng)漸漸淡忘了那個瞬間的沉痛與醒悟,忘記了當時從心底涌出的悲憫和良善,也忘記了那些被災難剝奪的鮮活生命。
或許對我們而言是普通的短暫一年,而對災區(qū)的人們來說這一年卻漫長而又煎熬。失去至親至愛的痛,無家可歸流離失所的痛,血肉之軀傷殘的痛,歷經(jīng)災難內(nèi)心創(chuàng)傷的痛,種種的痛深刻清晰,揮之不去。正是背負著這些沉重的記憶,災區(qū)人民度過了這特殊的一年。好在,政府及時部署了救災方針,社會立即給予了最熱切的關(guān)懷幫助。外來的溫暖和關(guān)懷幾乎與地震同步。一年來,這種溫暖和關(guān)懷,成為了支撐震區(qū)民眾精神的另一根堅強支柱。家園的恢復,心理的慰藉,未來生活的安置……可以說,過往的一年,是外來者與本地民眾相互依賴、相互支撐、相互激勵的一年。其從對方身上汲取的精神滋養(yǎng),讓他們面容黧黑卻精神健碩,重建家園的路因此而充滿了希望。
那么一年過去了,汶川怎么樣了,那里的人們怎么樣了?透過電視,透過鏡頭,我們看到的是一座生機勃勃的城市:規(guī)劃中的未來藍圖、整齊排列的嶄新樓房、建設(shè)中的學校、忙碌的身影、孩子們眼中的期待以及民眾透過微笑傳遞的堅強與釋然。寧靜卻不屈的新生,角角落落、點點滴滴折射出的生命之光,生生不息,溫暖到令人感動。顫動過后重新恢復平靜的大自然,依然迷人而慷慨。這座城市的上空絲毫沒有災難的陰霾籠罩,盡然有序中我們看到重新崛起的新四川。當然,重建家園的路仍在繼續(xù),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也需要源源不斷的幫助和支持,但至少,,前方是遙遙在望的光明。
有人說,忘記過去,才能更好地面對明天;也有人說,記住過去,才會知道如何將明天的路走好。
對我們而言,我們記住了很多普通人的生命故事,也記住了很多感人的浴血救援。透過這樣一場慘絕人寰的大災難,我們清晰地看到了黨和國家的身影。無論是災難甫臨時的緊急動員,還是建設(shè)災區(qū)時的源源不斷的力量輸入;無論是十萬子弟兵的集體形象,還是國家領(lǐng)導人一筆一劃寫下的清晰的“多難興邦”字樣;無論是5·19舉國默哀的莊嚴肅穆,還是各省市的無私援建……黨和國家的身影,時時處處呈現(xiàn)在民眾眼里。
而對于那些經(jīng)歷災難,重新振作起來的人們來說,該忘記種種的悲痛與不幸,卻該記住悲傷沉淀過后的堅強與美好,然后勇敢而自信地昂首向前,迎接嶄新的明天。
英語班
【2】
本文關(guān)鍵詞:汶川地震思想?yún)R報,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97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gongguanliyi/1597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