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遺傳多樣性研究與遺傳連鎖圖譜構建
本文關鍵詞:茄子遺傳多樣性研究與遺傳連鎖圖譜構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河北農業(yè)大學》 2015年
茄子遺傳多樣性研究與遺傳連鎖圖譜構建
陳雪平
【摘要】:Solanum melongena L.作為最重要的茄子栽培種在亞洲、歐洲中南部和地中沿岸等地得到廣泛種植,其年生產量和生產值均已躍居于世界蔬菜生產的前十位。但目前茄子遺傳育種的研究水平與其作為世界性大宗蔬菜的生產地位不相稱,嚴重制約著茄子生產的發(fā)展與產品的質量水平。分析可能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茄子栽培種內遺傳背景狹窄,直接制約著遺傳研究和育種實踐水平;二是茄子數量性狀遺傳的研究手段仍局限于傳統(tǒng)方法;三是茄子重要經濟性狀的關聯標記開發(fā)和基因挖掘嚴重滯后。在目前關于茄子遺傳育種的研究中,主要體現在遺傳多樣性研究所用資源的地理來源的豐度不高,用于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分子標記資源有限,已構建的遺傳圖譜分子標記的飽和度不夠,鑒定的與重要經濟性狀相關的QTL及與其緊密連鎖的可用于分子標記輔助育種(marker-assisted selection,MAS)和基因組選擇育種(genomic selection,GS)的分子標記較少。針對上述問題與不足,本研究以來自5個洲33個國家的茄子種質資源為試材,利用SSR和SRAP兩種分子標記,結合形態(tài)學表型性狀鑒定,采用關聯作圖的方法對其進行遺傳多樣性及性狀關聯標記的研究;同時,以存在多個性狀差異的高代自交系為親本獲得F1及F2代分離群體,利用高通量簡化基因組測序技術開發(fā)高多態(tài)性的新型分子標記,構建高密度的茄子遺傳圖譜,開展目標性狀的QTL定位研究。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對133份茄子及其近緣種的27個形態(tài)學性狀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表明,研究群體內存在著豐富的形態(tài)變異,Shannon多樣性指數H'和均一度值J的總體平均值分別為2.110和0.753;與育種密切相關的性狀中果形指數、果長、果色、萼下果色和果形等變異系數較大;葉刺、果萼刺和果棱的變異系數最高,可作為植物學分類的重要依據。依據因子分析結果對供試材料進行形態(tài)學聚類分析,可將其清晰劃分為7個組,命名為GⅠ-GⅦ,GⅠ組進而分為4個亞組,命名為sub G1-sub G4。2.利用5對SSR引物和25對SRAP引物對133份材料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表明,引物多態(tài)性條帶率99.24%,各位點PIC值范圍為0.015-0.500,平均值0.312;有效等位基因數范圍1.2905-1.7459,平均值為1.5114;Nei's多樣性指數H范圍為0.1701-0.4056,平均值為0.2992;Shannon指數I范圍為0.02661-0.5855,平均值為0.4550。相似系數范圍0.024-0.968,平均值0.764,反映出群體內分子水平的遺傳多樣性不高,遺傳背景較為狹窄。利用PIC0.25的位點聚類,可將材料劃分為M1-M6六個類別。S.melongena和S.dasyphyllum、S.integrifolium、S.aethiopicum、S.macrocarpen、S.viarum及S.anguivi之間的平均相似系數依次為0.837、0.828、0.822、0.767、0.589和0.541。3.利用Structure2.3.4和Tassel3.0對供試材料分子標記0、1數據矩陣進行群體結構分析和關聯分析表明,Structure將供試材料劃分為A1、A2和A3三個亞群,各亞群內Q值0.6的個體材料所占比例依次為89.66%,91.30%和70.69%,表明供試群體血緣較為單一,尤其是A1和A2兩個亞群遺傳基礎較貧乏。通過Tassel作關聯分析找到了28個標記位點與供試材料的14個性狀在R20.05和P0.001水平上相關,其中4個位點與性狀關聯度極高(P10-4),即GA34SA11-2(R20.1)和OD3SA16-5與花冠直徑、GA34SA11-4與株型和FC8ME7-3與花柱長度;此外,有9個性狀分別同時與2個以上標記關聯。4.以茄子高代自交系609和749及二者F2群體為試材,利用基于簡化基因組深度測序的SLAF-seq技術,構建了由120,925個SLAF標簽組成的文庫,親本平均測序深度24.40×,子代平均測序深度為4.09×;共獲得多態(tài)性SLAF標簽6883個;以擬南芥為對照材料,按照與供試材料相同的程序建立SLAF標簽文庫,監(jiān)控試驗過程準確性和有效性,結果表明雙端比對效率在79.19%,酶切效率為96.74%,絕大多數reads插入片段的長度分布于414bp-464bp預期范圍內。通過對親本和子代進行2等位基因編碼,篩選出5543個滿足aa×bb類型的多態(tài)性SLAF標簽,占開發(fā)文庫SLAF標簽總量的4.38%。5.據測序深度、SNP數量和親本基因型純合等原則,從5543個多態(tài)性SLAF標簽中篩選出1782個作為上圖標記(Marker),利用High Map軟件對各連鎖群內的Markers進行遺傳距離估算和線性排列,獲得茄子高密度遺傳圖譜NHE2015,包含12個連鎖群,總圖距為1,454.63c M,平均圖距0.82 c M,最大間隙5.42c M。Markers平均測序深度32.73×,父本和母本平均測序深度分別為49.72×和42.32×,子代平均測序深度為6.17×;群體材料間各連鎖群內的單體來源一致,圖譜Markers重組關系圖對角線呈現出一條清晰的黃線,排圖準確可靠。6.通過CIM算法檢測到9個QTL,其中6個與果形指數相關,fs11.1、fs11.2、fs11.3、fs11.4和fs11.5位于11連鎖群的Marker1404739-Marker14859之間,標記區(qū)間大小在1.0-2.4c M之間,貢獻率均在20%以上,為主效QTL。fs8.1位于第8連鎖群上Marker565746-Marker1200185之間,標記區(qū)間大小為3.2c M,貢獻率為7.26%,表現為微效QTL。檢測到3個與萼下果色相關的QTL,命名為cuc6.1、cuc6.2和cuc6.3,位于第6連鎖群的Marker1661695-Marker591764之間,QTL大小在1.1-3.0之間。該組QTL的貢獻率均在10%以上,表現為主效QTL。
【關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河北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S641.1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詹園鳳;黨選民;袁建民;張秀明;;茄子種質資源形態(tài)性狀的多樣性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07年18期
2 詹園鳳;黨選民;孫威振;張秀明;;茄子果實的主要性狀、營養(yǎng)品質及其相關性分析[J];長江蔬菜;2010年12期
3 何倚劍;劉衛(wèi)東;柳李旺;王倩;崔群香;;茄子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和群體結構分析[J];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5期
4 潘宏兵;任羽;楊光穗;尹俊梅;;花卉遺傳連鎖圖譜構建及QTL定位研究進展[J];熱帶作物學報;2012年04期
5 覃瑞,宋發(fā)軍,宋運淳;植物基因組比較作圖研究進展[J];細胞生物學雜志;2004年02期
6 柳李旺,龔義勤,黃浩,朱獻文;新型分子標記——SRAP與TRAP及其應用[J];遺傳;2004年05期
7 李仁偉;王晨;戴思蘭;雒新艷;李寶琴;朱珺;盧潔;劉倩倩;;菊花品種表型性狀與SRAP分子標記的關聯分析[J];中國農業(yè)科學;2012年07期
8 李佩華;余水洋;蔡光澤;龍海;鄧光兵;夏明忠;余懋群;;涼山州馬鈴薯栽培品種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植物遺傳資源學報;2013年06期
9 楊春文;林清;吳紅;蔣曉英;黃任中;黃啟中;吳曉蓮;雷開榮;;分子標記技術在辣椒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中國農學通報;2014年16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喬軍;茄子果實性狀遺傳研究及果形QTL定位[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2 劉長友;中國綠豆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及初選核心種質構建[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3 于曉虎;茄子種質資源形態(tài)學標記及ISSR、SSR遺傳多樣性分析[D];西南大學;2012年
4 張萌;基于SSR分子標記的葡萄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分析及品種鑒定[D];南京農業(yè)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強;高新學;劉鐵山;張成華;董瑞;郭慶法;葉金才;張春慶;;SRAP技術在水稻品種鑒定和純度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8年01期
2 馬榮群;宋正旭;黃粵;岳文輝;;現代生物技術在大蔥遺傳研究中的應用進展[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9年06期
3 詹園鳳;黨選民;袁建民;張秀明;;茄子種質資源形態(tài)性狀的多樣性分析[J];安徽農學通報;2007年18期
4 郭大龍;吳正景;鄭玉萍;韓璐;齊慶智;;苦瓜SRAP反應體系的建立與優(yōu)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8期
5 徐志昆;王衛(wèi)東;押輝遠;秦廣雍;;低能離子注入對煙草反轉錄轉座子Tnt1多態(tài)性的影響[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1期
6 鄭學項;馮素萍;李維國;;DNA分子標記研究進展[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6期
7 余垚穎;劉勇;黃小琴;張蕾;劉紅雨;陳蓉;張敏;;分子標記在核盤菌遺傳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及展望[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11期
8 申愛民;;我國茄子生產概況及發(fā)展趨勢[J];現代農業(yè)科技;2007年21期
9 談敏;劉童光;張其安;方凌;;二次通用旋轉組合設計優(yōu)化辣椒SRAP-PCR反應體系[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10 談太明;徐長城;談杰;黃樹蘋;;茄子新品種推廣應用現狀及良種繁育技術[J];長江蔬菜;2007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王燕;翟欣;朱長志;龔義勤;曾琦;柳李旺;;茄子主要品種指紋圖譜的分子標記分析[A];2008園藝學進展(第八輯)——中國園藝學會第八屆青年學術討論會暨現代園藝論壇論文集[C];2008年
2 楊迎花;李先信;鄧子牛;;新型分子標記SRAP的原理及某研究進展[A];2008園藝學進展(第八輯)——中國園藝學會第八屆青年學術討論會暨現代園藝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趙洋;;SRAP標記在茶樹育種上的應用前景[A];湖南省茶葉優(yōu)勢區(qū)域建設會議暨湖南省茶葉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周曉慧;吳陽清;徐文偉;陸小平;;勛章菊花器結構及冬季扦插試驗[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3)[C];2013年
5 宋雪彬;黃河;張轅;陳思;嵇彧;戴思蘭;;中日兩國部分大菊品種的數量分類研究[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4)[C];2014年
6 張蒙蒙;王青;戴思蘭;季玉山;王朔;;盆栽小菊表型性狀篩選與品種分類研究[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4)[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劉福利;海帶群體遺傳分析及葉片長、寬性狀QTL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11年
2 劉華晶;基于不同分子標記的黑龍江省野生黑木耳遺傳多樣性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3 張超凡;湖南甘薯品種遺傳多樣性分析[D];中南大學;2010年
4 李懷志;茄子遺傳連鎖圖譜構建及果實相關性狀QTL定位[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5 李作洲;獼猴桃屬植物的分子系統(tǒng)學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植物園);2006年
6 李朝霞;中國對蝦人工選育群體遺傳結構分析及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D];中國海洋大學;2006年
7 張志偉;草魚野生和養(yǎng)殖群體間遺傳結構比較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6年
8 張海英;黃瓜重要抗病基因的分子標記研究及遺傳圖譜的構建[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6年
9 李愛青;紅麻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及其分子標記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10 李安政;香菇交配型因子次級重組體及與交配型因子連鎖的分子標記的鑒定[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郭一鳴;全球白菜型油菜遺傳多樣性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江濤;黃淮麥區(qū)85個小麥品種(系)遺傳多樣性的SRAP標記分析和農藝性狀的變異特征[D];山東農業(yè)大學;2009年
3 霍鳳梅;洋蔥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的SRAP分析與查爾酮合成酶基因的分子克隆與表達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4 黃歆賢;ISSR和SSR標記在大豆、油菜、西瓜種子真實性和純度鑒定中的比較[D];浙江大學;2011年
5 李春楠;轉Bt基因水稻根際微生物的遺傳多樣性分析[D];浙江大學;2011年
6 武玉芬;小麥耐鹽堿性評價與分子標記研究[D];河北科技大學;2011年
7 徐宗大;玫瑰遺傳多樣性的SRAP分析與品種指紋圖譜構建[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1年
8 林剛;ET-ISJ標記的開發(fā)及陸地棉遺傳圖譜構建[D];西南大學;2011年
9 范達;基于DNA指紋圖譜的柑橘種苗純度與真實性檢測技術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10 張慧;大麻哈魚SRAP體系建立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白玉;;DNA分子標記技術及其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24期
2 李紅斌;王世恒;王宏;;AFLP標記技術在青菜品種油冬兒鑒定上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01期
3 易瓊;殷海濱;龔麗瓊;陳麗梅;舒群;李昆志;;8個云南主要栽培梨品種親緣關系的ISSR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2期
4 李佩華;李世林;潘韜;王安虎;蔡光澤;;~(60)Co-γ射線輻射馬鈴薯塊莖M2代群體的誘變效應[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7期
5 楊海艷;王波;鐘錫蘭;李雪玲;徐成東;;蕨類植物同工酶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2期
6 陳庭;劉偉;謝良生;雷江麗;;寶巾(Bougainvillea spp.)種質資源同工酶的遺傳多樣性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01期
7 劉艷,吳忠華,董延年,常宏偉;香梨雜種F_1代的雜種后代果實性狀遺傳研究[J];北方果樹;2001年06期
8 李晴;張學時;張廣臣;韓玉珠;王宇;;辣椒種質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J];北方園藝;2010年22期
9 周春玲,戴思蘭;菊屬部分植物的AFLP分析[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Z1期
10 戴思蘭,王文奎,黃家平;菊屬系統(tǒng)學及菊花起源的研究進展[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02年Z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徐偉榮;中國華東葡萄抗白粉病芪合成酶基因及啟動子克隆與功能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0年
2 溫景輝;基于SSR分子標記的山葡萄種質遺傳多樣性研究與核心種質構建[D];吉林農業(yè)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玉苗;不同茄子材料小孢子脫分化及影響因子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1年
2 蒲小龍;葡萄(Vitis L.)種質資源的ISSR分析[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3 曹輝慶;應用同工酶標記與RAPD標記對葡萄親緣關系的比較研究[D];廣西大學;2002年
4 吳紅;利用RAPD標記技術進行葡萄品種遺傳多樣性研究[D];甘肅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夏惠;葡萄品種遺傳多樣性的RAPD分析[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6 李銳;檉柳SSR標記開發(fā)及群體遺傳結構分析[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7 向智莉;湖南省野生葡萄的RAPD分析和刺葡萄生物學性狀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6年
8 黃少玲;春石斛蘭品種的倍性鑒定及RAPD分子遺傳圖譜的構建[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9 黃翠娟;梅花F_1作圖群體與框架分子連鎖圖譜的初步構建[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7年
10 趙麗萍;蘿卜抽薹性遺傳分析與春蘿卜種質標記鑒定[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尚占環(huán),姚愛興;生物遺傳多樣性研究方法及其保護措施[J];寧夏農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2 蔣楠;作物遺傳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xù)利用[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3年09期
3 張靜;;作物遺傳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xù)利用[J];神州;2013年17期
4 ;《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原理與方法》評介[J];動物學研究;2000年02期
5 解新明,云錦鳳;植物遺傳多樣性及其檢測方法[J];中國草地;2000年06期
6 胡守榮,夏銘,郭長英,陸曉春;林木遺傳多樣性研究方法概況[J];東北林業(yè)大學學報;2001年03期
7 陳寬維;“我國家禽遺傳多樣性研究”前景誘人[J];中國家禽;2003年02期
8 朱秀志;彭正松;;四川珍稀林木資源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狀況[J];西部林業(yè)科學;2006年04期
9 高秀琴;蘭進好;穆平;林琪;;小麥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J];山東農業(yè)科學;2007年03期
10 黃耀江;許宙;周文化;劉越;馮金朝;;雞的遺傳多樣性的研究方法及研究進展[J];現代生物醫(yī)學進展;2007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志昂;;對我國遺傳多樣性研究的幾點意見[A];生物多樣性研究進展——首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4年
2 何文珊;陸鍵鍵;;分子生物學技術在遺傳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A];生物多樣性與人類未來——第二屆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持續(xù)利用研討會論文集[C];1996年
3 劉娟;李貝寧;劉春生;周應群;;栽培對道地甘草遺傳多樣性的影響研究[A];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第十屆中藥鑒定學術會議暨WHO中藥材鑒定方法和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沈裕琥;王海慶;黃相國;葛菊梅;張懷剛;;作物品種間遺傳多樣性的研究進展[A];21世紀作物科技與生產發(fā)展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5 沈裕琥;王海慶;黃相國;葛菊梅;張懷剛;;作物品種間遺傳多樣性的研究進展[A];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會論文集[C];2002年
6 沙偉;林琳;鄭云梅;;小仙鶴蘚遺傳多樣性分析[A];中國植物學會七十五周年年會論文摘要匯編(1933-2008)[C];2008年
7 ;“全國生物遺傳多樣性高峰論壇”日程安排[A];全國生物遺傳多樣性高峰論壇會刊[C];2012年
8 芒來;楊虹;;蒙古馬遺傳多樣性研究進展[A];遺傳學進步與人口健康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7年
9 毛培勝;王新國;黃鶯;;分子標記技術在牧草遺傳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A];2009中國草原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周秋白;鄭宇;周莉;桂建芳;;鄱陽湖鯽魚遺傳多樣性分析[A];中國魚類學會2008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匯編[C];2008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胡云章;[N];大眾科技報;2008年
2 劉霞;[N];科技日報;2011年
3 卞晨光;[N];中國畜牧獸醫(yī)報;2012年
4 本報記者 游雪晴;[N];科技日報;2001年
5 記者 胡德榮;[N];健康報;2009年
6 張桂香;[N];農民日報;2004年
7 李倩;[N];大眾科技報;2007年
8 李倩;[N];人民日報;2007年
9 記者 耀輝;[N];云南經濟日報;2006年
10 肖力偉 譯;[N];農民日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周蕓蕓;神農架川金絲猴的遺傳多樣性及保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5年
2 彭亮;丹參種質資源及其遺傳多樣性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5年
3 劉海龍;大葉櫸遺傳多樣性與離體保存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15年
4 狄曉艷;油松遺傳多樣性與光合生理生態(tài)特性研究[D];山西大學;2014年
5 陳雪平;茄子遺傳多樣性研究與遺傳連鎖圖譜構建[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郭文韜;大鯢遺傳多樣性及皮膚附屬物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7 宋叢文;珙桐天然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分析及其保存樣本策略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8 肖海峻;鵝觀草種質資源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07年
9 羅世家;珙桐遺傳多樣性與保護生物學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2年
10 徐建榮;福壽螺繁殖生態(tài)與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琳;基于ISSR的連翹遺傳多樣性研究[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5年
2 陳偉帥;小麥抗病遺傳多樣性對條銹病的調控效應[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3 王若丁;西藏工布烏頭天然群體的遺傳多樣性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4 鄧宏中;基于SSR標記的中國水稻地方品種與選育品種遺傳多樣性研究[D];中國農業(yè)科學院;2015年
5 劉麗;西藏墨脫地區(qū)野生草莓的遺傳多樣性分析[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6 張佳佳;沈陽森林動物園丹頂鶴(Grus japonensis)遺傳多樣性分析和親緣關系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7 梅芳芳;三種水生被子植物在中國六大湖泊的遺傳多樣性[D];華中師范大學;2015年
8 劉鵬;野豌豆屬牧草的遺傳多樣性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9 胡益波;枳遺傳多樣性及其與紅橘雜交后代遺傳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10 馬旭丹;水稻部分骨干親本的指紋圖譜構建和遺傳多樣性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關鍵詞:茄子遺傳多樣性研究與遺傳連鎖圖譜構建,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69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nykjbs/169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