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番”問題
本文選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 翻兩番。 參考:《宏觀經濟管理》1996年01期
【摘要】:如何理解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番”問題○韓永文《中共中央關于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九五”計劃和2010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的我國“九五”和2010年國民經濟發(fā)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全面完成現代化建設的第二步戰(zhàn)略部署,,2000年,在我國人口...
[Abstract]:How to understand the issue of "doubling" the Gross National Product and the per capita Gross National Product of China? the proposal of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on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for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Long-Term goals for 2010 put forward by Han Yongwen The main objectives of the Ninth Five-Year Plan and the nat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2010 are: "to complete the second strategic deployment of the modernization drive in an all-round way," In 2000, the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分類號】:F222.3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1996年世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GNP)及其排位[J];中國國情國力;1998年11期
2 謝中樞;建議盡快推行對國民生產總值的核算和分析[J];中國統計;1998年06期
3 ;全國各地區(qū)生產總值(2007年)[J];甘肅政報;2008年12期
4 ;2005年分地區(qū)生產總值[J];中國經濟景氣月報;2007年02期
5 徐衡,呂沛,李紅繼;國民生產總值指標的國際對比問題[J];蘭州商學院學報;1995年03期
6 陸曉慶;2004年上半年成都市地區(qū)生產總值分析[J];四川經濟管理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7 ;八面采風[J];中國商貿;1997年05期
8 ;2005地方兩會數字看點(上海市)[J];領導決策信息;2005年06期
9 ;地區(qū)生產總值[J];數據;2011年08期
10 學步;百科知識[J];理論月刊;199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曾小春;;關于經濟動量指標的運用與探討[A];全國經濟管理院校工業(yè)技術學研究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劉芳濱;青島一季度經濟增長16.2%[N];青島日報;2006年
2 記者 盧海;我省產業(yè)結構發(fā)生重大變化[N];青海日報;2006年
3 通訊員 池運波;一季度我市經濟開局良好[N];孝感日報;2006年
4 王紅莉 記者 李鵬;我市一季度經濟增長位居全省第一[N];延安日報;2006年
5 記者 四光;全市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N];承德日報;2006年
6 記者 張一玲;我國啟動海洋生產總值核算制度[N];中國海洋報;2006年
7 黃海京邋通訊員 蘇志丹;高新區(qū)保持良好發(fā)展態(tài)勢[N];天津日報;2007年
8 記者 李文博 記者 陳應軍 蔣映春 記者 楊正林 王珊;1—10月林芝地區(qū)生產總值達19.68億元[N];西藏日報;2004年
9 記者 賈瑩;前三季度生產總值實現1219.19億[N];蘭州日報;2005年
10 通訊員 馮振乾;蒙古國科布多省邊界代表團來昌[N];昌吉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韓中;中國住戶生產核算理論與方法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陳小平;“兩型社會”下的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094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weiguanjingjilunwen/2094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