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背景下中意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
【部分圖文】:
另外,在2009-2016年間,中國在兩國之間的農產品貿易中始終處于順差,但在2016年,兩國的貿易差額不斷縮小,中國從意大利的農產品進口額增加迅速,并逐漸超過了出口規(guī)模。(二)中意之間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結構
從四大類農產品的貿易數據看,中意之間的農產品貿易類別既有共同之處,也有一些差異。由圖2可知,2009-2018年,在中國進口意大利農產品的總額中,占比最大的屬于第四類農產品(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煙草替代品的制品),近十年來始終占進口總額的70%左右,2018年其貿易額約為44082.58萬美元;其次是第2類農產品(植物產品)。從貿易規(guī)模來看,第一類、第二類、第四類農產品呈現不斷增長的趨勢,不過第三類農產品(精制的食用油脂;動、植物蠟等商品)的貿易規(guī)模一直比較小。由圖3可以看出,在中國出口意大利的農產品中,第一類、第二類、第四類農產品的貿易規(guī)模較大,2018年這三類農產品占總貿易額的比重分別為29%、39%及31%;而第三類農產品的占比最少。
在這四大類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中,中意之間比較一致的現象是第一類、第二類、第四類農產品是貿易的主要內容,第三類農產品的貿易規(guī)模始終較小。不同的是在中國進口意大利的四類農產品中,規(guī)模最大的屬于第四類農產品,比重約70%,其次是第二類農產品,比重徘徊在10%,四類農產品比重分布不均勻;而在中國對意大利的出口中,占比最大的依次是第二、一、四類農產品,這三類的比重都比較均勻,大約各占總額的三分之一。四、中意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分析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別詩杰;祁春節(jié);;中國與“一帶一路”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中國農業(yè)資源與區(qū)劃;2019年11期
2 胡國良;駱秋怡;王巖冰;;中俄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J];市場研究;2020年05期
3 陳楊;;中國與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世界農業(yè);2013年07期
4 屈大磊;;中俄農業(yè)經貿互補性合作的戰(zhàn)略思路與對策研究[J];農業(yè)經濟;2016年03期
5 耿靜超;;廣東與越南農業(yè)互補性初探[J];南方農村;2008年04期
6 朱惠;;廣東與東盟農產品貿易中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國際經貿探索;2012年07期
7 馮陽;;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J];農業(yè)現代化研究;2013年05期
8 孫華;;中越農業(yè)互補性與貿易提升策略研究[J];世界農業(yè);2015年11期
9 李榮;劉閃;;中國與印度農產品雙邊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J];科協(xié)論壇(下半月);2011年12期
10 呂兢;;中國與東盟農產品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智建偉;中俄農業(yè)互補性合作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郝婕;中國與東盟水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D];河北經貿大學;2020年
2 李樹麗;中國—東盟水果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3年
3 李琳;中國與東盟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6年
4 龔志超;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競爭性與互補性分析[D];云南財經大學;2014年
5 農文壽;中越農業(yè)互補性及農產品貿易策略研究[D];廣西大學;2013年
6 王萍;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4年
7 賀嘉琳;粵臺水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8 志遠(NIRAT TONGKAW);泰國與中國農產品貿易的競爭性與互補性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
9 于春燕;中國與中東歐國家農產品貿易比較優(yōu)勢、互補性及農業(yè)合作戰(zhàn)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10 謝劍沂;閩臺農產品貿易競爭性和互補性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284304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284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