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全要素生產率變動對我國工業(yè)能源強度影響的實證研究
本文關鍵詞:能源價格、全要素生產率變動對我國工業(yè)能源強度影響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利用我國工業(yè)1990—2015年間的統(tǒng)計數據,根據隨機前沿生產模型理論將全要素生產率分解為技術進步、純技術效率和規(guī)模效率三種技術路徑,引入Malmquist生產率指數分解出反映技術變化的技術進步指標(TC)及技術效率指標(EC),并建立計量經濟模型,研究能源價格、全要素生產率對能源強度的影響。結果表明,全要素生產率變化可在能源價格和能源強度間起到有效的調節(jié)作用,且從長期來看,純技術效率的提高可為工業(yè)能耗的降低起到正向作用,技術進步則在短期和長期內可達到促進行業(yè)發(fā)展和節(jié)能減排的雙贏結果,而規(guī)模效率對于降低能源強度的正向調解機制尚不顯著,但從長期看來仍表現出積極趨勢。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人文與經法學院;
【關鍵詞】: 能源價格 全要素生產率 技術進步指數 技術效率指數 能源強度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基金資助項目“生產性服務外包對我國高端制造業(yè)競爭力的影響研究”(15YJA630085)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基于逆向外包的陜西航空高端制造業(yè)集群升級機理研究”(2015JM7373)
【分類號】:F224;F426.2;F764
【正文快照】: 能源是一個國家經濟發(fā)展的重要命脈,是保障物質生產及產業(yè)進步的重要支撐。對于我國而言,作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費大國,能源的安全及其價格和結構更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問題。而由此衍生出來的能源強度這一指標,其增長變化水平可在一定層面上刻畫出我國能源消費的基本趨勢以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程連順;;中國能源強度地區(qū)差異化研究[J];網絡財富;2009年12期
2 魏巍賢;王鋒;;能源強度收斂:對發(fā)達國家與發(fā)展中國家的檢驗[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01期
3 彭遠新;林振山;;江蘇、安徽能源強度比較分析與啟示[J];長江流域資源與環(huán)境;2010年04期
4 董鋒;譚清美;周德群;龍如銀;;中國能源強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協(xié)整檢驗和因素分解[J];系統(tǒng)工程;2010年10期
5 宋楓;王麗麗;;中國能源強度變動趨勢及省際差異分析[J];資源科學;2012年01期
6 王金濤;宋亞楠;韓瑞玲;;長春市工業(yè)能源強度解構分析[J];華中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7 丁建勛;;最優(yōu)能源強度與我國經濟增長[J];財經科學;2007年04期
8 李力;王鳳;;中國制造業(yè)能源強度因素分解研究[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8年10期
9 滕玉華;陳小霞;;開放條件下中國工業(yè)能源強度的影響因素分析——基于31個行業(yè)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J];新疆財經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10 秦放鳴;師博;;新疆能源強度變動的影響因素探析[J];新疆社科論壇;2009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龐麗;王錚;;能源強度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分析[A];“資源環(huán)境與區(qū)域發(fā)展中的計算問題”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2 楊宏偉;;積極探索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確保完成能源強度和碳強度下降目標[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7分會場-實現“2020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40-45%”的途徑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林伯強;能源強度與碳強度關系辨析[N];中國國土資源報;2010年
2 記者 李禾;更高的能源強度下降目標將使節(jié)能環(huán)保雙贏[N];科技日報;2011年
3 世界自然基金會全球氣候變化應對計劃主任 楊富強;我國能源強度并未進行二次爬坡[N];中國石化報;2011年
4 福建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蔡華杰;降低能源強度+控制消費總量=節(jié)能[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
5 本報記者 海霞;中國“十二五”節(jié)能減碳應堅持高目標(上)[N];中國經濟導報;2011年
6 林伯強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十二五”能源強度、碳強度指標并不低[N];南方周末;2011年
7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 林伯強;“十二五”規(guī)劃的碳強度約束指標分配[N];第一財經日報;2010年
8 清華大學低碳能源實驗室主任教授 何建坤;中國為什么提出這樣的目標?[N];中國經濟導報;2009年
9 本報記者 海霞;中國“十二五”節(jié)能減碳應堅持高目標(下)[N];中國經濟導報;2011年
10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能源與氣候項目高級研究員 威廉·錢德瑞 編譯 林永鋒;正確看待中國今后十年的承諾[N];中國能源報;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張炎治;中國能源強度的演變機理及情景模擬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09年
2 國涓;中國能源強度變動的成因及效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邵興軍;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下的能源強度及能源回彈效應變化研究[D];江蘇大學;2011年
4 侯建朝;中國能源與經濟之間關系的模型及實證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9年
5 黃芳;中國能源消費碳強度影響因素及減排路徑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雪嬌;我國各省能源強度差異因素研究[D];云南財經大學;2015年
2 薛冬宜;經濟發(fā)展對能源強度和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環(huán)境庫茲涅茨曲線在全球214個國家應用的實證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3 李洋;環(huán)境規(guī)制下能源強度和碳強度互動關系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4 施金兵;安徽省能源強度統(tǒng)計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5年
5 岳輝;河南省“十三五”能源消耗總量和能源強度目標分解研究[D];鄭州大學;2016年
6 陳敏宜;經濟集聚對能源強度影響的空間計量分析[D];湖南大學;2016年
7 陳婭;技術進步對工業(yè)能源強度的門檻效應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8 湯曉晶;中國能源消耗及能源強度的影響因素分析[D];重慶大學;2016年
9 舒文卿;天津市“十二五”節(jié)能和碳減排目標可實現性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10 吳棟;信息化對能源強度變動影響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0年
本文關鍵詞:能源價格、全要素生產率變動對我國工業(yè)能源強度影響的實證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198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419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