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者保護法中的冷靜期制度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30 23:33
本文關鍵詞:消費者保護法中的冷靜期制度研究
【摘要】: 消費者保護法中的冷靜期制度,通過賦予消費者在上門推銷、遠程銷售、信貸消費、分時度假等特殊交易形式中的單方面無條件解除權,使得消費者在締結消費合同以后可以再次進行理性的選擇,從而實現(xiàn)對消費者權益傾斜性的保護。目前,國外的冷靜期法律制度已經(jīng)較為成熟,但是,中國的冷靜期制度卻尚未建立起來。本文通過比較、分析國外冷靜期制度的立法例,提出了中國應當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構建符合中國國情的冷靜期制度,以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本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在分析冷靜期制度的主要法律特征之后,重點論述冷靜期制度的理論依據(jù):在經(jīng)濟學中表現(xiàn)為消費者主權和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客觀要求;在法學理論中,則突出表現(xiàn)為現(xiàn)代消費者法已經(jīng)突破了傳統(tǒng)私法的私法自治、契約自由原則的束縛,逐步邁向?qū)嵸|(zhì)正義的道路。 第二章主要分析國外立法例中的冷靜期制度。通過分析和比較,筆者認為國外立法例均充分認識到了冷靜期制度的重要價值,但是冷靜期制度的核心在于消費者享有法定的單方無條件解除權,對交易安全有較大的影響。所以,各國立法例通過對冷靜期制度的適用范圍,冷靜期制度中無條件解除權的行使方式、行使期間以及權利行使的例外情形進行規(guī)定,有效地調(diào)和了保護消費者利益和實現(xiàn)交易安全目標之間的沖突。 第三章首先分析了中國建立冷靜期制度的必要性:其一,民法中現(xiàn)有的規(guī)范如格式合同和撤銷權等制度的設計非專為保護消費者而設,因此對消費者保護力度不夠;其二,經(jīng)濟法的相關規(guī)范和制度如直銷領域中的冷靜期制度、產(chǎn)品質(zhì)量三包制度以及經(jīng)營者單方承諾的無理由退貨制度等均有不完善之處,仍無法有效保護消費者。而從發(fā)展趨勢看,盡管網(wǎng)絡購物蓬勃發(fā)展,但對消費者的保護卻比傳統(tǒng)交易中對消費者的保護更為不利,因此有必要在中國消費者法律體系中建立冷靜期制度。接下來,筆者借鑒國外冷靜期制度的相關立法例,提出中國冷靜期制度的具體構想:首先,應當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權利體系中增設冷靜期制度的相關規(guī)定;其次,面對電子商務以及信用消費在中國的迅速發(fā)展,相關法律也應當做出回應,在未來的電子商務法律和信貸消費法律中,根據(jù)該交易領域的特點對冷靜期制度進行細化規(guī)定?紤]到整個社會的誠信機制尚未完全建立,中國的冷靜期制度應當特別規(guī)定權利不得濫用的條款。 通過在消費者保護法中建立系統(tǒng)的冷靜期制度,可以使消費者在真正的自由、安全、理性的前提下,享受消費帶來的幸福。
【關鍵詞】:消費者 冷靜期制度 無條件解除權 權利限制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D923.8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6
- 一、選題背景和研究意義10-11
- 二、研究文獻綜述11-14
- 三、研究方法14-16
- (一) 規(guī)范分析方法14-15
- (二) 比較分析方法15-16
- 第一章 冷靜期制度的基本理論16-26
- 一、冷靜期制度的產(chǎn)生及內(nèi)涵16-20
- (一) 冷靜期制度的產(chǎn)生背景16-17
- (二) 冷靜期制度的內(nèi)涵和表現(xiàn)17-19
- (三) 小結19-20
- 二、冷靜期制度的理論依據(jù)20-26
- (一) 經(jīng)濟學依據(jù)——消費者主權和信息不對稱理論的客觀要求20-22
- (二) 法理依據(jù)——實質(zhì)正義的客觀要求22-26
- 第二章 國外冷靜期制度立法例之比較26-46
- 一、冷靜期制度的適用范圍26-37
- (一) 適用的主體范圍26-29
- (二) 適用的交易領域29-37
- 二、冷靜期制度中無條件解除權的行使37-43
- (一) 無條件解除權行使的方式37-39
- (二) 無條件解除權行使的期間39-40
- (三) 無條件解除權行使的法律后果40-43
- 三、冷靜期制度中無條件解除權行使的限制43-46
- (一) 權利限制的基本原則——誠實信用原則43-44
- (二) 權利限制的具體體現(xiàn)——法律的例外規(guī)定44
- (三) 小結44-46
- 第三章 我國消費者保護法中冷靜期制度的建構46-60
- 一、我國建立冷靜期制度的必要性分析46-53
- (一) 民法規(guī)范對于消費者保護的力度不夠46-47
- (二) 經(jīng)濟法規(guī)范和相關制度對消費者保護不盡完善47-51
- (三) 網(wǎng)絡交易的發(fā)展對消費者權益造成了巨大的沖擊51-53
- (四) 小結53
- 二、未來消費者保護法中冷靜期制度的建構53-60
- (一) 冷靜期制度的立法框架53-54
- (二)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冷靜期制度的立法建議54-57
- (三) 專門交易領域中冷靜期制度的建構57-60
- 結論60-61
- 參考文獻61-65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盧春榮;消費者撤回權制度比較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林耀華;試論遠距通訊買賣中的消費者權益保護[D];中國政法大學;2011年
2 彭梓鈴;論消費者后悔權制度[D];華東政法大學;2011年
3 鐘倩莎;消費者后悔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1年
4 王琰;B2C電子商務中的冷靜期制度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2年
5 趙珂;預付卡消費者權益保障研究[D];西南大學;2012年
6 徐瑋o,
本文編號:7621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7621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