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法官庭外調查權
本文關鍵詞:論法官庭外調查權
【摘要】: 查明案情、懲罰犯罪,以實現實體公正是當今世界各國共同的訴訟目標之一,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各國紛紛采取各種措施,法官庭外調查制度無疑有利于達到這一目標,然而就是這樣一種制度并不為所有國家所接受。法官庭外調查權僅存在于大陸法系職權主義審判模式和混合制審判模式國家的刑事立法中,采取對抗制訴訟模式的英美法系國家并沒有這一制度。有無法官庭外調查權并不是判斷一個國家或地區(qū)訴訟制度優(yōu)劣的標準,而是由這個國家(地區(qū))的法律文化、訴訟制度、歷史傳統(tǒng)和社會政策等因素所決定的。作為大陸法系國家的一員,我國的訴訟構造、法律文化、歷史傳統(tǒng)等因素決定了法官庭外調查權的存在,但是我國現行的法官庭外調查制度存在較多的弊端,為了達到實現實體公正之訴訟目的,有必要對現行法官庭外調查制度加以規(guī)則,以期望其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D925.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苑廣英;;論程序公正[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1年08期
2 黎陳靨;;民事訴訟模式轉換之“跳板”:釋明義務[J];韶關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3 李浩;;回歸民事訴訟法——法院依職權調查取證的再改革[J];法學家;2011年03期
4 李店標;;公正立法與立法公開[J];行政與法;2011年08期
5 池濤;;我國刑事再審制度的價值理念重建[J];法制與社會;2011年25期
6 王橄;;我國民事訴訟適用誠實信用原則的法理分析[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7 武文舉;;對《〈民事訴訟法〉修正案》中的程序性再審事由評析[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8 尼瑪曲珍;;淺談刑事偵查中的鑒定程序[J];西藏科技;2011年08期
9 宋英輝;;中國大陸地區(qū)非法證據排除的適用范圍[J];中國法律;2010年04期
10 劉春香;;試論程序公正的實現途徑[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0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鴻臺;;論社會程序公正與社會實體公正[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政治·法律·社會學科卷)[C];2007年
2 朱小平;馬元駒;;會計公正理論研究[A];中國會計學會第六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3 萬鋒;;董必武法律思想與司法公正[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4 李浩;;司法公正與民事再審事由的修訂[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5 樊鳳林;朱顯有;;堅持和發(fā)展董必武的審判公正效率觀[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二輯)[C];2003年
6 范一丁;;司法自由裁量權公正的程序保證[A];中國律師2000年大會論文精選(上卷)[C];2000年
7 吳延溢;;司法公正的不平衡規(guī)律[A];2007年江蘇省哲學社會科學界學術大會論文集(上)[C];2007年
8 汪習根;;論和諧司法[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輯)[C];2006年
9 孟杰;;試論司法公信力的實現途徑[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六輯)[C];2007年
10 范群;;董必武法治思想與踐行公平正義理念[A];董必武法學思想研究文集(第八輯)[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魏文彪;程序公正是實體公正前提[N];中華工商時報;2006年
2 胡仕浩;程序公正與實體公正并重[N];人民法院報;2004年
3 韓冰;刑事司法改革中的一項制度設計[N];法制日報;2006年
4 記者 楊維漢;江必新:堅持全面公正觀[N];新華每日電訊;2009年
5 周洪江;實現公平正義是法院的神圣職責[N];江蘇法制報;2006年
6 李義朝 王喜科;抓住讓人民滿意的關鍵司法環(huán)節(jié)[N];人民法院報;2009年
7 葉仁芳 張震星;規(guī)范法官庭外調查權的行使[N];江蘇法制報;2009年
8 戴耀青;法院不宜擁有庭外調查權[N];檢察日報;2004年
9 彭志宏;試析法院的庭外調查權[N];檢察日報;2002年
10 周漢華/演講;實體公正與程序公正[N];經濟觀察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蔡宗翰;民事程序公正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8年
2 張曙;刑事司法公正論[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3 杜寶慶;刑事審判價值論[D];重慶大學;2008年
4 許蘭亭;刑事一審程序實務問題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1年
5 王超;反壟斷和解制度的經濟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年
6 余劍;量刑程序研究[D];復旦大學;2012年
7 謝佳宏;非法證據排除規(guī)則比較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金鄉(xiāng);法官庭外調查取證權制度研究[D];中國政法大學;2010年
2 周德印;論法官庭外調查權[D];吉林大學;2008年
3 倫永昌;法官庭外調查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0年
4 王宇鵬;法官庭外調查權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6年
5 徐歆;我國法官庭外調查權研究[D];廈門大學;2006年
6 鄔煉;法官庭外調查權研究[D];湘潭大學;2008年
7 張啟南;論當代中國司法公正的實現[D];黑龍江大學;2008年
8 俞丹;庭審語言[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7年
9 董倩妤;行政執(zhí)法公正問題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10 王洪青;構建中國刑事專家證人制度的設想[D];華東政法學院;2004年
,本文編號:12860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12860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