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博士論文
本文關(guān)鍵詞:鉛銅銀合金真空蒸餾基礎(ch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昆明理工大學》 2015年
鉛銅銀合金真空蒸餾基礎(chǔ)研究
蔣文龍
【摘要】:粗銅、粗鉛電解精煉過程中都會產(chǎn)生陽極泥,陽極泥經(jīng)熔煉得到含銅、銀、鉛的合金。這種合金處理流程復(fù)雜、耗時長、能耗高、資源利用率低。根據(jù)Pb-Cu-Ag合金中不同金屬組元蒸氣壓大小的差異,提出真空蒸餾方法對其進行分離、提純。本文重點開展Pb-Cu-Ag合金真空蒸餾的基礎(chǔ)研究。首先,利用從頭算分子動力學模擬了10Pa,1073K,1223K和1373K條件下,含鉛49.5~94.9%(質(zhì)量分數(shù))下Pb-Cu合金的徑向分布函數(shù)、均方根位移、態(tài)密度以及差分電荷密度,由計算結(jié)果得到:①相同成分及壓力條件下,隨著溫度升高,Pb-Cu合金熔體有序度降低,熔體穩(wěn)定性變差;②在相同溫度、壓力條件下,隨著熔體中Pb含量的增加,Pb-Cu合金熔體有序度增加,熔體穩(wěn)定性變強。其次,建立了Pb-Cu、Pb-Ag合金分子相互體積模型(MIVM),計算了1073-1473K, Pb-Cu、Pb-Ag二元合金體系的活度系數(shù),并由此計算了Pb-Cu、Pb-Ag合金體系的真空蒸餾分離系數(shù)和氣液相平衡成分圖,從熱力學角度論證了Pb-Cu和Pb-Ag合金真空分離的可行性;對依據(jù)麥克斯韋速率分布定律推導出的二元合金體系揮發(fā)速率計算公式進行修正,得到了Pb-Cu在1223~1423、Pb-Ag合金在1123~1373K范圍內(nèi)的組元揮發(fā)速率,從動力學的角度定量分析了Pb-Cu和Pb-Ag合金真空分離的可行性。最后,以含銅15%的Pb-Cu合金為原料,研究蒸餾溫度、時間對合金分離效果的影響,獲得Pb-Cu合金真空蒸餾的最佳實驗參數(shù)為:10Pa、1373K、保溫60min:并對含鉛5~95%的Pb-Cu合金開展真空蒸餾分離實驗研究,在最佳分離參數(shù)下通過真空蒸餾可以在氣相中獲得純度大于99.54%的粗鉛,液相中獲得純度大于99.90%的粗銅。以含銀10%的Pb-Ag合金為原料,研究蒸餾溫度、時間對合金分離效果的影響,獲得Pb-Ag合金分離的最佳實驗參數(shù)為:10Pa、1273K、保溫45min;對含銀2.5~10%的Pb-Ag合金開展真空蒸餾分離實驗研究,在最佳分離參數(shù)下通過真空蒸餾可以在氣相中獲得純度大于99.23%的粗鉛,液相中獲得純度大于99.97%的粗銀。對含銀2.85%和22.67%兩種Pb-Cu-Ag合金研究了蒸餾溫度、蒸餾時間對合金物料分離效果的影響,研究結(jié)果表明:低銀合金在1223K,10Pa,蒸餾時間60min條件下,揮發(fā)物中Pb、Cu、Ag的含量分別為99.57%、0.038%及0.43%,殘余物中Pb、Cu、Ag的含量分別為0.64%、6.06%及93.30%,鉛的去除率達到99.36%,銀的直收率為83.87%;高銀合金在1223K,10Pa,蒸餾時間60min條件下,揮發(fā)物中Pb、Cu、Ag的含量分別為98.61%、0.034%及1.08%,殘余物中Pb、Cu、Ag的含量分別為0.37%、73.43%及26.20%,鉛的去除率達到99.78%,銀的直收率為99.01%。對含Pb、Cu、Ag、Sb等元素的多元合金物料開展真空分離實驗研究,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10Pa、1423K保溫4.5h殘留物中Pb含量為0.46%,揮發(fā)物中Pb含量為87.55%,Pb去除率為99.58%;殘留物中Cu含量為57.38%,揮發(fā)物中Cu含量為1.17%,Cu直收率為98.87%;殘留物中Ag含量為3919.21g/t,揮發(fā)物中Ag含量為201.84 g/t,Ag直收率為94.02%。
【關(guān)鍵詞】:
【學位授予單位】:昆明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F13;TF812
【目錄】:
下載全文 更多同類文獻
CAJ全文下載
(如何獲取全文? 歡迎:購買知網(wǎng)充值卡、在線充值、在線咨詢)
CAJViewer閱讀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偉;;來冶錫系統(tǒng)中砷的行為和分布的研究[J];大眾科技;2012年01期
2 戴永年,夏丹葵,陳燕,蔡曉蘭,楊斌,李金華,鄧智明,,魏宗平;金屬在真空中的揮發(fā)性[J];昆明工學院學報;1994年06期
3 劉寶忠;;高純金屬鏑的制備[J];稀有金屬快報;2008年07期
4 李國棟,劉永林;用真空蒸餾法提純金屬鈧的工藝及最佳化研究[J];中國稀土學報;2000年02期
5 李宗安,張煒,徐靜,趙斌,肖鋒,張耀;高純金屬鋱制備工藝的研究[J];稀土;2002年06期
6 夏丹葵,戴永年;純鋅蒸發(fā)規(guī)律研究[J];有色金屬;1992年04期
7 陳立華;;淺述銅冶煉技術(shù)發(fā)展方向及趨勢[J];有色礦冶;2010年05期
8 李冬生;劉大春;楊斌;鄧勇;蔣文龍;;銦錫合金真空蒸餾分離的研究[J];真空科學與技術(shù)學報;2012年02期
9 唐謨堂,陳進中,蔡傳算;鉛銻精礦氯化浸出渣處理新工藝(Ⅰ)──蘇打轉(zhuǎn)化研究[J];中南工業(yè)大學學報;1996年02期
10 杜三保;國內(nèi)外銅陽極泥處理方法綜述[J];中國物資再生;1997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賈國斌;若干鉛基合金真空蒸餾分離提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靜松;于文濤;唐培新;劉波;曹立軍;薛慶國;;Sn-15%Pb合金電脈沖孕育處理效果時間相關(guān)性研究[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2007年S1期
2 陳赟,張學忱;碼盤、圓光柵真空鍍鉻工藝的研究[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1期
3 胡心平;趙國群;王本信;;高壓成型鋁硅系列合金晶粒組織控制及其強化技術(shù)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8年02期
4 劉巖巖;蔣立武;李樹索;韓雅芳;;Ni_3Al合金熔體結(jié)構(gòu)的高溫X射線衍射分析[J];材料工程;2009年S1期
5 黃亞繼;金保升;仲兆平;肖睿;;氣化壓力對煤氣化過程中痕量元素遷移規(guī)律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6 潘春玲;;貴金屬Au凝固行為的計算機模擬[J];裝備制造技術(shù);2011年01期
7 陳國寶;楊洪英;郭軍;李雪嬌;;銅陽極泥選冶富集金銀的粗選研究[J];貴金屬;2013年03期
8 宋玉來;肖遠悠;劉雙;李金鳳;王國承;;純鐵液凝固過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5年03期
9 鄒麗;祖方遒;李先芬;陳志浩;;In-Sn20合金熔體電輸運性質(zhì)的研究[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12期
10 林星杰;宋爽;;銅冶煉企業(yè)現(xiàn)場環(huán)境監(jiān)察技術(shù)要點分析[J];環(huán)境工程技術(shù)學報;2011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戴永年;楊斌;;有色金屬的真空冶金[A];中國真空學會科技進步獎(1994-2000)得獎人員論文集[C];2000年
2 戴永年;楊斌;馬文會;陳為亮;;有色金屬真空冶金進展[A];2004’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戴永年;楊斌;馬文會;陳為亮;;有色金屬真空冶金進展[A];2005'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4 曾廣圓;楊建新;宋小龍;呂彬;;生命周期視角下的中國火法煉銅能耗與碳排放情景分析[A];2011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2011年?ㄒ唬C];2011年
5 柯東杰;路貴民;陳曉;劉堅;陳群;;低成本無污染的熔煉鋁合金新技術(shù)[A];2008年全國鋁合金熔鑄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8年
6 伊家飛;劉大春;楊斌;熊恒;孔令鑫;戴永年;;含砷銻復(fù)雜銅鎳合金真空蒸餾法綜合回收Cu、Ni、Ag的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2014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大春;從含鋅銦復(fù)雜物料中提取金屬銦新工藝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2 劉媛媛;二元Pb合金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及真空蒸餾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賈國斌;若干鉛基合金真空蒸餾分離提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博亞;銅陽極泥加壓酸浸預(yù)處理工藝及機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5 王致明;幾種合金熔體的不均勻性及其特征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6 張靜;水平連續(xù)鑄造Al-Si合金組織及其控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蔣光銳;氫在合金熔體中的溶解度與定向凝固多孔銅錳合金的研究[D];清華大學;2010年
8 張永;電場作用下合金液相流動及凝固結(jié)晶生長規(guī)律[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雷霆;熔池熔煉—連續(xù)煙化法處理高鎢電爐錫渣和低品位銻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10 楊超;ZrTiCuNiBe大塊金屬玻璃的沖擊波效應(yīng)研究[D];燕山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超;銅陽極泥氧壓酸浸預(yù)處理脫銅的工藝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2 秦海鷗;準晶Al-Cu-Fe體系合金液—固特性研究[D];濟南大學;2011年
3 高亮;硫化銻精礦濕法清潔冶金新工藝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向延鴻;高位阻β-二酮從氨性體系中萃取銅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鄭巖松;純銅釬料低真空釬焊不銹鋼油冷器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6 方超;超聲致Sn-20%Pb合金熔體電阻變化與凝固組織的相關(guān)性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7 朱凌平;廢雜銅冶煉爐高溫測量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劉淵;雙晶銅晶界能及其結(jié)構(gòu)穩(wěn)定性的分子動力學模擬[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9 于延洲;高鈮鈦鋁合金定向凝固組織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10 李國云;熔鹽萃取法制備低氧、低鈣稀土金屬(Dy、Y)的研究[D];內(nèi)蒙古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Comparison of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 with the Wagner Formulae in the Zn-Pb-In and Zn-Sn-Cd-Pb Dilute Solution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4年03期
2 ;Comparison of the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 with the Unified Interaction Parameter Formalism in the Fe-Cr-Ni Liquid Alloys at 1873 K[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6年04期
3 ;Predication of Component Activities in the Molten Aluminosilicate Slag CaO-Al_2O_3-SiO_2 by Molecular Interaction Volume Model[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5期
4 徐傳華;中國再生有色金屬生產(chǎn)現(xiàn)狀及前景[J];世界有色金屬;2004年04期
5 曹異生;中國有色金屬二次資源再生利用[J];世界有色金屬;2005年06期
6 宋善明;;再生有色金屬利用與節(jié)能[J];世界有色金屬;2006年03期
7 尚輝良;;中國再生金屬產(chǎn)業(yè)“十一·五”開局之年大盤點[J];世界有色金屬;2007年02期
8 張樂如;;現(xiàn)代鉛鋅冶煉技術(shù)的應(yīng)用與特點[J];世界有色金屬;2007年04期
9 鄧昕;;國外鉛鋅資源概覽[J];世界有色金屬;2008年10期
10 周敬元,游力揮;國內(nèi)外鉛冶煉技術(shù)進展及發(fā)展動向[J];世界有色金屬;1999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王忠實;;氧氣底吹熔煉-鼓風爐還原煉鉛工藝的開發(fā)和應(yīng)用[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愛龍;液態(tài)金屬鎳凝固過程的分子動力學模擬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2 龍朝輝;二元合金邊際固溶度的嵌入原子方法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07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易雄輝;粗鎘的真空蒸餾淺談[J];湖南有色金屬;2002年05期
2 馬寅光;張滌新;劉蘇明;;金屬銫真空蒸餾提純裝置的研制[J];真空與低溫;2008年02期
3 魏文武;易克俊;;析出銦真空蒸餾法除鎘的試驗研究[J];中國有色冶金;2009年04期
4 周清平;戴永年;胡勁;姚順忠;王令博;;真空蒸餾法從含鉈渣中脫除鎘,鋅的研究[J];稀有金屬;2009年05期
5 ;真空蒸餾法制高純元素[J];陜西化工;1972年03期
6 胡科誠;鎘的真空蒸餾[J];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81年04期
7 李錫山;真空蒸餾處理汞質(zhì)金的研究和實踐[J];黃金;1989年08期
8 席宏滄;;真空蒸餾提純廢鎘錠[J];湖南有色金屬;1989年05期
9 郭燕明,顧永明,錢永彪,王林軍;碲真空蒸餾提純效果的探討[J];上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3期
10 李國棟,劉永林;用真空蒸餾法提純金屬鈧的工藝及最佳化研究[J];中國稀土學報;2000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杜國山;楊斌;韓龍;唐萬啟;;真空蒸餾除去粗銦中鎘鋅鉈鉛的研究[A];2005'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楊斌;孔令鑫;徐寶強;李一夫;劉大春;戴永年;;分子相互作用體積模型在真空蒸餾分離錫-銦,銻-銅合金中的應(yīng)用[A];中國真空學會2012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2年
3 鄧勇;楊斌;劉大春;徐寶強;馮同春;;真空蒸餾法制備高純銦(英文)[A];真空技術(shù)與表面工程——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9年
4 鄧勇;楊斌;劉大春;徐寶強;馮同春;;真空蒸餾法制備高純銦[A];第九屆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9年
5 劉媛媛;楊斌;;真空蒸餾分離鋁鋅合金的初步研究[A];2005'全國真空冶金與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5年
6 馮麗輝;;焊錫真空蒸餾脫鉛爐動態(tài)作業(yè)仿真[A];中國科學技術(shù)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7 韓龍;楊斌;楊部正;戴永年;劉大春;徐寶強;;熱鍍鋅渣真空蒸餾回收金屬鋅的研究[A];中國真空學會2008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一夫;復(fù)雜錫合金真空蒸餾分離提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2 蔣文龍;鉛銅銀合金真空蒸餾基礎(ch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5年
3 賈國斌;若干鉛基合金真空蒸餾分離提純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4 劉媛媛;二元Pb合金結(jié)構(gòu)和性質(zhì)的分子動力學模擬及真空蒸餾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杜國山;真空蒸餾制備4N精銦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2 萬雯;粗硒的真空蒸餾提純工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3 金世平;真空蒸餾提取金屬硒的工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4年
4 王林;高純鎳生產(chǎn)新工藝之真空蒸餾除雜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5 楊春玉;真空蒸餾分離鉛鉑鈀合金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魏劍;粗鋰脫鈉的真空蒸餾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3年
7 周清平;真空蒸餾法從含鉈渣中提取鉈的工藝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8 劉媛媛;廢雜鋁合金真空蒸餾除鋅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9 熊玉倫;鐵基含錫合金真空蒸餾脫錫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10 韓龍;真空蒸餾分離鋅鉛錫合金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關(guān)鍵詞:鉛銅銀合金真空蒸餾基礎(chǔ)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1590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shoufeilunwen/gckjbs/159008.html