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民生水平增長速度對比
本文關鍵詞:中美民生水平增長速度對比
【摘要】:本文對民生水平的文獻簡要綜述后,對Jorgenson的2006年提出的民生水平進行經濟學分析證明。然后對中美兩國1980-2006年的民生水平增長速度數據進行了對比分析,得出中國改革開放后民生水平一直是正的提高。而美國只有在1990-1999年間是正的提高且高于中國。在進入21世紀后,由于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很大,所以民生水平的提高速度相比于20世紀改革開放后有所減緩,而美國同期卻是以-0.4%在大幅衰減。文章最后給出政策建議。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
【關鍵詞】: 民生水平 國民經濟核算 增長速度
【分類號】:F222.3;F124;F171.2
【正文快照】: 引言現(xiàn)代國民經濟核算體系(NationalAccounts)的建立,為國民經濟數量化研 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目前為止,經濟增長的核心問題還是數量上的增長,研究增長質量還不夠充分。談到經濟增長質量,我們自然想到經濟增長的目的。這也是經濟增長的根本性問題。對經濟增長目的的不同認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春漢;居民生活水平指標體系和測度初探[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998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羅才榮;關于小康社會中的生活質量問題[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4年05期
2 羅才軍;張文秀;劉瑗瑗;;基于征地補償的失地農民生活水平評價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0期
3 張凡;;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歷史分析[J];北方經濟;2006年04期
4 王體龍;;試論社會主義與和諧社會[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5 龐金波,劉娜;農產品加工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作用[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5期
6 李新市;關于中國發(fā)展“第三部門”的思考[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7 雷_",孫龍;近十年來北京市城區(qū)居民生活質量之變遷——對1991年與2001年兩次抽樣調查的比較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04年01期
8 劉書元;王智慧;;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對GNH的影響及相關測量指標體系的初步構建[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7年12期
9 李新市;;發(fā)展“第三部門”與構建和諧社會[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10 楊青;張莉萍;;城市現(xiàn)代化指標體系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5年2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柳林;劉兆德;;東部沿海地級以上城市社會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格局及對策研究[A];轉型與重構——2011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龐軍;譚樹生;李建敏;唐宏亮;劉振威;王開龍;;中醫(yī)推拿調治生活質量相關慢性非健康狀態(tài)的臨床研究現(xiàn)狀和思考[A];第十二次全國推拿學術年會暨推拿手法調治亞健康臨床應用及研究進展學習班論文集[C];2011年
3 任保平;劉麗;;中國30年“經濟增長奇跡”:描述、界定與理論解釋[A];“改革30年中國經濟學與經濟發(fā)展研討會”暨陜西省外國經濟學說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唐鳴;;西方發(fā)展觀的變遷及其對我國發(fā)展的啟示[A];2004年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科學發(fā)展觀與中國的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李文溥;楊燦;;建設全面小康社會進程的一個比較研究——以福建為基點[A];廈門大學宏觀經濟研究中心授牌儀式暨“轉軌時期中國宏觀經濟理論與政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袁雁;;大都市區(qū)郊區(qū)發(fā)展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上海郊區(qū)發(fā)展策略研究[A];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2003/2004]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5年
7 金社平;周東紅;殷伯明;;JYMF中學無干預Verhust與有干預GM(1,1)學生肥胖建模[A];第19屆灰色系統(tǒng)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楊宜勇;譚永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監(jiān)測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其監(jiān)測[A];農業(yè)與現(xiàn)代化——第十期中國現(xiàn)代化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2年
9 李剛;周立斌;張雪;初釗鵬;龐衛(wèi)宏;;河北省人的全面發(fā)展評價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趙學森;我國毛南族聚居區(qū)傳統(tǒng)體育與健康相關生命質量的實證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2 吳斌;中國社會轉型背景下農村金融發(fā)展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3 田自安;政治因素對主觀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4 周麗萍;中國人口城市化質量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于天琪;社會經濟地位與幸福感的相關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張紅宇;公平與效率視閾下的政府經濟行為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7 楊曉梅;當代中國社會建設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8 林順利;空間視野下的中國城市貧困[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李文川;上海市老年人體育生活方式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1年
10 金建萍;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的一致性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麗;服裝制造業(yè)農民工生活質量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郭新斌;健身氣功·馬王堆導引術鍛煉對中老年女性生活質量影響的研究[D];上海體育學院;2010年
3 呂晴;我國社會保障管理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張擎;天津率先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的綜合指標體系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0年
5 王翠;失地農民的生活質量考察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張云云;我國農村老年人生活質量研究[D];北京物資學院;2011年
7 崔洪梅;水庫移民生活水平動態(tài)綜合評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8 田志強;山西省城鄉(xiāng)老年人健康狀況與生命質量綜合評價[D];山西醫(yī)科大學;2011年
9 鄧俊虎;長春市老年人口生活質量綜合評價及對策建議[D];吉林大學;2011年
10 毛娜;征地對農戶生活水平滿意度影響的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賽飛;從三大需求看廣州經濟增長質量[J];城市;2005年05期
2 左新文;;奧運會后北京經濟發(fā)展環(huán)境分析[J];特區(qū)經濟;2008年03期
3 申世軍;鄔凱生;;廣東省 山東省經濟增長質量研究[J];工業(yè)技術經濟;2007年03期
4 興華;;我國經濟發(fā)展十大趨勢[J];經濟管理;1999年04期
5 胡藝;陳繼勇;;基于新評價標準的中美經濟增長質量比較[J];經濟管理;2010年02期
6 ;中國GDP將達10萬億元 經濟總量排名世界第六[J];企業(yè)導報;2002年11期
7 易行健;劉蘭鳳;;全要素生產率的變遷:來自廣州市與上海市的比較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07年01期
8 嚴紅梅;;基于因子分析法的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實證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8期
9 曹佑,張如兵;我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內涵、考核基準及實證分析[J];云南財貿學院學報;1994年02期
10 焦艷玲;論經濟增長質量統(tǒng)計[J];上海統(tǒng)計;1999年1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楠;姚瑾;;經濟發(fā)展對家庭財富分布變化規(guī)律的影響——基于美、日、英三國的實證分析及對我國的借鑒[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經濟·管理學科卷)[C];2007年
2 宋露;;關于構建秦嶺區(qū)域環(huán)境經濟核算體系的初步構想[A];道路·創(chuàng)新·發(fā)展——陜西省社會科學界第三屆(2009)學術年會金融危機與陜西經濟發(fā)展專題學術論壇論文選集[C];2009年
3 盧嘉瑞;;收入差距與兩極分化[A];中國經濟熱點問題探索(上)[C];2001年
4 斯蒂芬·J·赫爾伯特;;我對中國西部開發(fā)的看法[A];民革全國西部大開發(fā)研討會論文集[C];2000年
5 趙俞飛;;從大自然的角度思考榆林的發(fā)展[A];陜西省氣象學會2005年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6 楚樹龍;林芯竹;;美國和中國:力量、觀念和戰(zhàn)略[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李德水;;堅定信心,努力實現(xiàn)穩(wěn)中求進[A];中國經濟年會(2011-2012)會刊[C];2012年
8 劉佛丁;;供給和需求變動與近代中國的市場模式[A];近代中國(第六輯)[C];1996年
9 鄧艷紅;馬淑鳳;;制約永濟經濟發(fā)展的因素與對策[A];山西省第七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3年
10 丁原章;;經濟發(fā)展與減災對策[A];中國地震學會第四次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199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慶云;⑧提高經濟增長質量[N];人民日報;2002年
2 ;王召:在經濟增長質量上下功夫[N];中國經濟時報;2004年
3 姜海晶;“十項重點工程”提升經濟增長質量[N];黑龍江日報;2011年
4 林世雄 洪重華;著力產業(yè)轉型 提升經濟增長質量[N];福建日報;2010年
5 新華社記者 賈楠 本報記者 張鑫;推動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N];陜西日報;2010年
6 本報評論員;提高經濟增長質量[N];廣西日報;2005年
7 呂煒;關注經濟增長質量問題[N];人民日報;2002年
8 記者 賈楠 許祖華;推動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N];人民日報;2010年
9 記者 雷新;西部省區(qū)經濟增長質量持續(xù)穩(wěn)定提高[N];人民政協(xié)報;2011年
10 通訊員 吳家良 張應軍;南澗轉變發(fā)展方式 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N];大理日報(漢);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俊霖;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2 隨洪光;FDI對發(fā)展中東道國經濟增長質量的作用[D];南開大學;2011年
3 陳宏偉;軟投入與區(qū)域經濟增長質量[D];蘭州大學;2010年
4 范海燕;黑龍江省經濟增長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3年
5 鈔小靜;經濟增長質量:一種理論解釋及中國的實證分析[D];西北大學;2009年
6 劉宇;收入差距、政府干預與經濟增長質量[D];復旦大學;2009年
7 劉海英;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8 孫瑛;中國地區(qū)經濟增長與收入分配及其差異性研究[D];遼寧大學;2007年
9 和晉予;中美宏觀經濟政策協(xié)調研究[D];北京師范大學;2008年
10 曾軍;中美經濟外交研究[D];中共中央黨校;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琴;中國經濟增長質量提升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黃一笑;經濟增長質量與評價[D];南京財經大學;2011年
3 王英娟;河北省經濟增長質量評價及對策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2年
4 孔令虎;霍邱縣經濟增長質量評價及政策支持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5 馮鐳;無錫市經濟增長質量的實證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6 宋宇馨;經濟增長質量的比較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2年
7 王磊;關于提高遼寧省經濟增長質量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2年
8 韓宇哲;內蒙古經濟增長質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9 王洋;焦作市經濟增長質量評價研究[D];河南大學;2013年
10 馮永琦;中美經濟波動的國際貿易傳導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8130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813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