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研究
本文關鍵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西南大學》 2014年
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研究
李紅新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我們成功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和進步,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我國社會發(fā)展道路的自信心。這條道路是黨和人民艱辛探索出來的,來之不易,應該倍加珍惜。黨的十八大強調全黨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和制度自信。我們現在所堅持的道路自信并不是盲目無知的自負或自大,而是具有充分理由的自信。道路自信的底氣來源于悠久的民族文化和科學理論的支撐,來源于歷史的正確選擇和群眾的廣泛支持,來源于取得的輝煌成就,來源于成功地面對歷史的考驗,來源于廣闊的發(fā)展前景。但是,受到國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也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仍然面臨很多困難和挑戰(zhàn),影響著人民群眾對這條道路的信心。國際方面,當代社會主義國家發(fā)展的艱難歷程和資本主義的新變化,使部分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思想理論和發(fā)展前途持半信半疑的態(tài)度,再加上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實施西化和分化戰(zhàn)略,嚴重影響了人民群眾沿著我國社會發(fā)展道路奮勇前進的信心和決心。國內方面,我國正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還有一些社會問題尚待解決,黨員干部的作風建設還有待加強,不良網絡輿論的負面效應還未徹底根除。道路問題不僅關系到政黨、國家和民族的發(fā)展前景,還關系到人民群眾的幸福生活。因此,必須號召全國各族人民堅定不移地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奮勇前進,充分調動最廣大人民的積極性,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斷努力。堅定道路自信需要不斷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切實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利益問題,深入開展貪污腐敗的治理工作,不斷提高國家文化安全防御能力,凈化網絡環(huán)境,使廣大人民群眾能夠親身感受到社會主義道路的優(yōu)越性,增強對社會主義道路的認同感和自信心。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云杉;;文化自覺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強——對繁榮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思考(上)[J];紅旗文稿;2010年15期
2 趙存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理論基石[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8年07期
3 厲無畏;;風雨同舟 同心同德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1年07期
4 黃莉;;改革開放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7年06期
5 鄭德榮;姜淑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幾個基本問題[J];毛澤東思想研究;2009年02期
6 閻志民;始終不渝堅持社會主義道路[J];求是;2001年11期
7 秋石;;為什么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能走別的道路[J];求是;2009年09期
8 楊軍;;從馬克思未來社會理論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J];馬克思主義研究;2007年09期
9 徐崇溫;;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偉大創(chuàng)舉[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年04期
10 包心鑒;;中國自信來自于哪里?[J];求是;2013年07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大剛,劉峰,劉衛(wèi)儒;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三個有利于”標準的辯證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1期
2 張富良;論鄧小平的獨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2期
3 鄭文瑜;對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豐富和發(fā)展鄧小平理論的幾點認識[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4 袁銀枝;淺談制度主客體分析[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3期
5 余松;試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與阿壩師專教育改革和創(chuàng)新[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3年03期
6 王玉瓊;《共產黨宣言》的真實價值[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3年04期
7 譚大友;政治本體探析[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1期
8 楊競業(yè);人的本質的多維哲學反思——以“經驗的預設”與“預設的經驗”為路徑[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4年01期
9 李海紅;論新形勢下腐敗現象及其防治對策[J];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05年01期
10 鄭文瑜;試論學分制條件下如何加強大學生自律意識的培養(yǎng)[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炳林;;思想爭鳴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2 王春璽;;堅持走獨立自主的中國道路——以中國與拉美改革道路的選擇為視角[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3 顏杰峰;;黨內民主建設必須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4 李懷濤;;科學發(fā)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新發(fā)展[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5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基本問題研究[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6 楊生平;;新中國60年我國意識形態(tài)理論回顧與反思[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7 陳明凡;;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共和國的靈魂[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8 喬旋;;淺析馬克思、恩格斯的國家形象觀[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9 王銳;;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政協理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10 朱志敏;;新中國走向世界的歷程和經驗[A];中國道路:理論與實踐——第三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2009)論文集[C];2009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丁建軍;宋朝地方官員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現代文化表征的多維闡釋[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3 孫永娟;毛詩鄭箋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0年
5 夏菲;論英國警察權的變遷[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6 徐佳;生態(tài)語言學視域下的中國瀕危語言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7 吳瑛;中國話語權生產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8 沈紅宇;中國行業(yè)特色研究型大學發(fā)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9 黃萍;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國家主權原則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秦曼;海洋漁業(yè)資源資產的產權效率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吳三三;基于新農村視角下的農民宗教信仰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余曉玲;以農地為依托構建農村養(yǎng)老保障制度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3 丁玲;武漢部屬高校民主黨派成員參政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周榮;社會性別視角下的農村女性政治參與問題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5 林冬妹;粵東黃獅村貧困人口生存狀況及改善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6 徐本禹;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qū)農村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賈蓓;新世紀都市類報紙女性報道現狀研究[D];河北大學;2009年
8 韓家勤;馬克思主義灌輸理論的當代價值及其實現路徑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9 路明;企業(yè)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機制研究[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10 黃桂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激勵機制構建[D];安徽工程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崇溫;;中國道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中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了科學社會主義[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2年01期
2 習近平;;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幾點學習體會和認識[J];求是;2008年07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本報駐莫斯科記者 楊政;[N];光明日報;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本朝;;國家文化安全的價值意義[J];前進論壇;2011年09期
2 卷平岡;;《文化安全:基于社會核心價值觀嬗變與傳播的視角》出版[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3 田甲方;學術信息[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2年03期
4 呂青;;文化安全視域下的德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9年21期
5 吳丹;;現代傳媒視域下的國家文化安全研究[J];學理論;2010年08期
6 秦寶琦;;強化主流意識形態(tài) 打擊秘密教門會黨——談清王朝如何維護其文化安全[J];今日中國論壇;2007年Z1期
7 劉文娟;;文化安全:社會主義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的現實挑戰(zhàn)[J];特區(qū)實踐與理論;2008年04期
8 李紅兵;;從國家文化安全的高度認識文化戍邊的現實意義[J];福建黨史月刊;2010年08期
9 趙子林;;近年來國家文化安全研究的回顧與思考[J];蘭州學刊;2011年02期
10 韓源;中國國家文化安全形勢評析[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4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匡長福;;抵御西方文化滲透與國家文化安全[A];城市安全:首都國際化進程研究報告[C];2010年
2 劉穎;;文化全球化與國家文化安全[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3 張月玲;徐偉偉;;全球化對我國文化影響探討[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4 張立群;;和諧文化視閾下的和諧社會解讀[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5 劉德龍;;西方強勢文化的深刻影響與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弘揚[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6 ;序[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年
7 張文娟;;建立電視監(jiān)管與評測中的“電視生態(tài)批評”標準[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8 曲金良;;中國文化的本性與當代使命——基于20世紀以來的“中國文化宣言”述評[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1)[C];2008年
9 郭琳;;淺議公益性文化事業(yè)在我國文化建設中的作用[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8年
10 朱建綱;;論轉型和變革背景下的新聞出版行政管理職能[A];出版科學探索論文集(第9輯)[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駐浙江記者 蘇唯謙 駱蔓;[N];中國文化報;2010年
2 陳飛龍;[N];文藝報;2011年
3 王真;[N];解放軍報;2011年
4 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副主任 李立中;[N];學習時報;2009年
5 盧春祥;[N];解放軍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任麗梅;[N];中國改革報;2005年
7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李慎明;[N];光明日報;2009年
8 史文光;[N];中國文化報;2002年
9 本報記者 張賀;[N];人民日報;2010年
10 胡惠林;[N];文藝報;200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文君;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中國文化認同構建[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郝良華;美國文化霸權與中國國家文化安全[D];山東大學;2012年
3 孫寧;新世紀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文化安全戰(zhàn)略論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劉源泉;中國共產黨少數民族文化政策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5 張慶盈;中國文化產業(yè)法制建設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周麗莎;少數民族文化權保護立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3年
7 王丹;我國文化產業(yè)政策及其體系構建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3年
8 孫澤學;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文化建設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2年
9 劉麗娟;文化資本運營與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10 李冬;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及其政策探析[D];東北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文化安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2 徐艷艷;中國國家文化安全的問題與對策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3 惠靜;全球化進程中的國家文化安全問題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張英琦;全球化背景下我國文化安全問題及政府對策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薛惠文;國家文化安全視域中的“兩個優(yōu)良傳統”教育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1年
6 涂浩然;全球化時代中國國家文化安全與文化認同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2年
7 李洪芳;鄧小平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8 張安;鄧小平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3年
9 鐘赟;鄧小平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揚州大學;2013年
10 盧建軍;胡錦濤國家文化安全思想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4年
本文關鍵詞: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3973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397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