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木香結香促進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8 09:05
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為瑞香科(Thymelaeaceae)沉香屬常綠喬木,是我國種植最為廣泛的產香樹種,屬我國二級瀕危保護植物。沉香木心材形成(結香)是一個樹體受脅迫,次生代謝物累積的過程。自然條件下,這一過程只是偶發(fā)性的,且所需周期太長。隨著野生沉香資源越來越少和市場需求量激增,高效沉香木結香技術亟待研究。本文通過研究物理造傷、生長調節(jié)劑、無機鹽和真菌對白木香結香過程中解剖結構、抗脅迫反應、呼吸作用和揮發(fā)油等的影響,以期為白木香結香技術提供理論基礎和為結香機理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據(jù)。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物理造傷方式,促使木質部形成高密度小管孔導管,內涵韌皮部和射線細胞油脂狀物質分布范圍顯著增加。各處理未顯著影響白木香樹干胸徑、樹高和冠幅的生長;馃滋幚淼陌啄鞠隳举|部變色范圍度最大,處理期末可達0.7cm;馃滋幚砭C合抗脅迫反應強度最強,主成分綜合得分為3.09。各處理樹干呼吸速率的動態(tài)變化與溫度極為相關,日動態(tài)為典型的“雙峰”趨勢,季節(jié)動態(tài)為單峰型。火燒孔處理各季節(jié)平均呼吸速率最高,可達5.29μmol?m-2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8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健康白木香木材切片
物理造傷白木香結香部位木質部顯微構造和物質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磷素供給閩楠苗木對自然低溫的生理響應[J]. 王東光,楊錦昌,李榮生,鄒文濤,尹光天.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2]HPLC同時測定沉香中5種色酮含量[J]. 杜海芳,熊禮燕,林勵,帥歐,祁龍凱.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20)
[3]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脆弱性研究新進展[J]. 李榮,姜在民,張碩新,蔡靖.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5(08)
[4]藥用植物次生代謝信號轉導研究進展[J]. 鄒琳,周潔,王曉,張永清,Dan Staerk.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5(07)
[5]國產沉香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研究[J]. 易博,張力軍,馮世秀,徐文彤,林海,申志輝,林娜.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5(02)
[6]植物鹽脅迫抗性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蔡曉鋒,胡體旭,葉杰,張余洋,李漢霞,葉志彪.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3)
[7]植物內生菌研究及其科學意義[J]. 王志偉,紀燕玲,陳永敢. 微生物學通報. 2015(02)
[8]促進沉香形成真菌ASAF05的分離、篩選和鑒定[J]. 陳旭玉,楊云,劉洋洋,魏建和,張爭,甘炳春. 中國藥學雜志. 2014(13)
[9]Fungal inoculation induces agarwood in young Aquilaria malaccensis trees in the nursery[J]. Rozi MOHAMED,Phai Lee JONG,Abd Kudus KAMZIAH.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4(01)
[10]可可毛色二孢菌對白木香產生倍半萜誘導作用[J]. 韓曉敏,梁良,張爭,李秀錦,楊云,孟慧,高志暉,徐艷紅. 中國中藥雜志. 2014(02)
博士論文
[1]程序性細胞死亡與沉香倍半萜次生代謝關系的探索研究[D]. 劉娟.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5
[2]傷害誘導的白木香防御反應與沉香形成的關系研究[D]. 張興麗.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3]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Gilg)結香機制的研究[D]. 馬華明.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3
碩士論文
[1]白木香樹木中脂類物質形成的激素誘導研究[D]. 王之胤.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2]白木香葉化學成分的研究[D]. 聶春曉.內蒙古醫(yī)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390514
【文章來源】: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北京市
【文章頁數(shù)】:185 頁
【學位級別】:博士
【部分圖文】:
研究技術路線圖
健康白木香木材切片
物理造傷白木香結香部位木質部顯微構造和物質分布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不同磷素供給閩楠苗木對自然低溫的生理響應[J]. 王東光,楊錦昌,李榮生,鄒文濤,尹光天. 華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6(02)
[2]HPLC同時測定沉香中5種色酮含量[J]. 杜海芳,熊禮燕,林勵,帥歐,祁龍凱. 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 2015(20)
[3]木本植物木質部栓塞脆弱性研究新進展[J]. 李榮,姜在民,張碩新,蔡靖.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5(08)
[4]藥用植物次生代謝信號轉導研究進展[J]. 鄒琳,周潔,王曉,張永清,Dan Staerk. 中國現(xiàn)代中藥. 2015(07)
[5]國產沉香揮發(fā)性化學成分的研究[J]. 易博,張力軍,馮世秀,徐文彤,林海,申志輝,林娜. 解放軍藥學學報. 2015(02)
[6]植物鹽脅迫抗性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J]. 蔡曉鋒,胡體旭,葉杰,張余洋,李漢霞,葉志彪. 華中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5(03)
[7]植物內生菌研究及其科學意義[J]. 王志偉,紀燕玲,陳永敢. 微生物學通報. 2015(02)
[8]促進沉香形成真菌ASAF05的分離、篩選和鑒定[J]. 陳旭玉,楊云,劉洋洋,魏建和,張爭,甘炳春. 中國藥學雜志. 2014(13)
[9]Fungal inoculation induces agarwood in young Aquilaria malaccensis trees in the nursery[J]. Rozi MOHAMED,Phai Lee JONG,Abd Kudus KAMZIAH.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2014(01)
[10]可可毛色二孢菌對白木香產生倍半萜誘導作用[J]. 韓曉敏,梁良,張爭,李秀錦,楊云,孟慧,高志暉,徐艷紅. 中國中藥雜志. 2014(02)
博士論文
[1]程序性細胞死亡與沉香倍半萜次生代謝關系的探索研究[D]. 劉娟.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 2015
[2]傷害誘導的白木香防御反應與沉香形成的關系研究[D]. 張興麗.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3]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Gilg)結香機制的研究[D]. 馬華明.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 2013
碩士論文
[1]白木香樹木中脂類物質形成的激素誘導研究[D]. 王之胤.南京林業(yè)大學 2013
[2]白木香葉化學成分的研究[D]. 聶春曉.內蒙古醫(yī)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390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339051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