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研究
【摘要】 磨盤山水庫供水工程項目作為黑龍江省重要的民生工程被列為“十五”期間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該項目具有投資規(guī)模大、施工周期長、建設過程復雜且不可逆轉等特性,為了提高工程建設的管理水平,哈爾濱市供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委托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進行項目招投標等管理的協(xié)助服務和咨詢服務。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通過實施項目管理,實現(xiàn)了縮短工期,降低成本,保證質量的建設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施工中采用了多項先進技術和先進材料,所以國內學者對于該工程項目的研究也多側重于施工技術方向,少量研究涉及水紋氣象、環(huán)保、投入使用后的運營管理、可持續(xù)發(fā)展等方向,就工程項目本身的質量管理問題還沒有人關注過。本文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及走訪發(fā)現(xiàn),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施工過程中仍存在著質量管理漏洞,主要表現(xiàn)為質量管理體系形同虛設;管理人員質量管理意識淡薄,遇到問題互相推諉責任;施工人員業(yè)務素質參差不齊,施工程序不嚴格執(zhí)行,缺乏必要的自我保護措施和自我保護意識;監(jiān)理人員監(jiān)管工作不到位;機械設備管理不嚴格;施工現(xiàn)場混亂等現(xiàn)象。這些問題的出現(xiàn)是由于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不健全;組織機構不合理,組織職責不清晰;管理機制不完善;運行保障措施不到位等原因造成的。因此,本文提出了對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案,通過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完善組織機構及其職責、完善管理機制及其運行保障措施,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把質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本文分四個部分。第1章緒論從分析文獻入手,介紹了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分析了該項目的質量管理特點及國內目前在質量管理上的研究發(fā)展趨勢,闡明了研究的背景。運用柱形圖直觀地展現(xiàn)了我國近十年來發(fā)生水庫潰壩事故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介紹了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施工中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及曾發(fā)生的重大事故,揭示了研究該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性和現(xiàn)實意義。同時介紹了研究的方法、思路及論文的基本構架。第2章從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概況及其原有質量體系現(xiàn)狀入手,歸納質量管理問題并運用因果圖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第3章針對上述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以完善組織結構、劃分部門職責、健全運行機制為改進對象,本著符合工程實際、預防為主、及時糾錯等原則,按照PDCA循環(huán)步驟,提出對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原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案。第4章為保證改進后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實施提出了運行保障措施。文中提出的改進方案、管理機制及運行保障措施等不僅能夠促進哈爾濱市供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還能夠為國內同類工程項目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提供借鑒,為解決當前我國水利建設項目中普遍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第 1 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質量是水利工程項目建設與管理的核心工作。目前我國現(xiàn)有水庫大壩 8700多座,已成為世界上擁有水庫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水庫工程項目的施工建設質量關系到水文檢測、洪水的預防和泄洪安全、城市及鄉(xiāng)鎮(zhèn)的生產生活用水需求、下游農田灌溉及糧食生產的需求、水能電能等能源安全和生態(tài)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等,已成為現(xiàn)代社會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2011 年 6 月,在湖北宜昌三峽壩區(qū)召開的中國大壩協(xié)會 2011 學術年會上,披露了近幾年來國內部分水庫大壩的質量事故資料及出事現(xiàn)場照片。與會者認為,勘測設計時間太少導致測量數(shù)據(jù)不全面,造成規(guī)劃設計與實際施工偏差較大;建設周期不夠或過分趕進度致使施工質量下降;項目實施方案設計的不合理,對實際施工指導意義不大;施工的企業(yè)案不科學;施工中經常變更設計,影響正常進度;施工管理人員質量意識不強或業(yè)務素質不夠,質量安全責任落實不到位,建設管理不嚴格;施工材料監(jiān)管不善;部分施工企業(yè)還存在偷工減料、弄虛作假、以次充好等現(xiàn)象。上述情況的存在是造成水庫工程質量下降,增加大壩安全隱患的主要原因。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導致對水資源的需求也急劇增長,中國水利水電工程建設的速度被輿論稱為“大躍進”時期,為了積極瓜分流域資源,搶占國內已經不多的水資源市場,實力雄厚的各大電力集團紛紛“劃地圈水”。在這樣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如何解決水利工程建設事業(yè)快速發(fā)展中的質量與安全問題已刻不容緩[1]。
1.1.1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基本情況
進入 21 世紀,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城市用水污染問題日益突顯。作為全國十大缺水城市之一的黑龍江省哈爾濱市,400 多萬城鎮(zhèn)居民僅有松花江這一條飲用水源。近年來,松花江連續(xù)出現(xiàn)水位偏低的情況,使得城市凈水廠取水困難,居民用水需求量和用水安全均得不到滿足。水流量的日益減少和城市污水排放的相對增加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在導致松花江水的污染日益嚴重的同時,江水水質的常年無法達到飲用標準的現(xiàn)實愈加嚴峻,部分城市居民用水極其困難,部分城區(qū)存在水壓不足無法保證供水或“夜來水”等現(xiàn)象,嚴重影響到了人民正常的生產生活。為了保證城鎮(zhèn)居民飲用水的安全和滿足生產生活用水的需求量,1999 年底,哈爾濱市水務局首先提出要為哈爾濱市尋找第二個供水水源地的建議,這一提議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積極邀請水利、地質等方面的專家組建專家組,展開大規(guī)模的考察活動。專家們在考察了哈爾濱周邊的自然地理環(huán)境及江河流域狀況的前提下,經過多次的研討和論證,參考了國內三百多位專家的意見和建議,最終把磨盤山確定為哈爾濱市的第二個城市供水水源地。
磨盤山供水工程項目于 2001 年 7 月獲得了國家計委的批準,并在 2002 年基本籌劃到了項目建設所需的資金,工程總投資 53.12 億元,從 2003 年 4 月工程開工,到 2009 年 9 月全部工程竣工驗收,總工期長達六年半。工程分兩期進行,分期工程的內容和工期劃分情況如圖 1.1 所示。磨盤山水庫工程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它得到了黑龍江省、市領導的全力支持與關注,被列為“十五”期間的重點建設項目。

磨盤山優(yōu)質水源的匯集任務要由新建的磨盤山水庫來承擔,因而磨盤山水庫樞紐工程(以下簡稱磨盤山水庫工程)是磨盤山供水工程的心臟,是一期工程中的重點基礎建設工程。磨盤山水庫工程量大、工期長、施工技術要求較高,其工程施工質量的優(yōu)劣不僅直接關系到項目本身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還關系到整個工程投入使用后的供水、防洪及下游灌溉等預期作用的發(fā)揮效果,也關系到國家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磨盤山周邊及下游地區(qū)居民生命財產的安全。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除了具有漸進性、復雜性、動態(tài)性和難以糾正性等水利工程項目的共性表現(xiàn)外,由于其投資額度大,工程基本都是在野外露天施工,受到磨盤山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人文地理情況影響也較大,這使得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長、作業(yè)面多、人員和設備流動性大等獨特性,因而磨盤山水庫工程在建設期間的質量對經濟、社會和環(huán)境的影響都十分巨大。
...........................
1.2 研究意義
水庫工程施工管理的中心工作是保證工程質量,以“質量第一”為首要原則,因為工程質量在使用期內將長期起作用,其對社會的影響是長遠的、深刻的。
幾十年來,“百年大計,質量第一”不但是我國建筑領域的指導方針,也同樣被貫徹執(zhí)行到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設中,時刻警醒著水利工程項目的管理者和施工者們,國內水利建設項目的施工管理更加規(guī)范和嚴格,其質量、技術和服務的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重視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是與國民經濟發(fā)展水平和國際水平相比,我國的工程質量管理水平仍相對落后,近年來水利工程質量事故頻繁出現(xiàn)。例如:2004 年 1 月,新疆“八一”水庫,因建造質量問題導致潰壩;2005 年 9 月 2 日晚至 3 日凌晨,在建中的江西省九江縣馬頭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抗御臺風“泰利”時,該水庫 1#泄洪隧洞在開閘泄洪過程中發(fā)生堵塞,出現(xiàn)險情;2007 年 4 月 19 日,甘肅省張掖市高臺縣小海子水庫發(fā)生潰壩事故;2009 年 3 月 27 日,海南省萬寧市博馮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施工放水時發(fā)生潰壩事故,沖斷了下游東線高速公路左幅涵橋約 20 米,約 300 畝農田被淹,造成的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極其嚴重; 2010 年 2 月 28 日下午,廣東省清遠英德市空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建設期間發(fā)生較大質量事故,水庫大壩上游新增防滲面板與舊壩體局部分離,122.60 米高程以上 30 多米高度砼面板全部被破壞,直接經濟損失 62.76 萬元;2013 年 2 月 2 日 8 時,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聯(lián)豐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在建期間,水庫發(fā)生潰口事故,造成 1 人死亡,18 人受傷。當天,黑龍江省農墾海倫農場星火水庫在除險加固工程竣工驗收僅四個月后,發(fā)生潰口事故,潰口段長 36 米左右,無人員傷亡。
圖 1.2 中統(tǒng)計了我國進入 21 世紀后,十年里所發(fā)生的水庫潰壩失事數(shù)量,這些頻繁出現(xiàn)的質量事故及其造成的嚴重影響和巨大損失,在引人震驚與關注的同時,也突顯出了水利工程項目質量問題的嚴重性,雖然發(fā)生潰壩事故的水庫多為中小型水庫,大型水庫出事的較少,但也不能就此認定大型水庫工程項目施工完全沒有質量問題,要知道我國著名的“三峽工程”日前也暴露出了一些質量隱患,值得引起所有水利工程建設項目施工企業(yè)的深思和重視[1]。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作為當年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重點民生工程,在工程建設中,嚴格遵守國家項目法人制、招投標制、合同制和監(jiān)理制的相關要求,在對工程質量、進度、安全的管理上實行“三定一保”責任制,順利完成了建設任務,實現(xiàn)了“雙優(yōu)”工程建設目標。但在其一期工程建設期間,仍因其質量安全管理不到位先后引發(fā)三起安全責任事故,共造成 7 人死亡,2 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超過 100 萬。這三起事故的發(fā)生反映出了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還存在著漏洞。
安全管理不到位易埋下質量隱患,質量管理不嚴格也會引發(fā)安全事故。通過運用全面質量管理的理論與研究方法,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質量管理上還存在著組織結構不完善,質量體系運行機制不規(guī)范,質量控制不到位,保障措施不健全等問題,需要我們繼續(xù)研究和改進。本文借助文獻分析、因果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優(yōu)化質量管理體系,對于提高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發(fā)展造福于民的水利工程,促進我國水利建設工作的有序、健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通過分析研究,歸納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其產生原因,并尋求解決的對策,有利于促進水庫建設項目合理穩(wěn)健的發(fā)展。水利事業(yè)是我國社會發(fā)展所必需的重要基礎,它不但推動著國家經濟的發(fā)展,也為提高人民生產生活水平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水利事業(yè)要想實現(xiàn)長久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其水利建設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至關重要。由于磨盤山水庫工程建設周期長,各個工程階段銜接緊密且互相影響、互相制約,而且在每一個階段中,其工程的質量又受到人、機械設備、外部環(huán)境、物資、方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為了提高對工程施工質量的管理水平,使其更加科學合理,就必須將影響工程施工的各方面因素統(tǒng)籌管理,通過建立健全質量管理體系,切實提高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施工管理人員的工作水平,規(guī)范其質量管理行為,同時為類似項目提供借鑒。
................................
第2章 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存在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2.1 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現(xiàn)狀
2.1.1 工程概況
壩址以上的流域面積為 1151km2,壩址區(qū)河谷呈不對稱的“V”字型,河床寬 50m~60m,河床兩側發(fā)育有 10m~20m 寬的狹長形河漫灘,灘面稍有起伏,地面高程為 280m~282m。右岸山坡坡度 45o~60°,山腳與河漫灘相連,左岸為山前傾斜臺地,地面坡度約為 10°~15°,前緣與河漫灘相連,臺地寬度大于 200m。水庫壩址區(qū)土壤結構主要由第四系洪積層和侵入巖組成。磨盤山水庫地處拉林河流域處于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控地區(qū),氣候比較嚴寒,工程施工區(qū)域上游多為山地,森林覆蓋率較高,施工環(huán)境復雜,條件艱苦。
磨盤山水庫以為哈爾濱市供水為主,兼顧下游沿線城鎮(zhèn)的供水、防洪、灌溉等綜合功能,屬于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水庫主要由粘土心墻土石攔河壩、河岸式溢洪道、供水洞、導流灌溉洞、供水隧洞及取水塔、水庫管理區(qū)等工程組成。水庫規(guī)模為大(Ⅱ)型,總庫容 5.23×108m3,工程等級為二等;攔河壩、溢洪道、供水取水塔、導流灌溉洞等主要建筑物為二級;進場道橋和管理區(qū)建筑物為三級,臨時建筑物為四級。磨盤山水庫以能抵抗 100 年一遇洪水為大壩設計標準,防洪泄洪能力達到 5000 年一遇。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于 2003 年 4 月 20 日正式開工,總投資近 10 億元人民幣,工期歷時三年零八個月,于 2007 年 12 月完成磨盤山水庫主體工程的建設。攔河壩填筑高度已達到 324.5 米,溢洪道和導流灌溉洞工程全部完工。水文水環(huán)境測量及預報系統(tǒng)已經投入使用。敷設輸水管線達 182.6 公里。凈水廠主體工程已完成,凈水間工藝及電氣設備全部安裝完畢。還敷設了 68.66 公里的市區(qū)配水管網(wǎng)。建設期間雖然經歷了“非典”的流行和“2005 年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突發(fā)情況,但在近 5000 名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仍于 2004 年 9 月 28 日順利進行了大壩的截流,在 2005 年 9 月 25 日進行了下閘蓄水,并于 2006 年 9 月 30 日一次性試供水成功,按期完成了工程項目的三個階段性任務。
磨盤山水庫的建設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第一,在徹底解決了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的居民用水難等問題的基礎上,還為五常等市也提供了優(yōu)質的居民生活用水,在促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保證了該地區(qū)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第二,以區(qū)間徑流補償調節(jié)的方式,進一步擴展了水庫以下拉林河干流兩岸的水田灌溉面積,從而提高了現(xiàn)有灌區(qū)的灌溉保證率;第三,提高牤牛河口以上拉林河干流堤防的防洪標準;第四,滿足了水庫下游環(huán)境用水的要求,為改善沿河兩岸周圍環(huán)境起到積極作用。
2.1.2 質量管理體系總體結構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包括預期目標、管理原則、保證質量思想意識系統(tǒng)、質量組織保障體系、質量監(jiān)控體系和運行保障機制六個組織部分。預期目標明確給出了工程建設的質量等級標準,管理原則界定了質量管理活動的基本行為準則,是質量思想保證體系、質量組織保障體系、質量監(jiān)控體系和運行保障機制構建與運行的中心,上述六個系統(tǒng)共同組成了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如圖 2.1 所示。

(1) 質量目標
質量目標在質量管理體系中起著基礎性、根本性、引導性作用,決定著組織建立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否正常、有效運行。質量目標是質量管理工作前進的方向[21]。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是黑龍江省重點的民生工程,它以創(chuàng)建省、部級“雙優(yōu)”工程,爭創(chuàng)國家優(yōu)質工程為總體質量目標。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yè)都以工程項目的總體目標為指導,并在達成總體目標的前提下來設立各自的質量目標,且施工企業(yè)的質量目標主要是根據(jù)合同上的具體質量要求來設立的。三個質量目標相互統(tǒng)一,又互相影響。
..................................
2.2 質量管理體系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對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相關文獻及施工管理資料的查閱,及對參與過該工程項目的工作人員的走訪,經過分類歸納,認為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質量管理上存在漏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2.2.1 質量管理機構形同虛設
經分析,發(fā)現(xiàn)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健全,質量管理組織機構的設置不夠合理,市供水工程公司作為建設單位對質量管理工作的力度不夠等,主要表現(xiàn)為:
(1) 質量管理系統(tǒng)不完善。質量管理是一個有序的整體系統(tǒng),任何一個節(jié)點出錯,都會影響整個系統(tǒng)的正常運行,使之無法對工程項目的質量實行有效的管理與控制[23]。市供水工程公司雖然是專門為磨盤山供水工程項目的管理與建設而新組建的企業(yè),但當時還沒有建立起與工程項目相對應的質量管理系統(tǒng),對于工程的項目管理也是委托給第三方的中咨公司來協(xié)助,組織機構不完整,崗位職責落實不到位,操作規(guī)程及各項管理工作還沒有制訂統(tǒng)一標準,在管理的手段上更多的還是沿用過去的陳舊落后的方式,工程質量管理智能化水平較低,很多工作還需手工完成,從而導致質量管理效率低下,成效不突出。
缺乏持續(xù)改進特性。在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只重視建筑產品的最終質量,而不關注最終質量形成的過程,認為建筑產品自身的特點和技術等級就代表著全部的工程質量,規(guī)模大且技術先進工程質量級別就高,這種片面的認識否認了過程和體系對于工程質量的重要影響。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構建質量管理體系時,仍習慣性的沿用傳統(tǒng)的靜態(tài)質量管理模式,所采用的管理手段和措施不能有效應對施工質量問題,面對復雜多變的施工情況不能進行及時的調整和優(yōu)化。同樣,組織結構與建筑產品的質量也不能通過持續(xù)改進來進行合理調整和提高。另外,作為建設單位組織本身,也是要根據(jù)工程施工過程中的變化及需要進行相應地持續(xù)改進的。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體系中,雖然劃分了思想、組織和控制三個基本組織部分,但三個組織部分的具體內涵還不夠合理,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關系也沒有明確表示出來。另外,各施工企業(yè)內部均有符合自身特點和要求的 ISO9000 族質量管理體系,導致在施工中出于自身利益考慮,更側重于縮短工期和減少支出,進而忽視了對工程質量的提高和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工作,使得質量管理體系成了“空中樓閣”,根本無法在工程項目實施中發(fā)揮質量管理作用。此外,也未對各施工企業(yè)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建設單位僅以質量檢驗為主要手段,這使得各施工企業(yè)以符合規(guī)范、滿足合同為目標來建立自己的質量體系,體系在設計上也是處于靜態(tài)的,同樣缺乏持續(xù)改進的特性,操作性較差。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根源在無論是建設單位還是各施工企業(yè)只重視自身工程任務的達標情況,而在設計和構建其質量管理體系時沒有從工程項目整體的角度出發(fā),以滿足現(xiàn)代水利工程建設項目質量管理在不斷持續(xù)改進上的要求。
(2) 組織結構中缺少設計方、供貨商和勞務方。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實施,涉及到業(yè)主方、設計方、施工方、監(jiān)理方、供貨商等組織的活動,各項目主體依據(jù)合同規(guī)定的權利和義務來分別承擔工程項目的不同任務和職責。如圖 2.5所示。
而在磨盤山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組織結構當中卻僅反映出了業(yè)主、建設方、監(jiān)理方和施工方四個主體的直線管理關系,而忽略了設計方、供貨方和勞務方對項目質量管理的作用。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目標要通過設計方的設計才能轉化為適用的、經濟的、并與環(huán)境協(xié)調的工程產品 (如圖紙等) ?梢哉f設計就是整個工程項目建設的靈魂,是保證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否則,即使后續(xù)工作的質量做的再好,也會因設計上的“先天不足”而留下質量隱患,從而無法保證工程質量。因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在施工中涉及到的材料、設備和工具等多種多樣,且各有其使用的階段和時間,所以在供貨商及供貨方式的選擇上也各不相同;而建設單位和施工企業(yè)都會設置自己的物料部門和機械部門來管理工程材料、設備和工具等的購進和使用。因此,各級單位在設計組織結構時就會習慣性地忽略供貨商,這使得我們在研究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組織結構時看不到這一主體的質量行為和與其他主體之間的關系。
.............................
第 3 章 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案............................................. 28
3.1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對象與原則 .............................................. 28
3.2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法 .......................................................... 28
3.3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體系的改進方案.............................. 29
第4章 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運行的保障措施
4.1 加強質量管理意識
設計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案,不僅是為了健全質量管理體系,更重要的,是把國際標準的質量管理理念和模式引入水利建設項目的質量管理中,增強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受控性和持續(xù)改進等特性,同時加強質量管理人員對磨盤山水庫工程施工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識。在正式工程項目施工準備階段,對相關的管理人員進行培訓,使各級管理人員明確施工質量目標,形成統(tǒng)一的質量意識和質量觀念,同時了解質量管理工作的實施及運行方式。
為保障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改進方案得到有效實施,需要從提高項目參與者的整體素質開始,通過宣傳、教育等多種形式,讓質量管理意識深入人心,讓質量管理系統(tǒng)有序運轉。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所有質量管理人員、施工人員和部門在質量程序文件的指導下開展相應的質量活動,這就需要項目部在施工準備階段提前作好質量計劃與策劃,制訂出可靠的、適用的各類質量指導文件,使復雜的人際溝通與協(xié)調流程化、制度化,規(guī)范質量行為,保證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運行。通過日常的宣傳和集中培訓等教育手段,使工程項目的所有人員都能增強質量意識、熟練掌握并運用質量管理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進行日常質量工作[27]-[28]。
4.2 建立質量信息管理系統(tǒng)
質量信息是依靠基本數(shù)據(jù)、原始記錄及建筑產品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的各種情報數(shù)據(jù)來反映工程質量和工程各施工環(huán)節(jié)的工作質量。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是一個大型工程項目,可以把它的實施視為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在這個系統(tǒng)中,始終要貫穿著兩種“流動”,即人、財、物的流動和信息的流動。信息流動不暢將直接影響到人、財、物的流動,造成人員調配、資金流動和物資分配的混亂。為了保障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方案能夠順利實施,應建立暢通的項目信息管理系統(tǒng),形成從質量信息的收集到分析,再通過傳遞進行處理和反饋這五個環(huán)節(jié)全程封閉循環(huán)的質量信息反饋系統(tǒng)。并為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建立起質量信息中心,專門負責管理項目質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傳遞和反饋等工作,及時的向各職能部門提供準確的質量信息。促進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持續(xù)的改進。
4.2.1 質量信息的管理
在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工作中,質量信息中心應全面負責質量管理信息管理工作,主要是通過收集和保存各類質量資料,通過歸類整理和分析這些質量信息并持續(xù)把分析結果傳達到各項目部,及時處理不利因素,及時歸檔,以便隨時調取和校驗。最后還要核對施工各個子項目的信息管理工作,監(jiān)督和檢驗信息管理是否科學規(guī)范,樹立優(yōu)良典型并予以獎勵,宣傳信息管理的重要性,激發(fā)信息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強化其內部信息傳達系統(tǒng)及電子化信息管理平臺的開發(fā)和應用,全面提升信息管理成效。此外,除了收集工程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的基本信息外,質量信息中心還要收集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新技術和新工藝的創(chuàng)新信息,及建設單位支持施工企業(yè)和管理部門開展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的相關信息,并把此類信息進行及時的分析和反饋,同時反應到整個項目之中,促進工程項目的整體持續(xù)改進與優(yōu)化[29]。
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質量信息管理的運行流程如圖 4.1 所示。首先由資料員負責對質量管理信息進行建檔和歸檔,并及時把質檢人員收集來的信息進行持續(xù)反饋,傳達給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部門。接到反饋信息后,質量管理負責人綜合評定和分析相關信息,設置分析員,上報指揮部的質量管理主任,經主任批示后進行復印、傳達與歸檔,同時及時收集各個職能部門的意見。當信息管理工作涉及到其他相關職能部門時,要建立起暢通的信息溝通橋梁和渠道,使相關職能部門主動配合質量管理中心做好信息反饋的相關事宜。
................................
結 論
本文從分析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入手,提出質量體系改進方案,并借助 TQM—ISO 融合模式的質量體系原理,使質量管理系統(tǒng)的框架結構更加完善,質量組織設置更加合理。同時,健全了質量體系運行管理機制,并為保障質量管理體系的順利運行,提出并完善了加強質量意識、質量信息管理和質量控制的系列措施,取得如下結論:
1. 本文經過資料分析認為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的質量管理中存在漏洞,由于原質量管理體系不夠健全,組織機構不夠合理、管理機制不夠完善,導致質量管理體系形同虛設,質量管理工作滯后于進度、成本和技術的管理工作,難以保證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持續(xù)提高,需要通過對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來解決上述問題。
2. 質量管理體系的改進工作要有序進行:首先,確定改進的對象與原則;其次,依據(jù) PDCA 循環(huán)模式來設計改進步驟;再次,制定各項改進內容;最后,提出了運行保障措施,保證改進工作的順利進行。通過對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改進,健全了質量體系結構,完善了組織結構,規(guī)范管理機制,從根本上堵塞質量管理上的漏洞,把質量管理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3. 文中提出的改進方案、管理機制及運行保障措施等不僅能夠促進哈爾濱市供水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工程項目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還能夠為國內同類工程項目建立質量管理體系提供借鑒,為解決當前我國水利建設項目中普遍存在的質量管理問題提供參考,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
本文僅僅從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角度進行了一些嘗試性的研究,對于質量控制的具體方法與手段和管理機制的規(guī)范上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以期能全面地促進磨盤山水庫工程項目及類似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在質量管理水平上的提高。
.............................
參考文獻:
- [1] 王昆鋒,翟麗娟. 分析水利工程中常見的質量管理問題[J]. 河南科技. 2013(09)
- [2] 駱莉婷. 八項質量管理原則在建設工程項目上的應用[J]. 中國質量技術監(jiān)督. 2013(04)
- [3] 徐冬梅. 磨盤山水庫建立成本水價運行制度探討[J]. 水利科技與經濟. 2013(01)
- [4] 薛詠濤. 項目施工成本管理與質量管理的均衡研究[J]. 科學咨詢(科技·管理). 2011(12)
- [5] 王學明. 塑性混凝土防滲墻在磨盤山水庫工程中的應用[J]. 黑龍江水利科技. 2011(04)
- [6] 李全喜,孫磐石,金鳳花. 質量管理與組織創(chuàng)新、組織績效的關系——以我國制造類企業(yè)為例的實證研究[J]. 科技進步與對策. 2011(06)
- [7] 徐寶云. 淺談建立健全施工企業(yè)質量保證體系[J]. 科技信息. 2010(31)
- [8] 李孝振,董武義. 加強水利工程勘測設計質量管理的途徑與建議[J]. 中國水利. 2010(20)
- [9] 程淋. 淺談建筑工程施工質量保證措施[J]. 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 2010(09)
- [10] 朱啟嶺. 試論建設工程施工質量控制[J]. 林業(yè)科技情報. 2010(02)
本文編號:922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