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lo3D的女裙褶裥結構及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30 01:28
褶裥在女裝設計中的運用十分廣泛,但就褶裥的系統(tǒng)性與表現(xiàn)力而言,在女裙的結構設計上更加突出.利用富怡服裝CAD制圖軟件與Clo3D展示軟件,以女裙褶裥的平面結構為出發(fā)點,探討了褶量來源、褶裥類型與設計位置的適應性,并結合工藝技法及面料特性,提煉出褶裥的實施要素,為褶裥在女裙中的完美展現(xiàn)提供一定的指導.
【文章來源】: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45(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波形褶裙結構圖
波形褶裙成衣模擬圖
在裙原型的基礎上, 增加裙長. 在膝下做斜向分割線, 將斜向分割線以下部分的裙片進行4等分, 在豎向等分線、 前后中線、 側縫線處進行旋轉添加. 其結構圖及成衣模擬如圖3和圖4所示.圖4 魚尾裙成衣模擬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服裝內(nèi)部結構線的功能及設置形式研究[J]. 潘紅梅,王潔雅. 輕工科技. 2018(03)
[2]波浪褶造型方法與應用[J]. 魏靜,陳瑩,賈東文,章甌雁. 紡織學報. 2013(11)
[3]女裝設計中褶裥與分割手法的應用研究[J]. 鄭翠仙. 服飾導刊. 2013(02)
[4]波形褶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 左言文,蔣曉文,呂鵬鵬. 國際紡織導報. 2013(01)
[5]褶皺在服裝中的應用[J]. 劉望微,萬宗瑜,吳佳倩. 紡織科技進展. 2008(05)
[6]褶飾工藝技術在女裝設計變化中的應用[J]. 吳小兵. 絲綢. 2007(08)
[7]服裝設計中的褶皺藝術[J]. 劉水. 裝飾. 2007(01)
[8]服裝造型語言“褶皺”的形態(tài)與構成[J]. 蘇潔. 絲綢. 2005(10)
碩士論文
[1]女裝結構設計中褶裥的變化與應用研究[D]. 李君.湖南師范大學 2016
[2]中西方衣褶構成形態(tài)比較研究[D]. 王展.清華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57208
【文章來源】: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45(10)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波形褶裙結構圖
波形褶裙成衣模擬圖
在裙原型的基礎上, 增加裙長. 在膝下做斜向分割線, 將斜向分割線以下部分的裙片進行4等分, 在豎向等分線、 前后中線、 側縫線處進行旋轉添加. 其結構圖及成衣模擬如圖3和圖4所示.圖4 魚尾裙成衣模擬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服裝內(nèi)部結構線的功能及設置形式研究[J]. 潘紅梅,王潔雅. 輕工科技. 2018(03)
[2]波浪褶造型方法與應用[J]. 魏靜,陳瑩,賈東文,章甌雁. 紡織學報. 2013(11)
[3]女裝設計中褶裥與分割手法的應用研究[J]. 鄭翠仙. 服飾導刊. 2013(02)
[4]波形褶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J]. 左言文,蔣曉文,呂鵬鵬. 國際紡織導報. 2013(01)
[5]褶皺在服裝中的應用[J]. 劉望微,萬宗瑜,吳佳倩. 紡織科技進展. 2008(05)
[6]褶飾工藝技術在女裝設計變化中的應用[J]. 吳小兵. 絲綢. 2007(08)
[7]服裝設計中的褶皺藝術[J]. 劉水. 裝飾. 2007(01)
[8]服裝造型語言“褶皺”的形態(tài)與構成[J]. 蘇潔. 絲綢. 2005(10)
碩士論文
[1]女裝結構設計中褶裥的變化與應用研究[D]. 李君.湖南師范大學 2016
[2]中西方衣褶構成形態(tài)比較研究[D]. 王展.清華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5572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nshubaike/csscizb/35572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