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磷化銦集成波導光柵的波分復用和路由器件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磷化銦集成波導光柵的波分復用和路由器件研究 出處:《浙江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光子集成 波分復用器 波長路由器 全光路由器 蝕刻衍射光柵 陣列波導光柵
【摘要】:近幾十年來,網(wǎng)絡通信容量的激增驅(qū)使磷化銦基的光電子器件得到了飛速的發(fā)展。隨著對低成本和低功耗等方面要求的持續(xù)提高、光電子芯片制作工藝的逐漸成熟,將多個光子器件集成于一體的集成光電子芯片將逐漸取代分立光器件,這是光電子行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在此背景下,本文將深入研究了磷化銦平臺上的集成波導光柵器件。本文首先研究了磷化銦上基于蝕刻衍射光柵的波分復用器件,設計并制作了8×500GHz合波器,并通過實驗驗證了該器件具有損耗小、通道間串擾低等優(yōu)點。該器件的另一優(yōu)點是尺寸很小,具有與激光器、調(diào)制器等有源器件集成的潛力,可廣泛應用于無源光網(wǎng)絡、數(shù)據(jù)中心和移動網(wǎng)絡基站。本文研究的另一個重點是用于全光路由芯片的波長路由器,提出了基于蝕刻衍射光柵的波長路由器件,并對其進行了結構設計和實驗研究。對蝕刻衍射光柵波長路由器各通道間損耗差異較大的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指出各通道間損耗的差異是由相對較大的光柵齒面導致的。為解決這個問題,分別提出了旋轉(zhuǎn)齒面法和弧形齒面法兩種方案,不僅使得器件的通道損耗均勻性得到了明顯提升,還將器件頻譜通帶響應改善為頂端平坦,增大了通帶帶寬,兩種方法均在4×4和16×16的蝕刻衍射光柵波長路由器中得到了實驗驗證。此外,對應用于單片集成全光路由器的蝕刻衍射光柵波長路由器做了結構和掩膜設計,通過全光路由芯片的測試結果,驗證了波長路由器在全光路由芯片中的作用。為充分研究波長路由器,本文還對波長路由器的另一實現(xiàn)方案——陣列波導光柵波長路由器進行了研究,并給出了4×4和16×16陣列波導光柵波長路由器的實驗結果,進而通過改變輸出陣列波導朝向的方法對該器件進行了損耗均勻的設計。基于充分的理論和實驗結果,我們對基于蝕刻衍射光柵和陣列波導光柵的波長路由器各方面進行了比較,說明了二者適用的范圍。
【學位授予單位】:浙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TN915.05;TN25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培琨,李育林,劉家英,喬學光,忽滿利,賈宏志;線性啁啾光柵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的定量研究方法[J];光子學報;1998年06期
2 陳德偉;;采樣光柵設計與衍射行為分析[J];激光雜志;2006年03期
3 葉超;謝永軍;付紹軍;何世平;;采用彈性基底制作變間距光柵[J];微細加工技術;2006年02期
4 葉錫標;周成剛;張陽;黃文浩;;基于透反式二維絕對零位光柵的光刻對準技術[J];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2007年03期
5 葉燕;陳林森;;埋入式光柵雙通道特性及其應用研究[J];光學學報;2008年12期
6 沈洪斌;張雛;司賓強;;基于狹縫方程的二次扭曲光柵的設計與衍射模擬[J];激光雜志;2008年02期
7 方明月;段永遠;諶夏;彭姝慧;蒲利春;;非線性光柵器件[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8 劉榮祁;陳建榮;林寶卿;莊其仁;;浮雕矩形光柵刻槽深度的衍射測量方法[J];應用激光;2009年03期
9 厲以宇;王媛媛;陳浩;朱德喜;胡川;瞿佳;;基于二維結構薄膜的偏振選擇相位光柵的研究[J];物理學報;2010年07期
10 王聰;張軍偉;杜麗;周海;;光柵拼接技術研究進展[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2011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恒彪;王占山;;納米光柵結構長度標準研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2 耿康;陳新榮;吳建宏;;用衍射效率的光譜分布判斷多層介質(zhì)膜光柵掩膜形貌[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3 白昱;金玉;劉岳峰;馮晶;孫洪波;;光柵微結構提高有機電致發(fā)光器件光取出效率的研究[A];全國第15次光纖通信暨第16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李術新;梁東;邢岐榮;徐世祥;郎利影;田震;柴路;王清月;;零級深度金屬光柵對太赫茲波透過特性的理論研究[A];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文選——中國光學學會光電技術專業(yè)委員會成立二十周年暨第十一屆全國光電技術與系統(tǒng)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曹召良;盧振武;李鳳有;孫強;;亞波長周期結構光柵的制作工藝和理論關系研究[A];2002年中國光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6 成希革;黃吉發(fā);尹振宇;李雪玲;;內(nèi)置多葉光柵集成[A];第八屆全國醫(yī)用加速器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7 楊德興;王海濱;趙建林;張鵬;郭夏銳;;層狀多重體全息光柵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8 周常河;;低密度光柵的飛秒信息處理技術[A];2006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C];2006年
9 閔長俊;焦小瑾;王沛;明海;;表面有凹槽的亞波長金屬光柵結構中光的透射現(xiàn)象的研究[A];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與產(chǎn)業(yè)化——長三角光子科技創(chuàng)新論壇暨2006年安徽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6年
10 賴建軍;梁華鋒;王彬;翟小鋒;;基于金屬/介質(zhì)/金屬光柵的窄帶紅外發(fā)射/吸收結構設計[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通訊員 周曄 記者 李雪林;0.1秒干完10分鐘的活[N];文匯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娃;PCF熱傳導與形變機理及在熔接和光柵制備中的應用研究[D];燕山大學;2015年
2 武華;面向硅基光子集成的光柵器件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吳麗翔;取樣光柵的刻蝕深度空間分布微調(diào)方法[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5年
4 李朝陽;物像光柵自拼接在超短超強激光中的應用問題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廖云飛;大口徑精密光柵拼接系統(tǒng)研究[D];重慶大學;2015年
6 劉麗娟;液晶/聚合物光柵激光器性能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6年
7 王志文;基于金屬納米光柵的集成偏振導航傳感器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6年
8 王瑞;亞波長微偏振光柵探測器的研制方法及其偏振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2016年
9 楊帆;基于表面等離子干涉原理的周期減小光刻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穆鴿;基于磷化銦集成波導光柵的波分復用和路由器件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楠凌;基于納米金屬光柵的電浸潤顯示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2 王亞如;一維亞波長介質(zhì)與金屬光柵的模態(tài)、光譜與近場分布及其應用[D];江蘇大學;2016年
3 張慧;基于亞波長光柵結構的原子分子表面光囚禁的理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年
4 黃炎龍;微尺度光柵的激光制備方法研究及應用[D];江蘇大學;2016年
5 張磊;低損耗一維銀納米光柵結構的光學性質(zhì)研究[D];南京大學;2016年
6 任霄鈺;光柵共振耦合中的共振特征與譜對稱性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年
7 柳秋風;分布反饋光柵對聚合物薄膜受激輻射的調(diào)節(jié)和爆炸物探測[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8 張燦;X射線光柵相位襯度成像實驗方法及光柵相關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6年
9 趙曉博;分布式布拉格反射鏡與光柵的相互耦合[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10 馮繁榮;基于衍射光初相位測量的光柵曝光拼接誤差檢測研究[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319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xxkjbs/13194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