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構建
本文關鍵詞: 家事糾紛 家事改革 訴前調(diào)解 調(diào)解前置 出處:《廣西大學》2017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2016年家事審判方式和工作機制改革試點在全國范圍內(nèi)鋪開,其中家事糾紛的調(diào)解工作也被納入了重點改革領域之中。調(diào)解相對于訴訟而言更具“柔軟性”,在解決暗含血緣關系為紐帶的家事糾紛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隨著家事改革的鋪開,各試點法院在發(fā)展家事糾紛訴前調(diào)解上進行積極探索,同時有部分試點法院就推行了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然而這些新嘗試存在的問題以及立法上的空白,未能形成一個體系化的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本人在閱讀大量文獻和采集相關資料的基礎上,指出目前立法以及改革中的不足之處,針對相關的問題深入研究并試提出解決問題的構想。本篇論文共由五個部分組成。第一章為概括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內(nèi)涵,介紹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定義、性質和功能。第二章主要從調(diào)解程序在處理家事糾紛案件中所具有的優(yōu)越性出發(fā),以立法趨勢為視角兼具分析當事人自治理念,從而得出構建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必要性。第三章主要從立法現(xiàn)狀、司法實踐中分析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現(xiàn)狀,著重總結了當前在試行該程序中的問題所在。第四章介紹了日本和我國臺灣地區(qū)在該程序立法上的有益經(jīng)驗以供借鑒。第五章在前四章的總結之下,從立法層面到相關的配套措施上試提出符合我國國情的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構想。
[Abstract]:In 2016, the pilot reform of family trial method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was launched nationwide. The mediation of family disputes is also included in the key reform areas. Mediation is more "soft" than litigation,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solving family disputes, which are linked by consanguinity. With the spread of family reform, The pilot courts have actively explored the development of pre-litigation mediation in family disputes, while some of the pilot courts have pushed forward the mediation of family disputes. However, these new attempts and gaps in legislation, On the basis of reading a large number of documents and collecting relevant data, I pointed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legislation and reform. This paper is composed of five parts. The first chapt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of the pre-procedure of the mediation of family disputes, introduces the definition of the pre-procedure of mediation. The second chapter mainly starts from the superiority of mediation procedure in dealing with family dispute cases and analyzes the concept of party autonom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gislative trend. The third chapter mainly from the legislative status, judicial practic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family dispute mediation procedures, Chapter 4th introduces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Japan and Taiwan in the legislation of this procedure for reference. Chapter 5th is summarized in the first four chapters. From the legislative level to the relevant supporting measures, this paper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the leading procedure of family dispute medi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學位授予單位】:廣西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D923.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瑩;全面審查制下不宜再設商標異議前置程序[J];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2 陳楚鐘;;論前置程序之負激勵性[J];經(jīng)濟論壇;2005年20期
3 于兆波;;略論法律公布的前置程序和后置程序[J];東岳論叢;2010年05期
4 張娜;;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訴訟的前置程序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0年09期
5 康俊;;虛假陳述訴訟之前置程序問題研究[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0年05期
6 劉敏;;論民事訴訟前置程序[J];中國法學;2011年06期
7 吳英杰;設立群體性矛盾訴訟前置程序的建議[J];上海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1999年06期
8 田小芳;;論社區(qū)醫(yī)療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設置[J];山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12期
9 呂儒紅;;附條件的國際商事仲裁協(xié)議探析——以調(diào)解作為前置程序的案例分析為視角[J];北方經(jīng)貿(mào);2014年06期
10 田凱;;行政公訴制度的前置程序[J];人民檢察;2011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張道炎;劉磊;;關于執(zhí)行《消防法》中限期改正前置程序的探討[A];2004年湖北省消防學術論文競賽論文集[C];2004年
2 白志勤;;衛(wèi)生系統(tǒng)核心價值觀與醫(yī)患和諧——海南醫(yī)療糾紛調(diào)解成效分享[A];醫(yī)療衛(wèi)生職業(yè)精神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3 郭銳鋒;;拓展標準化應用新領域 增強矛盾糾紛調(diào)解有效性[A];市場踐行標準化——第十一屆中國標準化論壇論文集[C];2014年
4 謝欣娟;馬道坤;;做好基層派出所矛盾糾紛調(diào)解工作 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好務[A];湖南省第十屆公安理論研討會“排查化解矛盾糾紛 為構建和諧社會服務”課題論文集[C];2008年
5 郝廷婷;;論苗族民間糾紛調(diào)解的形式[A];回顧與創(chuàng)新:多元文化視野下的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中國少數(shù)民族哲學及社會思想史學會成立30年紀念暨2011年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季先;前置程序取消 股民維權前景光明[N];證券時報;2006年
2 市委政法委;前置程序剛性要求深化穩(wěn)定風險評估工作[N];張掖日報;2014年
3 陳國華;屯溪區(qū)法院推出督促履行“前置程序”[N];黃山日報;2010年
4 山西省晉中市人民檢察院 陳長均;規(guī)定二審為申訴前置程序具有合理性[N];檢察日報;2011年
5 山東省曹縣人民檢察院 彭國強;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的前置程序可以取消[N];檢察日報;2014年
6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官 于爽;證券民事賠償前置程序乃權宜之計[N];上海金融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李巧寧;前置程序“鉗制”了誰[N];證券時報;2002年
8 宋興華;取消前置程序時機或已成熟[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06年
9 證券時報記者 陳春雨;擴大前置程序范圍 修訂民事訴訟收費管理辦法[N];證券時報;2013年
10 寧晨新;提升證券投資人的幸福指數(shù)[N];中國證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董磊明;鄉(xiāng)村社會巨變中的糾紛調(diào)解機制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蒙建如;論家事糾紛調(diào)解前置程序的構建[D];廣西大學;2017年
2 ,幀;民事訴訟前置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6年
3 邵燕萍;稅收訴訟復議前置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0年
4 劉舒;股東代位訴訟前置程序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14年
5 韓大偉;股東代表訴訟前置程序主體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6 王燦;股東派生訴訟之前置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7 李建邦;證券虛假陳述民事責任追究機制實效研究[D];安徽大學;2013年
8 王端公;農(nóng)村社會糾紛調(diào)解實踐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16年
9 張紅嬌;我國行業(yè)協(xié)會糾紛調(diào)解制度研究[D];河北經(jīng)貿(mào)大學;2016年
10 賀慧麗;鄉(xiāng)村社會轉型中糾紛調(diào)解機制的演變及其邏輯分析[D];蘇州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5230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523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