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大連市18種常見行道樹滯塵能力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9 19:16

  本文關(guān)鍵詞:大連市18種常見行道樹滯塵能力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城市綠化植被 滯塵量 葉面塵粒徑 葉表皮亞顯微特征


【摘要】:大氣污染是城市化進程中無法避免的產(chǎn)物,空氣污染物成分復雜,其中顆粒物是最主要的成分。城市綠化樹種有凈化空氣的作用,其中植物葉片的滯塵作用被確認已久。大連市作為中國首批生態(tài)旅游城市,近年來卻也時常受到大氣污染的困擾。本文通過對在大連市區(qū)內(nèi)采集的18種常見行道樹的葉片,分別進行葉片滯塵量的測定、葉面塵粒徑分析和葉面顯微結(jié)構(gòu)觀察,對這些綠化樹種的滯塵能力進行了研究。經(jīng)分析,結(jié)果如下:滯塵量結(jié)果顯示,滯塵量的基本規(guī)律是針葉樹闊葉樹灌木,針葉樹以雪松(Cedrus deodara(Roxb.)G.Don)為優(yōu);闊葉樹的加拿大楊(Populus×canadensis Moench)和二球懸鈴木(Platanus acerifolia(Aiton)Willd.)較好,龍爪槐(Sophora japonica L.f.pendula(Spach)Hort.ex Loudon)、國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和垂柳(Salix babylonica L.)的滯塵量很少;灌木的紫葉小檗(Berberis thunbergii var.atropurpurea Chenault)最好,小葉黃楊(Buxus rugulosa Hatus.)其次。同株植物不同高度的葉片滯塵量不同,滯塵量與高度的變化呈負相關(guān)。這種現(xiàn)象在大型喬木上表現(xiàn)較明顯,小喬木影響不大;針葉樹比闊葉樹明顯,且下降的幅度也比闊葉樹大。植物葉片的著生角度對滯塵能力也有一定影響,0°-60°的滯塵量最少,60°-120°范圍內(nèi)的葉片滯塵量最多。粒徑分析結(jié)果顯示不同植物的葉面塵粒徑特征不同,在分布上大多數(shù)呈近似正態(tài)分布,有“雙峰”和“單峰”之分,雙峰多見于灌木,單峰多見于闊葉喬木;根據(jù)粒徑累積分布,確定植物葉片對每種粒徑范圍的顆粒物都有吸附能力;平均粒徑的數(shù)值顯示灌木更偏于對大粒徑顆粒物的吸附,闊葉喬木則針對小粒徑顆粒物。探究葉片結(jié)構(gòu)與滯塵能力的關(guān)系的結(jié)果顯示,二球懸鈴木、紫葉李、紫葉小檗的葉片結(jié)構(gòu)最利于滯塵、國槐、龍爪槐和女貞平滑的葉表面導致它們的滯塵能力較弱;覆有蠟質(zhì)層的小葉黃楊可以吸附有機氣體。通過測定葉片滯塵量、分析葉面塵粒徑及觀察葉片掃描電鏡顯微結(jié)構(gòu),認為針葉樹+闊葉樹+灌木的組合是最好的滯塵組合,闊葉樹+灌木的組合其次,而單一的樹種配置會導致單一的滯塵效果,不利于顆粒物的吸附。因此在城市綠化時,尤其是重污染區(qū)域,可以將雪松作為栽種首選,配以加拿大楊或二球懸鈴木,灌木以紫葉小檗為主,滯塵效果將非常明顯。
【關(guān)鍵詞】:城市綠化植被 滯塵量 葉面塵粒徑 葉表皮亞顯微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687.1;X51;X17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引言9-10
  • 1 文獻綜述10-20
  • 1.1 城市綠化植被10-12
  • 1.1.1 城市綠化植被的發(fā)展史10
  • 1.1.2 城市綠化植被的作用10-12
  • 1.1.3 城市植被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12
  • 1.2 城市空氣污染12-16
  • 1.2.1 城市空氣污染物的種類12-14
  • 1.2.2 城市空氣污染的來源14-15
  • 1.2.3 城市空氣污染的危害15-16
  • 1.3 植物的滯塵作用16-18
  • 1.3.1 植物滯塵的機理16-17
  • 1.3.2 植物滯塵的成效17
  • 1.3.3 植物滯塵的國內(nèi)外研究進展17-18
  • 1.4 本文研究目的意義及技術(shù)路線18-19
  • 1.4.1 研究的目的意義18
  • 1.4.2 技術(shù)路線18-19
  • 1.5 本研究的創(chuàng)新19-20
  • 2 研究對象與方法20-25
  • 2.1 實驗儀器20
  • 2.2 實驗試劑20
  • 2.3 樣品采集20-23
  • 2.3.1 采樣地點的選擇20-21
  • 2.3.2 采樣樹種的選擇21-23
  • 2.3.3 采樣時間23
  • 2.3.4 采樣方法23
  • 2.4 測定方法23-25
  • 2.4.1 滯塵量的測定23
  • 2.4.2 葉面塵粒徑分析23-24
  • 2.4.3 植物葉片掃描電鏡顯微結(jié)構(gòu)觀察24-25
  • 3 植物葉片滯塵量的研究25-38
  • 3.1 同一地點不同樹種滯塵量的研究25-29
  • 3.2 同一樹種在不同地點的滯塵量的研究29-32
  • 3.3 不同高度植物葉片滯塵量的研究32-35
  • 3.4 不同著生角度葉片滯塵量的研究35-37
  • 3.5 小結(jié)37-38
  • 4 植物葉片滯留顆粒物粒徑特征研究38-46
  • 4.1 葉面塵粒度的分布38-43
  • 4.2 葉面塵粒度的累積43-44
  • 4.3 小結(jié)44-46
  • 5 植物葉片結(jié)構(gòu)與滯塵能力的關(guān)系46-57
  • 5.1 葉表面被毛與滯塵能力53-54
  • 5.2 葉表面凹凸與滯塵能力54-55
  • 5.2.1 葉表面褶皺54
  • 5.2.2 葉表面網(wǎng)格54
  • 5.2.3 葉表面溝狀54-55
  • 5.2.4 葉表面孔穴55
  • 5.3 葉表面蠟質(zhì)與滯塵能力55-56
  • 5.4 氣孔與滯塵能力56-57
  • 結(jié)論57-58
  • 參考文獻58-63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shù)論文情況63-64
  • 致謝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康博文,劉建軍,王得祥,侯琳;陜西20種主要綠化樹種滯塵能力的研究[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3年04期

2 程政紅,吳際友,劉云國,李洪澤,熊義思,李紅甫,李力;岳陽市主要綠化樹種滯塵效應(yīng)研究[J];中國城市林業(yè);2004年02期

3 陳芳;周志翔;郭爾祥;葉貞清;;城市工業(yè)區(qū)園林綠地滯塵效應(yīng)的研究——以武漢鋼鐵公司廠區(qū)綠地為例[J];生態(tài)學雜志;2006年01期

4 高金暉;王冬梅;趙亮;王多棟;;植物葉片滯塵規(guī)律研究——以北京市為例[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7年02期

5 馮朝陽;高吉喜;田美榮;林棟;呂世海;劉尚華;;京西門頭溝區(qū)自然植被滯塵能力及效益研究[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7年05期

6 劉霞;李海梅;李想;王福斌;;青島市城陽區(qū)主要綠化樹種滯塵能力研究[J];北方園藝;2008年04期

7 宋麗華;賴生渭;石常凱;;銀川市幾種針葉綠化樹種的春季滯塵能力比較[J];中國城市林業(yè);2008年03期

8 楊瑞卿;肖揚;;徐州市主要園林植物滯塵能力的初步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8年20期

9 陶玲;任s,

本文編號:88343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zaizhiyanjiusheng/88343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4b3b2***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