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景亭案牘》之審判特點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21 00:30
《塔景亭案牘》記錄了許文濬縣令在清末民初兩個時期擔任江蘇省句容縣正印官期間施政執(zhí)法的基本情況。對研究清末民初時期我國州縣官基層司法狀況具有很高的價值。本文以案牘中的庭判為主要研究對象,主要運用歸納的方法來整理研究許縣令的審判特點和其解決基層糾紛的方式方法。為化解當下我國的基層糾紛提供一些借鑒。并在一個橫截面上反應出清末民初時期江蘇省句容縣的基層司法狀況。本文先從一般角度歸納了庭判中所反映出的許縣令審理案件的特點,包括案件事實的查證與認定過程中證據和推理所起到的作用和審理案件過程中各種影響因素的衡量包括宗法禮制、中庸思想、風俗農時等。通過進一步分析審判官在案件審理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更深層的認識清末民初句容地區(qū)的司法狀況。然后將案牘中的案件按照性質的不同進行分類,找出許縣令在處理不同類型案件的過程中呈現出的規(guī)律。論述了“民間細故”類案件、嚴重刑事案件和行政案件的不同審理方式及其原因。重點是調處和判決兩種不同的糾紛解決方式的適用條件及其呈現規(guī)律。最后歸納出了案牘中所呈現出的愛民恤民特點,并分析了可能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包括“父母官”視角下和睦家族和睦親鄰的目標追求以及息訴效果的實現等。這種...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塔景亭案牘》中審判過程的整體特點
一、事實認定重視證據
二、案件過程依賴推理
三、判決結果受多種因素的景響
(一) 中庸思想
(二) 宗法觀念
(三) 風俗習慣與農時等
四、審判過程由審判官員主導
第二章 調處和判決在審判各類案件中的運用
一、調處和判決的概念與適用
二、調判結合在民間細故類案件中的運用
三、就地正法權和審判意見在徒罪以上刑事案件中的運用
(一) 就地正法極在特殊時期死刑案件中的運用
(二) 審判意見在一般時期徒罪以上刑事案件中的運用
四、判決在行政類案件中的運用
第三章 矜恤思想在審判中的體現與運用
一、矜恤思想的歷史流變
二、矜恤在庭判中的具體體現
結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議“原心定罪”思想[J]. 陶云飛. 鄂州大學學報. 2017(02)
[2]法制史歌訣[J]. 馮學偉,霍存福.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3]中國古代慎刑矜恤思想及其實踐[J]. 邵明眾.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4]論清代秋審“簽商”[J]. 張?zhí)锾? 清史研究. 2013(01)
[5]論《龍筋鳳髓判》中對案件事實的推理方法[J]. 夏婷婷. 當代法學. 2011(01)
[6]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傳統法律文化[J]. 武航宇.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0(02)
[7]矜恤思想對傳統法制的影響及現代化意義[J]. 吳朝軍.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8]清末民初證據法的近代化初探[J]. 蔣鐵初. 江蘇社會科學. 2007(03)
[9]清末民初的縣衙審判——以江蘇省句容縣為例[J]. 李貴連,俞江.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7(02)
[10]就地正法與清代刑事審判制度——從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的爭論談起[J]. 王瑞成. 近代史研究. 2005(02)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證據制度及其理據研究[D]. 祖?zhèn)?吉林大學 2009
[2]漢代訴訟制度研究[D]. 程政舉.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我國證據法定分類標準統一化研究[D]. 李帥.山東大學 2011
[2]清末民初縣衙審判中的情理探析[D]. 鄭國霞.吉林大學 2010
[3]清末民初州縣的“官方調處”[D]. 鄭彥格.西南政法大學 2010
[4]清末民初的縣知事審判研究[D]. 李雯瑾.中國政法大學 2009
[5]論中國古代法制之矜恤主義[D]. 王慶亮.吉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28846
【文章來源】:沈陽師范大學遼寧省
【文章頁數】:4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塔景亭案牘》中審判過程的整體特點
一、事實認定重視證據
二、案件過程依賴推理
三、判決結果受多種因素的景響
(一) 中庸思想
(二) 宗法觀念
(三) 風俗習慣與農時等
四、審判過程由審判官員主導
第二章 調處和判決在審判各類案件中的運用
一、調處和判決的概念與適用
二、調判結合在民間細故類案件中的運用
三、就地正法權和審判意見在徒罪以上刑事案件中的運用
(一) 就地正法極在特殊時期死刑案件中的運用
(二) 審判意見在一般時期徒罪以上刑事案件中的運用
四、判決在行政類案件中的運用
第三章 矜恤思想在審判中的體現與運用
一、矜恤思想的歷史流變
二、矜恤在庭判中的具體體現
結語
參考文獻
個人簡歷
后記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淺議“原心定罪”思想[J]. 陶云飛. 鄂州大學學報. 2017(02)
[2]法制史歌訣[J]. 馮學偉,霍存福. 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6(05)
[3]中國古代慎刑矜恤思想及其實踐[J]. 邵明眾. 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4(03)
[4]論清代秋審“簽商”[J]. 張?zhí)锾? 清史研究. 2013(01)
[5]論《龍筋鳳髓判》中對案件事實的推理方法[J]. 夏婷婷. 當代法學. 2011(01)
[6]構建和諧社會視野中的傳統法律文化[J]. 武航宇. 哈爾濱學院學報. 2010(02)
[7]矜恤思想對傳統法制的影響及現代化意義[J]. 吳朝軍. 西華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1)
[8]清末民初證據法的近代化初探[J]. 蔣鐵初. 江蘇社會科學. 2007(03)
[9]清末民初的縣衙審判——以江蘇省句容縣為例[J]. 李貴連,俞江. 華東政法學院學報. 2007(02)
[10]就地正法與清代刑事審判制度——從晚清就地正法之制的爭論談起[J]. 王瑞成. 近代史研究. 2005(02)
博士論文
[1]中國古代證據制度及其理據研究[D]. 祖?zhèn)?吉林大學 2009
[2]漢代訴訟制度研究[D]. 程政舉.鄭州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我國證據法定分類標準統一化研究[D]. 李帥.山東大學 2011
[2]清末民初縣衙審判中的情理探析[D]. 鄭國霞.吉林大學 2010
[3]清末民初州縣的“官方調處”[D]. 鄭彥格.西南政法大學 2010
[4]清末民初的縣知事審判研究[D]. 李雯瑾.中國政法大學 2009
[5]論中國古代法制之矜恤主義[D]. 王慶亮.吉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29288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28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