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石墨烯及其復合材料的光學傳感器研究
【學位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5
【中圖分類】:TP212;O613.71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石墨烯簡介
2.石墨烯的制備
2.1 微機械剝落法
2.2 化學氣相沉積法
2.3 外延生長法
2.4 化學剝離法
3.石墨烯的功能化途徑
3.1 物理法
3.2 化學法
4.基于石墨烯的復合材料
4.1 與金屬納米粒子復合
4.2 與金屬氧化物納米粒子復合
4.3 與量子點復合
4.4 與聚合物高分子復合
4.5 與二維納米材料的復合
5.石墨烯的應用
5.1 能源
5.2 環(huán)境
5.3 納米生物醫(yī)學
5.4 傳感器
6.本論文的研究意義
2+拉曼傳感器的研究'> 6.1 基于石墨烯/葫蘆脲/納米金構建非標記Pb2+拉曼傳感器的研究
2+熒光傳感器的研究'> 6.2 基于GO熒光淬滅效應及對溶金反應促進作用構建Pb2+熒光傳感器的研究
2+比色傳感器的構建'> 6.3 氧化石墨烯對溶金反應的促進效應研究及Pb2+比色傳感器的構建
6.4 芳環(huán)化合物對氧化石墨烯擬過氧化物酶能力的影響及構建糖類傳感器的研究
參考文獻
2+拉曼傳感器的研究'>第二章 基于石墨烯/葫蘆脲/納米金構建非標記Pb2+拉曼傳感器的研究
1.引言
2.實驗部分
2.1 試劑
2.2 儀器
2.3 金納米顆粒的制備
2.4 石墨烯的修飾
2.5 G/AuNPs/CB材料的組裝
2+的檢驗'> 2.6 SERS的測量和Pb2+的檢驗
3.結果和討論
3.1 SERS傳感器的構建
3.2 G/AuNPs/CB復合材料的SERS效應
2+的分析檢測'> 3.3 Pb2+的分析檢測
2+檢測'> 3.4 實體樣品中的Pb2+檢測
4.結論
參考文獻
2+熒光傳感器的研究'>第三章 基于GO熒光淬滅效應及對溶金反應促進作用構建Pb2+熒光傳感器的研究
1.引言
2.實驗部分
2.1 試劑
2.2 分析儀器和條件
2.3 制備氧化石墨烯
2.4 金納米粒子的制備
2.5 GO對AP-AuNPs的熒光猝滅
2+'> 2.6 熒光檢測Pb2+
3.1 氧化石墨烯的表征
3.2 GO對AP-AuNPs的猝滅過程
3.3 納米金溶解反應研究
3.4 GO對溶金反應的促進作用
2+
3.6 GO濃度對熒光檢測的影響
2+'> 3.7 熒光檢測Pb2+
3.9 實際水樣檢測
4.結論
參考文獻
2+
1.引言
2.實驗部分
2.1 試劑和儀器
2.2 金納米粒子的制備
2+'> 2.3 比色法檢測Pb2+
2O3
2-
2-體系中溶解的過程
3.2 GO在溶金反應中的加速效果
3.3 反應溫度對溶金反應速度的影響
3.4 金納米粒子的粒徑大小對反應速度的影響
3.5 不同表面修飾對納米金溶解速度的影響
2+比色檢測'> 3.6 Pb2+比色檢測
3.7 比色傳感器的選擇性探究
3.8 實際樣品檢測
4.結論
參考文獻
第五章 芳環(huán)化合物對氧化石墨烯擬過氧化物酶能力的影響及構建糖類傳感器的研究
1.引言
2.實驗部分
2.1 試劑以及儀器
2.2 氧化石墨烯的制備
2.3 過氧化物酶能力的檢測
2.4 糖類的檢測
3.結果與討論
3.0 GO的表征
3.1 GO的過氧化物模擬酶能力
3.2 π-π堆積對GO過氧化物酶能力的影響
3.3 取代基對GO過氧化物酶能力的影響
3.4 芳香胺的影響
3.5 果糖傳感器的構建機理
3.6 對果糖的檢測
4.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
致謝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宗紅;;石墨烯——二維碳的奇妙世界[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2 李永璽;陳彧;莊小東;張斌;朱金輝;李佩佩;牛麗娟;;石墨烯化學及潛在應用[J];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常艷麗;陳勝;曹傲能;;壓力促進氧化石墨烯水熱還原反應的機理[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6期
4 王耀玲;羅雨;陳立寶;李秋紅;王太宏;;石墨烯材料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0年S1期
5 任文才;高力波;馬來鵬;成會明;;石墨烯的化學氣相沉積法制備[J];新型炭材料;2011年01期
6 王延相;劉玉蘭;王麗民;季敏霞;王成國;;由聚丙烯腈基碳纖維制備石墨烯薄膜的探索研究[J];功能材料;2011年03期
7 劉霞;;石墨烯:硅的“終結者”?[J];發(fā)明與創(chuàng)新(綜合科技);2011年09期
8 ;科學家觀察到石墨烯內(nèi)電子間相互作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1年27期
9 袁文輝;李保慶;李莉;;改進液相氧化還原法制備高性能氫氣吸附用石墨烯[J];物理化學學報;2011年09期
10 ;美開發(fā)出人工合成高質量石墨烯新方法[J];天然氣化工(C1化學與化工);2011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金華;類石墨烯納米片和模型體系的理論研究[D];吉林大學;2010年
2 廖清;石墨烯及其相關結構的生長和性質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3 謝月娥;石墨烯納米結構電子輸運的調(diào)制[D];湘潭大學;2011年
4 袁建輝;石墨烯中的電子及其輸運性質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徐華;石墨烯界面電荷轉移的拉曼光譜研究[D];蘭州大學;2012年
6 徐宇曦;功能化石墨烯的制備、組裝及其應用[D];清華大學;2011年
7 康朝陽;碳化硅、藍寶石與銅箔表面石墨烯的生長和表征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8 李占成;高質量石墨烯的可控制備[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9 呂偉;石墨烯的宏量制備、可控組裝及電化學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10 江林海;石墨烯負載納米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性質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同鑫;石墨烯的制備及其復合電極材料儲鋰性能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呂翔;石墨烯的制備及高分子改性[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杜欣;可流動石墨烯的制備及其特性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謝聲意;還原石墨烯氧化物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鄒燕;功能化石墨烯氣敏特性的理論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1年
6 郭曉曉;單層石墨烯超晶格中的輸運特性和散粒噪聲[D];河北師范大學;2011年
7 韓超群;石墨烯在不平整表面上吸附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周靜;氧化石墨烯和石墨烯的制備、表征與應用[D];南京大學;2011年
9 王寬;石墨烯的室溫簡易制備及其電容性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1年
10 廖旭;石墨烯摩擦性質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8393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xkjbs/28393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