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時代我國微公益?zhèn)鞑C制研究
本文關鍵詞:自媒體時代我國微公益?zhèn)鞑C制研究
【摘要】:當代社會中的網(wǎng)絡自媒體高度發(fā)達,微公益?zhèn)鞑ソ柚谶@一全新的數(shù)字化平臺,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網(wǎng)絡自媒體以其自身所無可替代的個性化、草根化、互動性、融合性等特質(zhì),透過各種傳播形式的開展,傳播著微公益“人人公益”的理念,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公眾從事到微公益事業(yè)中去,透過身邊小事,在舉手之勞之中為身邊需要幫助的人奉獻一份力量。 微公益?zhèn)鞑ミ^程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些特征,使它與傳統(tǒng)公益事業(yè)區(qū)別開來。傳播主體多層次性、受眾的無定向性、傳播渠道的無門檻性、傳播信息的多元性、傳播效果的多重性,都使得微公益?zhèn)鞑コ尸F(xiàn)自己本身獨有的特質(zhì),同時也在社會傳播中呈現(xiàn)出更多的積極傳播效果。研究這些特質(zhì)對于全面理解微公益的傳播機制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也正是這些特點使得微公益在傳播過程中既呈現(xiàn)大眾媒體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一些缺陷。 微公益的發(fā)展時間其實并不久遠,自2011年開始,它在社會各個方面才開始展露頭角,這一年被稱為“微公益元年”,之后其發(fā)展趨勢越來越好。在國家發(fā)生重大災害、在公眾有危難急需重要幫助時,在持續(xù)進行社會救助、傳播社會公益文化方面,微公益凸顯了其獨特的價值作用。因此,學界對于微公益的研究也由那時開始,對于這一全新的傳播形式進行了學術性探討和研究。 縱觀國內(nèi)研究微公益的學術文獻,對于微公益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概念及其社會屬性的界定、行為方式、資源整合、社會影響探討等方面。對于微公益整體傳播機制的研究還沒有融匯交叉,形成系統(tǒng)結論。尤其對于在自媒體背景下的微公益?zhèn)鞑C制的探討還尚未定型,這也促使筆者進行此項研究。在微公益?zhèn)鞑サ母鞣N要素、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詳細探討的基礎上,進而形成系統(tǒng)機制。同時還提出了對于目前我國微公益?zhèn)鞑ゴ嬖诘膯栴},透過反思來進一步展望未來微公益的發(fā)展前景。 本論文主體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緒論是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了本論文選題的背景、緣起、選題的意義、國內(nèi)外的研究現(xiàn)狀、研究的主要內(nèi)容與方法、創(chuàng)新之處和研究的困難。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體,共分三章內(nèi)容來詳細探討。第二章探討主要基于自媒體的微公益?zhèn)鞑C制的理論基礎,自媒體的定義及發(fā)展現(xiàn)狀和特征、微公益的概念與特征、長尾理論、聚合效應與微公益等,從理論角度來分析微公益?zhèn)鞑サ睦碚撝。第三章主要探討微公益(zhèn)鞑ヒ刂g的相互張力,第四章也就是文章的重中之重,在對微公益各個環(huán)節(jié)要素分析的基礎上,來深度探討微公益各個環(huán)節(jié)的相互作用之下的傳播機制。希冀從傳播環(huán)節(jié)五要素中,來詳細討論微公益?zhèn)鞑C制。 最后一章是文章的結尾部分,在全篇對微公益各個要素深入探討的基礎上,分析微公益?zhèn)鞑ミ^程中呈現(xiàn)出來的問題,通過反思,來找到可以解決的途徑和方法,希望微公益能夠更加健康和長遠地走下去?梢哉f,信息的透明公開和公信力的培養(yǎng)是促使微公益長遠發(fā)展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自媒體 微公益 傳播機制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32.9;G206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1章 緒論10-19
- 1.1 選題背景與緣起10-11
- 1.2 研究的意義11-13
- 1.3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綜述13-17
- 1.3.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1.3.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4-17
- 1.4 研究內(nèi)容與方法17
- 1.5 創(chuàng)新之處與研究難點17-19
- 第2章 基于自媒體的微公益?zhèn)鞑C制的理論基礎19-27
- 2.1 自媒體的定義及發(fā)展現(xiàn)狀和特征19-22
- 2.1.1 自媒體的定義19-20
- 2.1.2 自媒體的發(fā)展現(xiàn)狀20-21
- 2.1.3 自媒體的特征21-22
- 2.2 微公益的概念與特征22-24
- 2.2.1 微公益的概念22
- 2.2.2 微公益的特征22-24
- 2.3 長尾理論、聚合效應與微公益24-26
- 2.3.1 長尾理論與微公益24-25
- 2.3.2 聚合效應與微公益25-26
- 2.4 傳播機制概念解析及界定26-27
- 第3章 微公益?zhèn)鞑ヒ乇容^研究27-37
- 3.1 微公益?zhèn)鞑^(qū)別于其它媒體公益?zhèn)鞑サ奶刭|(zhì)27-30
- 3.1.1 報紙媒體的公益?zhèn)鞑?/span>27-28
- 3.1.2 廣播媒體的公益?zhèn)鞑?/span>28
- 3.1.3 電視媒體的公益?zhèn)鞑?/span>28-29
- 3.1.4 基于網(wǎng)絡終端的自媒體傳播環(huán)境下的微公益?zhèn)鞑?/span>29-30
- 3.2 微公益?zhèn)鞑ブ械姆柵c形式30-32
- 3.2.1 文字、圖片、音視頻綜合運用30-31
- 3.2.2 “關注”的力量31
- 3.2.3 微訪談、微直播31-32
- 3.3 微公益?zhèn)鞑サ奶卣鞣治?/span>32-34
- 3.3.1 傳播成本低、范圍廣32-33
- 3.3.2 傳播內(nèi)容呈現(xiàn)碎片化33-34
- 3.3.3 傳播主體的多樣化34
- 3.4 議程設置在微公益?zhèn)鞑ブ凶饔脵C制的轉換34-37
- 3.4.1 公眾成為微公益?zhèn)鞑ブ凶h程設置的主體34-35
- 3.4.2 意見領袖在微公益?zhèn)鞑ブ械淖饔迷鰪?/span>35-37
- 第4章 基于自媒體的微公益?zhèn)鞑C制探析37-49
- 4.1 自媒體時代中微公益的傳播主體37-41
- 4.1.1 草根階層37-38
- 4.1.2 社會名人或明星38-39
- 4.1.3 民間慈善組織39
- 4.1.4 企業(yè)組織39-41
- 4.2 微公益?zhèn)鞑ブ械莫毺厥鼙?/span>41
- 4.3 微公益?zhèn)鞑?nèi)容的文本分析41-43
- 4.3.1 主題內(nèi)容41-42
- 4.3.2 表現(xiàn)手法42-43
- 4.3.3 觀點感情傾向分析43
- 4.4 微公益?zhèn)鞑サ穆窂教轿?/span>43-46
- 4.4.1 自媒體的初始傳播43-44
- 4.4.2 傳統(tǒng)媒體的跟進44-45
- 4.4.3 與多元主體的雙向互動45-46
- 4.5 微公益的傳播效果分析46-49
- 4.5.1 拓展公眾對公共環(huán)境的認知46-47
- 4.5.2 強化公共核心價值47
- 4.5.3 產(chǎn)生積極的社會行為示范47-49
- 第5章 微公益?zhèn)鞑サ姆此寂c前景展望49-54
- 5.1 微公益?zhèn)鞑ブ械膯栴}49-51
- 5.1.1 信息把關缺位,可信度打折49-50
- 5.1.2 多層次傳播主體,缺乏長效機制50-51
- 5.2 微公益?zhèn)鞑ブ蟹此?/span>51-52
- 5.2.1 透明傳播過程,提升公信力51-52
- 5.2.2 建設健康微公益?zhèn)鞑ノ幕?促其持續(xù)發(fā)展52
- 5.3 微公益發(fā)展的前景展望52-54
- 結語54-56
- 參考文獻56-59
- 致謝59-60
- 攻讀學位期間研究成果6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曉荔,張健康;公益?zhèn)鞑ガF(xiàn)狀及發(fā)展前景[J];當代傳播;2005年03期
2 張艷;;淺析自媒體時代的公益?zhèn)鞑U散[J];國際新聞界;2009年10期
3 趙敏;;微博時代的微公益理念社會化現(xiàn)狀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4 薛帆;;打造環(huán)保公益?zhèn)鞑テ放菩枰獙I(yè)——兼議云南衛(wèi)視《地球之聲》系列環(huán)保公益晚會[J];當代電視;2011年09期
5 范斌;;論當代中國民間慈善活動的三種實現(xiàn)方式——以上海市民間慈善組織、慈善項目和自發(fā)活動為例[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6 段興利;;網(wǎng)絡意見領袖的產(chǎn)生、特征及培養(yǎng)[J];科學經(jīng)濟社會;2010年03期
7 余志海;;舉手之勞的善舉——“多背一公斤”公益旅游活動[J];信息技術教育;2007年03期
8 劉績宏;;利他網(wǎng)絡與社交網(wǎng)絡的擬合——關于微公益信息傳播效果的改進[J];新聞界;2011年08期
9 孫綿濤;康翠萍;;社會機制論[J];南陽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10期
10 涂詩卉;;淺析微博時代的公益發(fā)展契機——以新浪微博公益模式為例[J];新聞世界;2011年07期
,本文編號:7704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770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