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國民精神家園——簡評《陶鑄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全過程對策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筑牢國民精神家園——簡評《陶鑄國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全過程對策研究》 出處:《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6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精神家園 精神文明建設(shè) 精神旗幟 中國夢 校園文化 顯性教育 隱性教育 國家文化 基本價值觀念 中國文化
【摘要】: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推動實現(xiàn)中國夢的精神動力,是標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zhì)、追求的精神旗幟。黨的十七大提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全過程,轉(zhuǎn)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這一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實踐中的落實提供了方向和指導。近年來,學界針對這一論述展開了多
[Abstract]:The core value system of positive socialism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socialist culture, a spiritual motive force to promote the realization of Chinese Dream, and a symbol of the essence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Seven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ut forward that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should be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process of national education and spiritu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be transformed into the people's conscious pursuit". This important exposition provides the direction and guidan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in practice. In recent years, the academic circles have carried out a lot of research on this exposi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江蘇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分類號】:D64
【正文快照】: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內(nèi)容,是推動實現(xiàn)中國夢的精神動力,是標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本質(zhì)、追求的精神旗幟。黨的十七大提出“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國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設(shè)全過程,轉(zhuǎn)化為人民的自覺追求”,這一重要論述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在實踐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超;;保護文化遺產(chǎn) 共筑精神家園[J];檢察風云;2006年13期
2 陳新春;;何謂“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J];四川統(tǒng)一戰(zhàn)線;2007年12期
3 徐慶江;孫家紅;;談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建設(shè)[J];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08年18期
4 李萍;宮艷瑋;;對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幾點認識[J];理論學習;2008年02期
5 胡一峰;;中華文化&精神家園[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8年04期
6 郭繼承;;時代、心態(tài)與精神家園——精神家園建設(shè)三題[J];政工研究動態(tài);2008年04期
7 本刊編輯部;;構(gòu)筑我們的精神家園[J];傳承;2008年01期
8 高永久;陳紀;;論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內(nèi)涵與價值核心[J];科學社會主義;2008年02期
9 韓玉湘;;弘揚中華文化 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J];理論學習;2008年06期
10 宮麗;;“精神家園”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述評[J];理論與現(xiàn)代化;2010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鎮(zhèn)海;;論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重要意義和主要途徑[A];山東省哲學學會“改革開放三十年哲學回顧與展望”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王喜國;;透析精神家園應(yīng)把握的四個維度[A];馬克思主義 中國探索與當代價值: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09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9年
3 殷洪濤;;創(chuàng)造美好的精神家園[A];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青少年心理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第八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2年
4 張曉華;;傳統(tǒng)節(jié)日與精神家園建設(shè)[A];“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公共文明論壇文集[C];2007年
5 劉德林;;教育的回歸與精神家園的重建[A];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論叢(2011年)[C];2011年
6 張純良;;追尋祖先的“靈魂”,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A];2010中國(諸城)大舜文化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7 劉若斌;;中華傳統(tǒng)文化:建設(shè)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深厚根基[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shù)年會文集(1)[C];2008年
8 王喜國;李莉;;論精神家園建設(shè)的傳統(tǒng)文化依托[A];文化復興:人文學科的前沿思考——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十屆學術(shù)年會文集(2012年度)哲學·歷史·文學學科卷[C];2012年
9 唐云飛;;用快樂構(gòu)建師生互動共生的精神家園[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10 譚烈飛;;抗戰(zhàn)與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建設(shè)[A];北京中國抗日戰(zhàn)爭史研究會建會20周年學術(shù)論文集[C];2011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保護文化遺產(chǎn) 守望精神家園[N];長春日報;2006年
2 艾斐;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N];人民日報;2008年
3 顧榮;我市召開西安在建設(shè)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討會[N];西安日報;2008年
4 倪黎;共建共享市民的精神家園[N];蘇州日報;2008年
5 中國政法大學人文學院院長、教授 李德順;關(guān)于“共有精神家園”的幾點思考[N];北京日報;2009年
6 祁曉峰;營造自己的精神家園[N];臨汾日報;2009年
7 記者 張鳳蘭;我州投入1.27億元打造精神家園[N];阿壩日報;2010年
8 王和峰;守護好我們的精神家園[N];解放軍報;2011年
9 李德順;精神家園的“實然”與“應(yīng)然”[N];光明日報;2011年
10 慎海雄;堅守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家園[N];新華每日電訊;201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宮麗;精神家園論[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2 蘭文華;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現(xiàn)代建構(gòu)的雙重文化進路[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蘭卓;社會轉(zhuǎn)型期與人的精神家園的重構(gòu)[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馬志軍;試論新時期堅守共產(chǎn)黨人精神家園[D];福建師范大學;2014年
3 滕愛鑫;佛教美術(shù)對我的影響[D];遼寧師范大學;2015年
4 張雨昕;中國傳統(tǒng)商人精神家園與中華民族精神關(guān)系研究[D];西北大學;2014年
5 徐琳;匯東西文化,,覓精神家園[D];南昌大學;2007年
6 孫麗;通往精神家園的體悟之路——莊子詩性解讀[D];青島大學;2004年
7 姚倩;中國傳統(tǒng)商人精神家園對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作用的探尋[D];西北大學;2014年
8 劉華麗;對精神家園的守望[D];暨南大學;2011年
9 孫晶;精神家園的尋找[D];東北師范大學;2004年
10 張博華;三毛旅行文學在華語世界的傳播與影響[D];重慶大學;2010年
本文編號:13765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izhenglunwen/1376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