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松嫩草地植物物候特征和群落穩(wěn)定性的調節(jié)機制
發(fā)布時間:2023-11-28 18:45
叢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l,AM)真菌在陸地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普遍存在,為植物提供氮、磷等營養(yǎng)元素并參與生態(tài)系統(tǒng)養(yǎng)分循環(huán)過程。然而在全球變化背景下,AM真菌對植物個體-群落特征的影響機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以松嫩草地為研究對象,通過連續(xù)四年(2015-2018年)的野外實驗,利用紅外線增溫裝置和硝酸銨添加,模擬溫度升高和氮沉降,使用苯菌靈處理抑制AM真菌來探究全球變化背景下,AM真菌對植物物候特征、群落結構和組成以及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揭示AM真菌在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地上和地下適應全球變化過程的調節(jié)作用及響應機制,為解釋和評價氣候變化背景下AM真菌對草地生態(tài)系統(tǒng)個體植物發(fā)育和群落功能的調節(jié)機理和作用潛力提供理論依據。主要結果如下:(1)植物物候在年際間呈現顯著的差異,取決于降雨的時間和降雨量。植物孕穗期、開花期、結實期和種子成熟期均隨雨季開始時間的延后而推遲,孕穗期長度、開花期長度、結實期長度以及物候期長度受雨季開始時間和生長季降雨量共同作用。早花植物和晚花植物的物候向生長季中期移動。增溫加速了羊草(Leymus Chinensis)的開花和結實,縮短了羊草的孕穗期長度;施...
【文章頁數】:15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與分析
1.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1 增溫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2 施氮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3 AM真菌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1 增溫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2 施氮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3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3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1 增溫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2 施氮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3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以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自然概況
2.2 實驗設計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殖物候觀測
2.3.2 生殖物候計算方法
2.3.3 植物群落調查
2.3.4 物種豐富度相關計算
2.3.5 生產力穩(wěn)定性相關計算
2.3.6 土壤和植物根樣品采集
2.3.7 測定方法
2.3.7.1 孢子鑒定和分離
2.3.7.2 菌絲密度
2.3.7.3 菌根侵染率
2.3.7.4 AM真菌的孢子組成
2.4 數據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苯菌靈對AM真菌生長發(fā)育以及群落組成的影響
3.1 結果
3.1.1 AM真菌孢子密度和菌絲密度
3.1.2 AM真菌菌根侵染率
3.1.3 AM真菌物種豐富度、均勻度和多樣性
3.2 討論
第四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物候特征的影響
4.1 結果
4.1.1 大氣溫度和降雨量
4.1.2 植物孕穗期、開花期、結實期以及種子成熟期的年際間變化
4.1.3 植物孕穗期長度、開花期長度、結實期長度以及物候期長度的年際間變化
4.1.4 AM真菌對植物孕穗期的影響
4.1.5 AM真菌對植物開花期的影響
4.1.6 AM真菌對植物結實期的影響
4.1.7 AM真菌對植物種子成熟期的影響
4.1.8 AM真菌對植物孕穗期長度的影響
4.1.9 AM真菌對植物開花期長度的影響
4.1.10 AM真菌對植物結實期長度的影響
4.1.11 AM真菌對植物物候期長度的影響
4.2 討論
4.2.1 植物物候事件年際間的變化
4.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的對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響
4.2.3 增溫、施氮和AM真菌的交互作用對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響
第五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結構和組成的影響
5.1 結果
5.1.1 AM真菌對植物物種豐富度、均勻度和多樣性的影響
5.1.2 AM真菌對植物物種凈獲得、物種凈丟失和物種豐富度凈變化的影響
5.1.3 AM真菌對植物物種獲得速率和丟失速率的影響
5.1.4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蓋度的影響
5.1.5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物種蓋度的影響
5.1.6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密度的影響
5.1.7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物種密度的影響
5.2 討論
5.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5.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蓋度和密度的影響
第六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群落生產力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
6.1 結果
6.1.1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生產力的影響
6.1.2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生物量的影響
6.1.3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生物量的影響
6.1.4 AM真菌對群落優(yōu)勢度的影響
6.1.5 AM真菌對群落及其各部分穩(wěn)定性的影響
6.1.6 AM真菌對物種異步性的影響
6.1.7 影響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生態(tài)因子
6.2 討論
6.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地上生產力的影響
6.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七章 主要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7.1 主要結論
7.2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內參加的國內學術會議
本文編號:3868731
【文章頁數】:158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現狀與分析
1.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1 增溫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2 施氮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1.3 AM真菌對植物生殖物候的影響
1.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1 增溫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2 施氮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2.3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的影響
1.2.3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1 增溫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2 施氮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2.3.3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與意義以及研究思路
1.3.1 研究目的與意義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研究區(qū)自然概況
2.2 實驗設計
2.3 研究方法
2.3.1 生殖物候觀測
2.3.2 生殖物候計算方法
2.3.3 植物群落調查
2.3.4 物種豐富度相關計算
2.3.5 生產力穩(wěn)定性相關計算
2.3.6 土壤和植物根樣品采集
2.3.7 測定方法
2.3.7.1 孢子鑒定和分離
2.3.7.2 菌絲密度
2.3.7.3 菌根侵染率
2.3.7.4 AM真菌的孢子組成
2.4 數據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苯菌靈對AM真菌生長發(fā)育以及群落組成的影響
3.1 結果
3.1.1 AM真菌孢子密度和菌絲密度
3.1.2 AM真菌菌根侵染率
3.1.3 AM真菌物種豐富度、均勻度和多樣性
3.2 討論
第四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物候特征的影響
4.1 結果
4.1.1 大氣溫度和降雨量
4.1.2 植物孕穗期、開花期、結實期以及種子成熟期的年際間變化
4.1.3 植物孕穗期長度、開花期長度、結實期長度以及物候期長度的年際間變化
4.1.4 AM真菌對植物孕穗期的影響
4.1.5 AM真菌對植物開花期的影響
4.1.6 AM真菌對植物結實期的影響
4.1.7 AM真菌對植物種子成熟期的影響
4.1.8 AM真菌對植物孕穗期長度的影響
4.1.9 AM真菌對植物開花期長度的影響
4.1.10 AM真菌對植物結實期長度的影響
4.1.11 AM真菌對植物物候期長度的影響
4.2 討論
4.2.1 植物物候事件年際間的變化
4.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的對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響
4.2.3 增溫、施氮和AM真菌的交互作用對植物生殖物候事件的影響
第五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結構和組成的影響
5.1 結果
5.1.1 AM真菌對植物物種豐富度、均勻度和多樣性的影響
5.1.2 AM真菌對植物物種凈獲得、物種凈丟失和物種豐富度凈變化的影響
5.1.3 AM真菌對植物物種獲得速率和丟失速率的影響
5.1.4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蓋度的影響
5.1.5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物種蓋度的影響
5.1.6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密度的影響
5.1.7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物種密度的影響
5.2 討論
5.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物種多樣性的影響
5.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蓋度和密度的影響
第六章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群落生產力和穩(wěn)定性的影響
6.1 結果
6.1.1 AM真菌對植物群落生產力的影響
6.1.2 AM真菌對三種植物分類群生物量的影響
6.1.3 AM真菌對主要植物生物量的影響
6.1.4 AM真菌對群落優(yōu)勢度的影響
6.1.5 AM真菌對群落及其各部分穩(wěn)定性的影響
6.1.6 AM真菌對物種異步性的影響
6.1.7 影響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生態(tài)因子
6.2 討論
6.2.1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地上生產力的影響
6.2.2 增溫和施氮條件下AM真菌對植物群落穩(wěn)定性的影響
第七章 主要結論和創(chuàng)新點
7.1 主要結論
7.2 創(chuàng)新點
參考文獻
致謝
在學期間公開發(fā)表論文及著作情況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參與的科研項目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內參加的國內學術會議
本文編號:38687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86873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