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的模板化構筑及其光學傳感應用
本文選題:各向異性金屬結構 切入點:傾斜蒸鍍技術 出處:《吉林大學》2017年博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摘要】: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因為其獨特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模式而展現(xiàn)出特殊的光學性能,在光學傳感領域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的光學性質決定于結構本身的形貌和排布情況。傳統(tǒng)加工工藝在構筑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中具有很多的局限性,設計簡單、高效的方法來構筑具有優(yōu)良光學傳感性能的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具有現(xiàn)實意義。在本論文中,我們提出利用模板化構筑的方式來構筑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利用簡單易得的模板,我們分別設計構筑了聚合物支撐的和自支持的三維各向異性金屬納米結構,研究了它們的光學傳感性能;同時我們發(fā)展了一種構筑復雜結構模板的方法,構筑出了從月牙形到馬蹄形再到環(huán)形結構的模板,利用模板構筑了金屬月牙結構、金屬馬蹄形結構和金屬環(huán)形結構,探討了其光學傳感性能。本論文分為三部分:一、我們設計了一種聚合物支撐的納米阱中對頂梭型結構,利用納米柱模板對該結構進行了構筑。該結構在特定的偏振光照射下,展現(xiàn)出特殊的反射峰,該反射峰位對周圍介質的折射系數(shù)變化的反應非常靈敏,對蔗糖水溶液的傳感靈敏度高達547.18 nm RIU-1。該結構可以作為一種高靈敏度的折射系數(shù)傳感基底來使用,在實際的光學傳感中存在著潛在的應用價值。二、我們設計了一種自支持的金屬納米魚嘴結構,利用納米錐模板對該結構進行了構筑。在特定的偏振光下,該結構展現(xiàn)出尖銳的吸收峰,利用該吸收峰的位移可以對不同濃度丙酮蒸汽實施檢測。該結構可以應用于實際的氣體折射系數(shù)傳感應用中。三、我們發(fā)展了一種構筑特殊形貌模板的方法構筑了月牙形、馬蹄形和環(huán)形的模板,利用這些模板構筑了金屬月牙結構、金屬馬蹄形結構和金屬環(huán)形結構,并對這些結構的光學傳感性能進行了研究。模板可以重復使用,適用于從月牙形到環(huán)形等結構的制備中,節(jié)省了構筑時間,并降低了構筑的成本。
[Abstract]: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exhibit special optical properties due to their unique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mode.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depend on the morphology and arrangement of the structures themselves. The traditional processing technology has many limitation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It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design a simple and efficient method to construct 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with excellent optical sensing properties. We propose to construct 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by templating. Using simple and easily available templates, we have designed and constructed polymer-supported and self-supported three-dimensional anisotropic metal nanostructures, respectively. At the same time, we developed a method to construct the template of complex structure, and constructed the template from the crescent shape to the horseshoe shape to the ring structure, using the template to construct the metal crescent structure. The optical sensing properties of metal horseshoe structure and metal ring structure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nanoscale column template. The structure exhibits a special reflection peak under specific polarized light. The position of the reflection peak is very sensitive to the change of refraction coefficient in the surrounding medium. The sensing sensitivity to sucrose aqueous solution is as high as 547.18 nm RIU-1. The structure can be used as a high sensitive refractive coefficient sensing substrate, which has potential application value in practical optical sensing. We have designed a self-supporting metal nano-fish-mouth structure and constructed it by using a nano-cone template. Under specific polarized light, the structure exhibits sharp absorption peaks. The displacement of the absorption peak can be used to detec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cetone vapor. The structure can be used in practical gas refraction coefficient sensing applications. Thirdly, we have developed a method to construct a special shape template to construct a crescent shape. The metal crescent structure, metal horseshoe structure and metal ring structure are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se templates, and the optical sensing properties of these structures are studied. It is suita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tructure from crescent to annular, which saves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reduces the cost of construction.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B383.1;O657.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饒艷英;錢衛(wèi)平;;有序金屬納米殼材料[J];化學進展;2011年12期
2 滿石清;樊耘;湯俊琪;;帽狀金屬納米結構的制備、性質及應用[J];暨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與醫(yī)學版);2012年05期
3 ;世界首次利用金屬納米結構的光納米成像技術[J];吉林農業(yè)農村經濟信息;2006年02期
4 孟慶平,戎詠華,徐祖耀;金屬納米晶的相穩(wěn)定性[J];中國科學E輯:技術科學;2002年04期
5 黃川;宋曉艷;魏君;韓清超;;金屬納米晶熱穩(wěn)定性的計算機仿真與實驗研究[J];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2008年03期
6 李志遠;李家方;;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調控和利用[J];科學通報;2011年32期
7 金翼水;劉輔庭;;高功能性金屬納米纖維的制造及其性能評估[J];合成纖維;2011年10期
8 楊國楨;;評《金屬納米結構表面等離子體共振的調控和利用》[J];科學通報;2012年Z1期
9 黃敏;楊修春;趙建富;顧幸勇;梁華銀;錢士雄;;銀銅雙金屬納米晶玻璃復合材料光學三階非線性的研究[J];中國陶瓷工業(yè);2012年05期
10 張治平;張亞文;;可控形貌的雙金屬納米晶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大學化學;2013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仲玨;;金屬納米變質技術新進展[A];2010年中國鑄造活動周論文集[C];2010年
2 李志遠;;金屬納米微結構和顆粒的表面等離子體共振[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3 黃川;宋曉艷;魏君;韓清超;;金屬納米晶熱穩(wěn)定性的計算機仿真與實驗研究[A];第十二屆中國體視學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4 李亞棟;;金屬納米催化[A];第六屆全國物理無機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5 李亞棟;;金屬納米催化[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6 宋曉艷;張久興;李乃苗;高金萍;楊克勇;劉雪梅;;金屬納米晶和納米粒子材料熱力學特性的模擬計算與實驗研究[A];2005年全國計算材料、模擬與圖像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王樹林;李生娟;杜妍辰;徐波;李來強;朱巖;;金屬納米結構的干法室溫大規(guī)模制備[A];第八屆全國顆粒制備與處理學術和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吳炳輝;陳光需;代燕;鄭南峰;;貴金屬納米晶的表界面調控[A];第十二屆固態(tài)化學與無機合成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9 郭霞;張巧;葉偉;謝芳;趙清;楊劍;;金基納米棒的選擇性腐蝕制備新穎多金屬納米結構[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33分會:納米材料合成與組裝[C];2014年
10 童明良;劉俊良;冷際東;郭鵬虎;;系列4f/3d-4f金屬納米分子磁體的組裝與磁-構關系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8屆學術年會第8分會場摘要集[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3條
1 本報記者 危麗瓊;雙金屬納米簇催化劑“1+1>2”[N];中國化工報;2013年
2 張巍巍;美開發(fā)出高度控制金屬納米結構的方法[N];科技日報;2012年
3 記者 毛黎;碳納米管與金屬納米導線成功連接[N];科技日報;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明斐;異常一維金屬納米結構彈性及塑性的分子動力學模似表征[D];復旦大學;2014年
2 李楠庭;石墨烯負載金屬納米結構的制備及性能表征[D];南京大學;2015年
3 宋瑋;多肽/金屬納米簇的制備及其用于生物分析檢測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4 伍鐵生;基于金屬納米結構的光傳輸特性及其應用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5 王超;Ir基貴金屬納米晶制備及其催化性質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6 武振楠;基于金屬納米點的超薄二維組裝結構構筑[D];吉林大學;2016年
7 吳菲菲;金屬納米結構的構筑及其在傳感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6年
8 程毅;液相基底表面金屬納米結構形成機理的計算機模擬[D];浙江大學;2016年
9 張亞芳;金屬納米結構對染料分子和稀土離子光學性質的調控[D];武漢大學;2016年
10 馬宗偉;金屬納米棒陣列的三階光學非線性和光致發(fā)光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國民;原位液體透射電鏡芯片的研發(fā)及基于此技術的貴金屬納米晶生長和刻蝕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2 倪媛;貴金屬納米結構的可控合成及其光熱效應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3 楊榮;貴金屬納米晶合成及其性能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5年
4 吳佳;基于金屬納米簇的光學分析方法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5 趙婷;貴金屬納米結構的消光特性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5年
6 蔡正杰;表面等離激元誘導的金屬納米寬單頻帶和窄多頻帶光透明特征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年
7 韓淑華;中空、多孔貴金屬納米結構的構筑及其機理、性能研究[D];溫州大學;2015年
8 沈琪;金屬納米顆粒陣列的局域表面等離激元共振研究[D];南京大學;2014年
9 王婧;金屬納米結構在超寬帶電磁波中的局域增強特性及應用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10 劉花;熒光性的金屬納米簇合成及傳感性能研究[D];浙江師范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6079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607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